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403)

作品数:13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林瑞余郑新宇林文雄肖清铁周学酬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镉胁迫
  • 4篇胁迫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蛋白质组学
  • 3篇电化学
  • 3篇水稻
  • 3篇紫苏
  • 3篇化感
  • 3篇白质
  • 3篇
  • 2篇电极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修饰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相互作用

机构

  • 1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福建省职业病...
  • 1篇福建农业职业...
  • 1篇莆田学院

作者

  • 12篇林瑞余
  • 10篇郑新宇
  • 7篇林文雄
  • 5篇周学酬
  • 5篇肖清铁
  • 4篇郑舒燕
  • 4篇苏妍
  • 3篇谢惠玲
  • 3篇郑丽辉
  • 2篇陈珊
  • 2篇王经源
  • 2篇刘杰
  • 2篇戎红
  • 2篇黄建松
  • 2篇叶仁杰
  • 1篇李艺
  • 1篇郑梅琴
  • 1篇黄锦文
  • 1篇沈荔花
  • 1篇张灵玲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苏叶片响应镉胁迫的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为阐明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响应镉胁迫的分子机制,应用营养液加镉法,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紫苏叶片响应镉胁迫3周的蛋白质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镉胁迫下紫苏叶片有25个蛋白发生差异表达,其中20个蛋白质得到LC-MS/MS鉴定:光合作用相关蛋白3个,能量代谢相关蛋白11个,胁迫相关蛋白1个,蛋白质代谢相关蛋白2个,基因表达相关蛋白1个,结构蛋白1个,生物合成与解毒相关蛋白1个。在浓度为2.0 mg·kg-1、5.0 mg·kg-1、10.0mg·kg-1镉胁迫下,紫苏叶片中ATP合成酶、丝氨酸羧肽酶、植物细胞色素P450均上调表达,Rubisco大亚基、核糖体蛋白S3和肌动蛋白表达均下调。光合系统Ⅱ稳定/装配因子HCF136及胁迫反应蛋白乙酰辅酶A硫酯酶在低浓度镉(2 mg·kg-1)处理下表达上调,在高浓度镉(5 mg·kg-1,10 mg·kg-1)处理下表达下调;磷酸核酮糖激酶/尿苷激酶家族蛋白在2 mg·kg-1和5 mg·kg-1镉处理时表达上调,10 mg·kg-1镉处理时不变;逆转录转座子蛋白在10 mg·kg-1镉处理时表达下调。可见,紫苏叶片通过增强能量代谢、降低光合作用、改变蛋白代谢与基因表达和提高解毒能力,增强了镉耐性。
谢惠玲刘杰陈珊王经源傅伟李圆萍王微肖清铁郑新宇黄锦文林瑞余林文雄
关键词:紫苏镉胁迫重金属污染蛋白质组学
紫苏生长与产量对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的响应被引量:7
2018年
为提高紫苏产量、确定栽培方案,通过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探讨了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紫苏株高、地径、根长、有效穗数及分支数均无显著影响,对紫苏籽粒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测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行株距20 cm×20 cm的紫苏生物学产量为13 462 kg/hm^2,依次比行株距30 cm×20 cm、25 cm×20 cm高42.5%和13.3%;有机肥与复合肥混施的紫苏平均产量为12 312 kg/hm^2,分别比单施有机肥、复合肥高16.3%和3.6%;直播紫苏平均产量为12 486 kg/hm^2,比移栽高16.6%。紫苏收获指数只在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籽粒产量仅在种植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移栽紫苏籽粒产量为1 050 kg/hm^2,高于直播的998 kg/hm^2。综合考虑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及籽粒产量,以收获地上部为目标的紫苏栽培以行株距20 cm×20 cm、混合施肥的直播组合最佳,生物学产量为13 398 kg/hm^2,茎叶产量9 877 kg/hm^2,籽粒产量1 279 kg/hm^2。
郑梅琴肖清铁吕荣海肖清铁林瑞余
关键词:紫苏种植密度施肥方式栽培方式生物量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化感水稻根系分泌的酚酸类化合物被引量:4
2013年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化感水稻根系分泌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选用SPE小柱Cleanert PEP(500 mg/6 mL)对水稻水培液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富集.采用Agilent 1260 HPLC色谱仪、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流速1.6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的条件下分离测定了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兰素、香草酸、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水杨酸、肉桂酸等10种酚酸类化合物.建立的方法成功应用于化感水稻根系分泌的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回收率在94.6%~105.8%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检测快速、准确,适用于水稻根系分泌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
郑新宇叶仁杰何印波周学酬林瑞余林文雄
关键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酚酸水稻化感物质
水杨酸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水杨酸(SA)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结果表明,SA与DNA的相互作用为嵌插方式。在pH 5.8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对SA进行循环伏安扫描,SA在玻碳电极上于1.070 V(Ag/AgCl参比电极)有1个阳极氧化峰,随着DNA的加入,氧化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进一步表明SA嵌插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中,二者相互作用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通过电化学方法可计算出SA与DNA复合物的结合比为3∶1,结合常数β为2.53×1012。
郑新宇黄建松郑舒燕苏妍林瑞余
关键词:水杨酸DNA电化学紫外光谱
对羟基苯甲酸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12年
