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349)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海东杨天潼孙婷怡刘良白敬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法医
  • 4篇法医病理
  • 4篇法医病理学
  • 4篇病理
  • 3篇死亡时间
  • 2篇心肌
  • 2篇死后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1篇电位值
  • 1篇心肌梗死
  • 1篇氧化还原电位
  • 1篇实验性大鼠
  • 1篇谱学
  • 1篇轴索
  • 1篇轴索损伤
  • 1篇酰胺
  • 1篇温度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公安部物证鉴...

作者

  • 5篇孙婷怡
  • 5篇杨天潼
  • 5篇张海东
  • 3篇刘良
  • 2篇于永光
  • 2篇李玲
  • 2篇郑娜
  • 2篇白敬
  • 2篇曹洪林
  • 1篇白英杰
  • 1篇翁诗甫
  • 1篇何光龙

传媒

  • 3篇中国法医学杂...
  • 2篇法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温度下死后心血pH值随时间变化的三维拟合函数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通过测量多温度条件下家兔右心血液pH值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可行性。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空气栓塞法处死后于10℃1、5℃、20℃、25℃3、0℃和35℃的不同死亡时间点采集右心血液;用PB-10型pH仪测量样本pH值;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MATLAB软件进行数学分析。结果各温度组右心血液pH值变化与死亡时间呈高度相关(R2=0.974~0.982);获得拟合的曲面方程。结论利用插值函数拟合pH值与死亡时间的曲面方程可进行温度变化条件下的死亡时间推断。
杨天潼于永光孙婷怡白敬张海东白英杰刘良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死亡时间PH值
心肌梗死的红外光谱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鉴定心肌梗死的红外光谱法,探讨傅里叶红外光谱面扫描技术鉴别早期心肌缺血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面扫描成像技术对1例心肌梗死组织样品进行逐点扫描,观测细胞酰胺A带、CH3反对称伸缩、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及核酸和磷酸脂质PO2反收缩振动频率的光谱分布情况,绘制梗死组织的红外光谱病理图像。结果酰胺A带及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高吸收区、CH3反对称伸缩及核酸和磷酸脂质PO2反收缩振动的低吸收区与梗死区符合。结论傅里叶红外光谱及面扫描技术可鉴定心肌梗死病理改变,酰胺A带和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红外光谱图改变可特征性的判别早期心肌缺血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杨天潼翁诗甫曹洪林刘良张海东郑娜孙婷怡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心肌梗死
实验性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利用HE染色、银染和β-APP免疫组化染色确认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利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面扫描成像技术检测弥漫性轴索损伤区域酰胺Ⅱ带的光谱分布情况,得到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红外光谱数据,绘制红外光谱病理图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酰胺Ⅱ带红外光谱吸收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红外光谱病理图像中酰胺Ⅱ带的高吸收区与弥漫性轴索损伤区符合。结论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可对弥漫性轴索损伤进行病理形态学诊断。
杨天潼何光龙孙婷怡张海东曹洪林李玲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弥漫性轴索损伤傅里叶红外光谱
家兔死后心肌酰胺A带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像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研究家兔心肌酰胺A带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将32只家兔处死后取出心脏,20℃保存,于48 h内不同时间点取样并制作切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绘制酰胺A带图像,分析研究死后酰胺A带阳性与阴性面积比的变化规律。结果 48 h内随死亡时间(x)的延长,酰胺A带的阳性与阴性面积比(y)逐渐下降,二次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1 x2-0.038 x+0.747(R2=0.940)。结论酰胺A带的阳性与阴性面积比与死亡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可望用于推断早期死亡时间。
张海东杨天潼郑娜孙婷怡刘良
关键词:心肌死亡时间
家兔死后心血氧化还原电位值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家兔死后心血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值变化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方法随机将48只家兔分为6组,以空气栓塞法处死后,取家兔右心室血液分别置于10、15、20、25、30和35℃温度下的水浴中,自取血即刻(0h)至死后132h内,每4 h用PB-21型电化学分析仪测定样本的ORP值。应用SPSS 17.0软件建立曲线回归方程,再应用MATLAB7.10.0软件建立曲面方程和三维曲面图。结果不同温度条件下家兔心血ORP值变化与PMI具有高度相关性,温度高时,ORP值上升明显,温度低时,ORP值上升缓慢,并获得拟合的曲面方程以及三维曲面图。结论拟合的ORP值与PMI的曲面方程及三维曲面图可进行温度变化条件下的PMI推断。
杨天潼于永光白敬张海东孙婷怡Mary G.RippleDavid R.Fowler李玲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死亡时间氧化还原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