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JY094)

作品数:12 被引量:164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晓嘉蒋承钟颖吴老二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面板数据
  • 7篇面板数据模型
  • 6篇居民消费
  • 5篇动态面板
  • 5篇动态面板数据
  • 5篇动态面板数据...
  • 3篇实证
  • 3篇农村
  • 3篇农村居民
  • 3篇村居
  • 2篇增长方式转变
  • 2篇社会保障支出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农村居民消费
  • 2篇状态空间模型
  • 2篇公共
  • 2篇财政
  • 2篇城镇居民消费
  • 1篇地方财政
  • 1篇地方财政支出

机构

  • 12篇对外经济贸易...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2篇李晓嘉
  • 3篇蒋承
  • 1篇钟颖
  • 1篇吴老二

传媒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财经论丛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金融研究
  • 1篇煤炭经济研究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使用1995—2012年间我国省级数据,深入考察了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发现我国省级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二者在地理分布上形成了大致相同的集聚区域。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相邻省域的消费存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着不同的政策效应,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空间Durbin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的聚集效应对居民消费具有影响,相邻省的经济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对本省的居民消费具有正效应;相邻省的维持性支出对本省的居民消费具有负效应。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加强区域间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合作,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的空间外溢性,是有效扩大居民消费的必要选择。
李晓嘉蒋承吴老二
关键词:财政支出居民消费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基于全国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本文采用2010和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在全国25个省的5121个城镇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结合起来,考察城镇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持久性收入对家庭消费正效应要大于暂时性收入和家庭资产,不确定性收入对家庭的消费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参加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对家庭消费具有正效应,而现阶段参加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却有显著的负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低消费家庭的消费支出对于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高于高消费家庭;不确定性收入对低消费家庭的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中高消费家庭。医疗保险对中高消费家庭的消费支出的正效应要大于低消费家庭,而失业保险则正好相反;养老保险对我国中高消费城镇家庭的消费支出负效应要高于低消费家庭。
李晓嘉蒋承
关键词:生命周期
我国农村家庭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被引量:29
2014年
本文采用2010和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在25个省6299个农村家庭的最新两期截面微观数据,将生命周期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结合起来,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农村家庭的消费倾向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家庭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家庭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低迷的原因并不是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相反,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村家庭的消费倾向提高,而不同地区老龄化程度的差异是东部地区家庭消费高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原因。
李晓嘉蒋承
关键词:农村居民人口年龄结构
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农村社保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先选取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总体影响,接下来选取1995-2011年的省际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社保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处于不断调整的动态平衡之中,社会保障支出总体上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挤入作用,但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李晓嘉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支出状态空间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证据被引量:12
2013年
本文分别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文章选取1990-2011年的面板数据,从总量和结构的角度分析地方政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样本区间内我国地方政府支出总体上对居民消费起到了挤入作用,但不同的政府支出类型对居民消费具有不同的政策效应,同类型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政策效应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李晓嘉钟颖
关键词:地方政府支出居民消费面板数据模型
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分别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财政社保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选取1978-2011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财政社保支出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总体影响,并选取1987-2011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社保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效应。研究表明,样本区间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总体上看,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起到了挤入作用,但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则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李晓嘉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支出状态空间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教育能促进脱贫吗——基于CFPS农户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4
2015年
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并选择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7524个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检验教育对于农户贫困状况的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对农户的贫困状况存在显著的影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其中,对于绝对贫困群体,延长受教育年限对其工作收入仅具有微小的正效应;但是对于相对贫困群体,延长受教育年限可以显著增加其工作收入。来自政府部门的补贴同样能够显著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但是其系数要明显小于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贫困农户受"能力贫困"的因素影响相对较大,低下的受教育水平是阻碍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限制因素,开发性扶贫模式比保障式扶贫模式更具根本性的优势。
李晓嘉
关键词:受教育年限政府补贴贫困农户联立方程
公共支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
2012年
文章采用超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1978—2009年间中国内地28个省份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基于我国1978—2006年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政府公共支出对TFP的影响。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公共支出总体上提升了TFP,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一定的政策效果。此外,不同的公共支出项目对TFP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李晓嘉
关键词:公共支出经济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政府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动态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文章首先选取1978~2009年的数据,采用超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了我国28个省份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的情况,其次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政府1978~2009年公共投资对TFP的影响。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公共投资总体上提升了TFP,其中经济性比社会性公共投资对TFP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另外,不同性质的公共投资项目对TFP的提升作用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
李晓嘉
关键词:公共投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财政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文章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1978-2011年政府民生支出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财政民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挤入了农村居民消费,但不同地区的政策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接下来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基础,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民生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效果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相应解释,研究表明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中国农村居民表现出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即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负向影响,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的负向影响显著大于东部。
李晓嘉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误差修正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