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19B03)

作品数:70 被引量:600H指数:13
相关作者:杨志勇袁喆严登华翁白莎袁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 40篇水利工程
  • 9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气候
  • 16篇流域
  • 16篇降水
  • 15篇气候变化
  • 12篇径流
  • 11篇水文
  • 11篇河流域
  • 9篇干旱
  • 6篇水资源
  • 5篇需水
  • 5篇需水量
  • 5篇黄淮
  • 5篇黄淮海
  • 5篇旱涝
  • 5篇SWAT模型
  • 4篇水文干旱
  • 4篇径流模拟
  • 4篇灌区
  • 4篇变化环境
  • 3篇水量

机构

  • 54篇中国水利水电...
  • 20篇东华大学
  • 1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1篇河北工程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北水利水电...
  • 3篇河海大学
  • 3篇黄河勘测规划...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南京水利科学...
  • 3篇济南市卧虎山...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作者

  • 27篇杨志勇
  • 21篇袁喆
  • 18篇严登华
  • 10篇翁白莎
  • 9篇袁勇
  • 8篇王富强
  • 7篇韩宇平
  • 7篇尹军
  • 5篇于赢东
  • 5篇翟家齐
  • 5篇胡勇
  • 4篇方宏阳
  • 4篇赵勇
  • 4篇史晓亮
  • 4篇李思诺
  • 3篇张玉虎
  • 3篇肖伟华
  • 3篇裴源生
  • 3篇赵静
  • 3篇王国庆

