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37) 作品数:6 被引量:117 H指数:6 相关作者: 张开均 张玉修 黎兵 汪洋 魏庆国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成都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西藏改则南拉果错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30 2007年 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西段改则南拉果错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野外地质、岩相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组成综合研究表明,拉果错斜长花岗岩为洋壳运移过程中含水条件下辉长质岩石剪切深熔作用形成的,该类斜长花岗岩锆石年龄代表了与洋壳扩张时代同期或者稍晚于洋壳扩张时代的洋盆扩展时代.拉果错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6.6±2.5)Ma,这一结果表明在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西段存在中侏罗世洋盆. 张玉修 张开均 黎兵 汪洋 魏庆国 唐显春关键词:蛇绿岩 斜长花岗岩 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 Zircon SHRIMP U-Pb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the plagiogranites from the Lagkor Lake ophiolite,Gerze,Tibet,China 被引量:27 2007年 地关系与 petrographical 一起, petrological ,和 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 ,和锆石人口,显示从在 Bangong-Nujiang 缝术地区的 Lagkor Lakeophiolite 的 plagiogranites (~ Gerze 县的 20 km 南方,中央西藏,中国),由在海洋的外壳的运输期间的可锻的砍源于含水的斑粝岩的 anatexis 。因此,这种 plagiogranite 比传播海洋的外壳晚对或很少同时代。锆石虾 166 ±使 2.5 妈变老因为 plagiogranites 显示海洋的盆在中间的侏罗记在 Bangong-Nujiang 地区的西方的部分存在。 ZHANG YuXiu1,2, ZHANG KaiJun1,3, LI Bing1,2, WANG Yang1,2, WEI QingGuo1,2 & TANG XianChun1,2 1 Key Laboratory of Marginal Sea Geolog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关键词:蛇绿岩 斜长花岗岩 随机建模技术在低渗透砂岩储层早期油藏描述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砂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7 2008年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某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属于典型的陆相成因低孔超低渗砂岩储层。开发早期,油藏描述阶段动静态的资料比较缺乏,要对油藏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价具有较大的难度。随机建模技术能够描述由于资料的缺乏引起的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文章简要介绍了随机建模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某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构造模型,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目的层的沉积微相和物性参数的三维展布模型。生产实际表明,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的地质模型与实际生产动态符合率高,表明随机建模技术在我国陆相复杂储层早期油藏描述阶段有很大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孙致学 张玉修关键词:延长组 超低渗透储层 西藏羌塘盆地东部中-上侏罗统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被引量:18 2007年 详细野外剖面测量基础上,对羌塘盆地东部中-上侏罗统剖面主要岩类的宏观特征(颜色和构造)、物质组分、结构及磁化率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碎屑岩主要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岩类,磁化率值呈现低→高→低→高→低(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雪山组)的规律性变化。综合沉积特征显示雀莫错组和雪山组主要为河流相-河控三角洲相沉积,布曲组为碳酸盐缓坡相沉积为主,夏里组主要为潮坪-泻湖相沉积,索瓦组主要为混积陆棚-泻湖-潮坪相沉积,中-晚侏罗世羌塘盆地古水深在下降的总趋势中呈现浅→深→浅→深→浅的升降旋回,盆地沉积中心由东向西迁移,区域构造演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盆地沉积面貌。 张玉修 张开均 李勇 李亚林 谢尧武 黎兵关键词:羌塘盆地 沉积相 碎屑岩 磁化率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与水系变迁 被引量:32 2007年 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碎屑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是青藏高原东缘强烈隆升的产物,同时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隆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文章以盆地底部的大邑砾岩作为研究切入点,详细研究了它的物源区,以深化对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过程的理解。通过砾石成分统计、砂岩薄片鉴定、重矿物分析以及古流向恢复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成都盆地北部和南部的大邑砾岩分别受不同的物源区和河流所控制。其中北部的大邑砾岩受控于出口在都江堰南约4km处向南流的河流所控制,其物源区为玉堂镇以西、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流域范围内。而南部的大邑砾岩则主要受向东流的古青衣江的控制,其物源区即为现代青衣江流域。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表明晚新生代期间岷江和青衣江都曾发生河流改道。 黎兵 李勇 张开均 张玉修 张毅 魏庆国 汪洋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 晚新生代 成都盆地 物源分析 水系变迁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研究最新进展和构造发展的阶段性 被引量:11 2006年 从逆冲推覆构造、走滑构造、伸展构造3个方面对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内的新生代(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后)构造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基于这些资料,提出青藏高原内部变形的3个阶段:始新世(50-33Ma),青藏地区总体呈刚性,变形集中在造山带的南北周缘;渐新世一中新世初(33-22Ma),高原中西部以逆冲断层形式的散布式挤压变形,以东部大型走滑断层为边界的块体挤出与块体旋转3种变形方式共存;中新世初至今(22-0Ma),高原块体的强度进一步变弱,以遍及高原整体的连续散布变形为主,出现共轭走滑断层与伸展构造.认为南北走向的地堑(正断层)是同样处于东西伸展应力体系下的藏中共轭走滑断层向造山带南北延伸扩展的产物.此外,还对造山带内会聚量的调节方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估算. 汪洋 张开均关键词: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