采用简单高效的分子印迹膜技术,制备了对羟基苯甲酸(PHA)分子印迹传感器。敏感膜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玻碳电极表面合成,采用CV、微分脉冲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在K3[Fe(CN)6]/K4[Fe(CN)6]溶液中测试此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能。在最优条件下,PHA检测线性范围为0.6~8.0μmol/L,检测限(S/N=3)为0.2μmol/L。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传感器对与PHA结构相似的分子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望用于植物体分泌化感物质PHA的实时监测。
郑新宇周学酬郑晗烨张灵玲林瑞余林文雄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酸电化学聚合邻苯二胺
水稻根系响应镉胁迫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被引量:19
2015年
为探讨水稻根系对镉胁迫的分子生理响应,以抗镉水稻PI312777和镉敏感水稻IR24为材料,设置Cd^(2+)浓度为0、50和100μmol/L的水培试验,处理7 d后分析了水稻根系的蛋白质差异表达。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水稻PI312777和IR24根系有18个蛋白质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的12个得到MALDI-TOF/MS鉴定。这些鉴定的蛋白功能可分四类:(1)与活性氧(ROS)胁迫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蛋氨酸腺苷转移酶(MAT)、类萌发素蛋白前体;(2)与谷胱甘肽(GSH)合成相关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3)与逆境胁迫相关的ABA胁迫诱导蛋白含HVA22域蛋白、ABA-胁迫-成熟诱导蛋白5(ASR5);(4)与细胞分裂调控相关的GTP结合核蛋白Ran-2。镉胁迫下SAMS和GTP结合核蛋白Ran-2在两种水稻根系均发生上调表达;MAT、POD、类萌发素蛋白前体和GS发生下调表达;依赖NADP-GDH、GDH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在IR24根部均发生下调表达,在PI312777根部仅在100μmol/L Cd^(2+)处理发生下调表达;含HVA22域蛋白在PI312777根部上调表达,在IR24根部发生下调表达;ASR5在PI312777根部上调表达,在IR24根部的表达无显著差异;100μmol/L Cd^(2+)胁迫下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0在水稻PI312777根部表达下调,在IR24根部表达上调。可见,镉胁迫使水稻根部ROS增加,形成氧化胁迫反应,造成毒害作用,而水稻根通过调节SAMS和GS提高GSH合成降低镉毒害。ASR5和HVA22蛋白等逆境胁迫蛋白的表达差异则是水稻品种间抗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肖清铁王经源郑新宇戎红张国君王良华谢惠玲李艺陈珊林瑞余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根系胁迫反应蛋白质组学
聚4-氨基丁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多巴胺的测定被引量:2
2013年
应用电聚合的方法以4-氨基丁酸(4-ABA)为修饰剂,将4-ABA聚合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聚4-氨基丁酸修饰电极(P-4-ABA/GCE),并用于多巴胺(DA)的检测。在pH 5.0的磷酸盐缓冲液(PP)中,DA在0.488V处出现一灵敏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与DA浓度在9.1×10-8~6.7×10-5mol/L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8mol/L。制备的修饰电极,可应用于针剂中多巴胺含量的测定。
郑新宇周学酬苏妍郑舒燕郑丽辉林瑞余
关键词:修饰电极多巴胺
紫苏修复稻田镉污染效果及镉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
农田重金属污染已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人类身体健康。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已受人们高度关注。本研究选择4个不同生态型的紫苏资源,设置0.0、0.5、1.0、2.0、5.0、10.0mg·L-1 6个镉处理浓度,分析不...
谢惠玲
关键词:紫苏超富集植物生理响应生物修复土壤酶
文献传递
水稻叶片对镉胁迫响应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被引量:24
2011年
为揭示水稻镉抗性的分子机理,以抗镉水稻品种PI312777和镉敏感水稻品种IR24为材料,在镉离子浓度为0(对照)、50和100μmol·L-1条件下水培处理7 d,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2种水稻叶片对镉胁迫响应的蛋白质差异表达.结果表明:镉胁迫下水稻PI312777叶片中共检测到差异表达蛋白质点31个,通过MALDI-TOF/MS分析,鉴定了其中的24个蛋白质(包括20个不同蛋白质,4个重复检出蛋白质);IR24叶片中共检测到差异表达蛋白质点19个,其中15个蛋白质得到鉴定.PI312777叶片鉴定出的20个蛋白质覆盖了IR24叶片鉴定的15个蛋白质,前者有4个与光合作用相关,11个与细胞防御代谢相关,3个与其他代谢相关,2个为功能未知蛋白.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镉胁迫下,抗镉水稻PI312777叶片中热激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蛋白酶体α亚基6型、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硫氧还蛋白和DNA重组修复蛋白均上调表达;镉敏感水稻IR24叶片中热激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蛋白酶体α亚基6型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和硫氧还蛋白则下调表达.此外,DNA重组修复蛋白仅在镉胁迫的PI312777叶片中表达.水稻PI312777比IR24具有更强的镉抗性与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密切相关.
肖清铁戎红周丽英刘杰林文雄林瑞余
关键词:水稻蛋白质组学胁迫反应双向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的酚酸类物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小麦根系分泌物中的10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选用Ex-tended-18 C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与0.1%磷酸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25min内各种酚酸实现有效分离。【结果】建立的方法成功运用于小麦根系分泌物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回收率为88.14%~102.4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沙土培养的小麦中各种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同时测定。
黄建松郑新宇叶仁杰林文雄林瑞余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酚酸小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