传媒

  • 11篇南水北调与水...
  • 7篇人民黄河
  • 5篇水利水电技术
  • 5篇水科学进展
  • 4篇水利学报
  • 4篇水资源与水工...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水文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17
  • 7篇2016
  • 16篇2015
  • 19篇2014
  • 19篇2013
  • 7篇2012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61年以来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7
2013年
以干旱易发区海河流域为例,利用流域内及其周边地区5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结合累积相对湿润度指数和模糊集对评价法,考虑了干旱的累积效应以及评价标准等级边界的模糊性和评价因子的时程分配,分析了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流域主要干旱类型为中旱和重旱,平均面积分别约为7.30万km2和7.78万km2,重旱面积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②近25年来,重旱易发区范围表现出扩张的态势,1985—2010年重旱易发区面积达到14.9万km2,为1961—1985年的1.6倍。
严登华袁喆杨志勇王勇于赢东
关键词:干旱海河流域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农业需水的影响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需水的影响,有助于科学制定灌溉需水定额和保障农业用水安全.选取黄河流域西宁、若尔盖、兰州、银川、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孟津、济南和泰安等10个代表站,利用1951-2010年的逐月气象资料,采用彭曼公式计算多年平均作物蒸散量,分析黄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分布变化规律,以冬小麦为代表性作物定量评价单气象要素(温度)变化对农业需水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多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自西向东从2.49 mm/d增加至3.94mm/d,若尔盖地区最小,泰安最大;温度增加1~2℃,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增加0.1~0.5 mm/d,增幅为3.45%~16.9%,增幅最大的为泰安站;对冬小麦而言,温度增加1~2℃,需水量增加0.1~0.55 mm,增幅最大为泰安站,增幅为11.38%~15.63%.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灌溉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王富强陈希
关键词:气候变化参考作物蒸散量黄河流域
近50年来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4
2012年
以淮河流域及周边地区48个气象站点1961年-2010年共50年逐日降水过程为基础资料,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数据处理平台,结合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Morlet小波变换和集对分析法(SPA)等,分析淮河流域年降水量时间序列趋势性、周期性以及降水集中度、集中期、降水质心、旱涝发生频率、旱涝交替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减少趋势,南部地区降水增加,北部地区降水减少;②年际变化上存在27年的主周期,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且北部地区降水更为集中;③干旱易发区分布面积较广,洪涝易发区分布相对较集中,上游和中游部分地区为旱涝交替易发区。
袁喆杨志勇郑晓东袁勇
关键词:淮河流域降水量旱涝
渠道防冻胀保温板导热系数及其测定因素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焦作1段工程建设中出现挤塑聚苯乙烯(XPS)保温板导热系数检测结果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问题,为了明确XPS保温板导热系数对渠系防冻胀作用的影响程度,协调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各方矛盾,在分析检测报告、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对初步设计报告中提供的保温板铺设厚度进行了反推演。计算结果显示,渠系防冻胀设计用XPS保温板导热系数范围0.067~0.090W/(m·k)。根据实际保温板铺设厚度和渠道保温板的防冻胀目的,建议XPS保温板导热系数性能指标数值选用平均温度25℃下≤0.039W/(m·k),10℃下≤0.028W/(m·k),检测单位应该在相应平均温度下进行检测,使得原材料质量控制为工程安全运行和正常功能发挥提供有效保障。
杨育红杨永来孙恒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防冻胀
海河北系1956年-2012年降水时序演变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海河流域北系20个气象站1956年-2012年降水时间序列,从趋势、周期、突变和空间差异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海河北系年降水以14.9mm/(10a)的速度减少;降水具有多时间尺度下的显著差异特征:月尺度较平稳,仅10月、11月发生显著下降,5月、6月发生显著增加;季尺度上,春、秋季较平稳,夏、冬季呈现下降趋势;年降雨呈现28年显著周期,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转入枯水期。地区差异上,山区较平原区降水变化幅度更大,但周期平稳,突变时间更早。
章数语王建华翟家齐李海红赵勇王庆明张伟
关键词:降水时间序列多尺度
1961-2011年黄淮海地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15年
基于Arc GIS平台,分析了黄淮海地区1961-2011年最大1 d、3 d和5 d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Pearson-III分布对其进行拟合,对比1985年前后10年一遇和50年一遇最大1 d、3 d和5 d降雨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1年黄淮海地区最大1 d、3 d及5 d降水整体有下降趋势,1995年后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海河流域极端降水量下降幅度较大,洪涝灾害风险近年来有降低趋势;淮河流域整体上存在上升趋势,但2005年后出现下降趋势,整体上洪涝风险有加剧趋势。
尹军杨志勇袁喆袁勇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极端降水洪涝灾害
清流河流域场次洪水的退水特征及过程模拟被引量:3
2015年
分析场次洪水的退水过程对水利工程的运行调度及水文预报方案的制定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根据清流河流域102场暴雨洪水资料,系统分析了流域的退水过程特征,并采用指数型退水模型对退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清流河流域退水流量大小与场次暴雨洪水历时、洪峰大小等因素有关,起退流量介于12~303 m3/s;不同场次的退水系数介于0.01~0.0435之间,长历时暴雨洪水的退水系数相对较小;指数型退水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退水过程。
翟然王国庆万思成李浩刘翠善
气候变化下淮河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3年
基于1962—2011年逐月气象资料,假定温度升高1~3℃,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分析计算淮河区多年平均ET0和冬小麦、夏玉米、水稻作物需水量,探讨淮河区多年平均ET0和作物需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多年平均ET0的区域差异缩小;温度升高3℃时,区域内多年平均ET0大幅度增加,远高于温度升高1~2℃时;温度升高2~3℃时,作物需水量较为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信阳、蚌埠、徐州一带,而山东半岛沿海诸河、沂沭泗河、淮河下游(洪泽湖出口以下)二级区大部分区域对温度响应不明显;夏玉米与冬小麦作物需水量变化特征较为相似;当温度增加3℃时水稻需水增量远大于冬小麦与夏玉米。
韩宇平王朋王富强
关键词:气候变化作物需水量
黄河流域径流演变归因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首先分析了黄河流域近43年天然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得出了降水、蒸发、土地利用和水利工程调蓄四个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利用M-K、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判别了黄河流域及6个集水区天然径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基准期。根据基于傅抱璞公式的流域尺度水均衡模型区分了降水、蒸发、土地利用和水利工程调蓄四个主要影响因子对于流域天然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流域内的天然径流量出现明显的衰减,其中4个主要影响因子中降水改变对于天然径流量的变化贡献最大,土地利用和水利工程调蓄因子的变化对各个集水单元的贡献率因为地区的差异也有很大差异。
方宏阳袁喆严登华杨志勇严昇
关键词:径流演变贡献率黄河流域
水文学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方法及其集合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3年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率日益增加、发生时间有所改变,所造成的灾害也日趋加重。因此,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水文学方法模拟水文过程、预测水文现象是应对水灾害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水文学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系统剖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集合研究的框架,包括:(1)不确定性方法的内部集合;(2)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的外部集合(过程集合和结果集合)。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两类方法集合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严登华袁喆王浩杨志勇
关键词:变化环境不确定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