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76)

作品数:55 被引量:274H指数:8
相关作者:段建南杨君李萍杨威周子英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经济管理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土地利用
  • 14篇耕地
  • 8篇城市
  • 6篇土地利用变化
  • 6篇长株潭
  • 5篇宅基
  • 5篇宅基地
  • 5篇生态
  • 5篇城市群
  • 4篇知识图
  • 4篇农村
  • 4篇谱分析
  • 4篇城镇化
  • 3篇洞庭湖
  • 3篇意愿
  • 3篇知识图谱
  • 3篇社会功能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土地资源
  • 3篇闲置宅基地

机构

  • 56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工程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南商学院
  • 1篇湖南省经济地...

作者

  • 43篇段建南
  • 17篇杨君
  • 8篇李萍
  • 8篇杨威
  • 5篇周子英
  • 4篇王滔
  • 4篇何欢
  • 3篇梁春凤
  • 3篇刘沛
  • 3篇李永平
  • 3篇罗春香
  • 2篇谭雪兰
  • 2篇熊凌坤
  • 2篇刘洵
  • 2篇刘艺
  • 2篇冷静
  • 2篇周晓斌
  • 2篇曹胜
  • 2篇欧阳益兰
  • 2篇周维

传媒

  • 7篇湖北农业科学
  • 6篇湖南农业科学
  • 5篇山东农业科学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经济地理
  • 3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块尺度的耕地质量级别变化及农业空间保护——以岳阳市岳阳楼区为例被引量:12
2021年
洞庭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扎实。岳阳楼区位于洞庭之滨,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是洞庭湖平原区典型代表。研究采用AHP-熵值法、综合指数模型、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岳阳楼区耕地质量级别变化及农业空间保护分区。结果表明:(1)耕地质量在2010—2018年呈上升趋势,以一、三级地为主且两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规律相似。(2)耕地质量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其中HH和HL型与高质量耕地分布保持一致,LL和LH型与低质量耕地分布保持一致。结合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提出农业空间保护分区方案,满足耕地因地制宜保护与管理的现实需求。
杨君邵劲松周鹏全郭佳瑞
关键词:洞庭湖平原永久基本农田
土地空间格局与过程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9年
利用CiteSpace V对1998—2018年CNKI核心期刊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土地空间格局与过程研究的613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发文机构有一定的合作,但机构学术交流有待提升,学者间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核心网络已见雏形。(2)研究内容逐步由理论分析到实地运用分析、静态空间分异到动态规律演化。(3)研究热点和特色日益鲜明,遥感、GIS技术、分形理论及CLUE-S模型等的运用,在城市化以及农村居民点等领域,对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优化配置以及驱动力分析等方面提供参考。研究虽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忽视格局的空间意义以及与空间过程的关系,或把两者的关系混为一谈,大尺度和多尺度的综合研究开展不够,以及社会空间特征及演变领域未深入分析,建议增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学科交叉,注重区域范围内的研究,以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研究。
张霞段建南李萍李婷侯磊
关键词:土地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
城镇化发展下县域耕地非农化及其粮食安全评价——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的基本保障,从县域城镇化快速发展视角出发,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通过真实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耕地非农化及其粮食安全的影响,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得分法对1998~2014年邵东县耕地粮食生产安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重视耕地非农化、保护耕地质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集约利用城乡用地等方面的建议,积极发挥城镇化对耕地粮食安全的带动作用。
刘沛段建南周卫军谭洁曹胜罗思颖
关键词:城镇化粮食安全耕地非农化
土地利用系统社会功能及其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从分析土地利用社会功能的构成为出发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设计了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应用熵权法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评价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区域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这将对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社会功能进行系统分类及其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梁春凤唐通文段建南
关键词:评价指标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耕地面积预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耕地面积数据的小样本、复杂非线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耕地面积预测方法。采用相关系数法选择耕地面积的影响因子,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建立耕地面积与影响因子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采用湖南省耕地面积数据对模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参比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提高了耕地面积的预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耕地面积预测方法。
周子英段建南李萍易嗣鑫
关键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粒子群算法耕地面积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于土地功能视角被引量:2
2018年
探讨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社会、生产、生态用地之间矛盾日益突出问题,为协调三大功能用地结构提供支持。以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土地功能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土地功能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5年生态功能用地和生产功能用地呈减少趋势,社会功能用地呈增长趋势,增长面积达到1 826 hm^2,生产功能的转入量和转出量则相对平衡;土地利用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生态功能用地主要分布在长株潭"绿心"区东北部分的核心区域往周边扩散,生产功能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湘江两侧呈带状分布,社会功能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湘江东部周围;2010—2015年土地功能变化热点处于研究区西部,呈南北走向分布,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转移密度相关性大,生产功能转移密度与其他相关性小。以土地利用功能分析城市群"绿心"区土地资源特征,以期为土地生态-生产-社会功能的协调发展关系提出新的思路,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新的视角。
李乐蓉段建南杨威张昺
关键词:土地利用
我国耕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从我国农地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测算出耕地社会保障功能的价值,得出在我国现在的国情下,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刘婷段建南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保护社会保障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闲置土地的概况与利用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在我国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日益增长,农村大量耕地日趋减少,许多农村土地和宅基地日益闲置,农村土地闲置是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尤其是耕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影响土地资源的节约发展和集约利用。与此同时与国家发布的土地供给侧改革目标相违背,一是影响村庄发展,影响村容村貌;二是造成耕地质量和数量下降;三是阻碍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发展,影响农村的经济建设,给农村生活发展水平带来不良的影响。农村土地资源大量浪费闲置,宅基地闲置,以及土地低效利用等现象严重。因此,在土地供给侧背景下加快农村土地市场结构性改革,提升土地质量和数量,引进土地资本技术的创新,解决农村土地用地供需矛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效益,提高农村闲置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把农村闲置土地降到最低水平,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对供给侧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张容军段建南
关键词:闲置宅基地
苗族地区社会与生态系统和谐元素的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谐社会的维护主要是依据国家制定法来执行的,但是相关问题并不能得到全面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寻求多元化的治理模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苗族作为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在维系社会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调研法对苗族地区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和谐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苗族地区的榔规榔约、民间禁忌、自然崇拜以及图腾崇拜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苗族地区的礼仪、民俗、苗族人民的重情重义、团结互助等也是加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对比苗族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吸收苗族地区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和谐元素,最终对我们现代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和谐社会提出启示。
周毅琦段建南寇婉君
关键词:苗族社会系统生态系统
长株潭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的演变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把握长株潭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的特征,为其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依据,使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格局更加合理。利用1996—2007年长株潭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并运用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分析长株潭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过程、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长株潭农村居民点总体上呈现逐年减少态势,且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提出长株潭农村居民点需要从政府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力度等3个方面进行调整优化,使空间格局更加合理。
曹浩成谭雪兰段建南顾凤霞朱红梅
关键词:长株潭农村居民点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