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61002)

作品数:40 被引量:161H指数:7
相关作者:赵永亮魏晓燕敖登高娃马瑞军孙慧娟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配合物
  • 27篇荧光
  • 16篇稀土
  • 15篇荧光性
  • 14篇
  • 13篇荧光性能
  • 12篇铕配合物
  • 12篇甲酸
  • 11篇铽配合物
  • 11篇稀土配合物
  • 11篇
  • 9篇吡啶
  • 9篇光谱
  • 7篇三嗪
  • 7篇吡啶基
  • 6篇荧光光谱
  • 6篇沙星
  • 6篇光性质
  • 6篇发光
  • 5篇荧光性质

机构

  • 45篇内蒙古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化工职...

作者

  • 35篇赵永亮
  • 9篇敖登高娃
  • 7篇魏晓燕
  • 7篇孙慧娟
  • 6篇李欣
  • 5篇周永生
  • 5篇马瑞军
  • 4篇郭磊
  • 4篇李海燕
  • 4篇李文先
  • 4篇乌仁其木格
  • 4篇李颖
  • 4篇赵艳芳
  • 3篇张瑞平
  • 3篇杜燕
  • 3篇付晓涛
  • 3篇赵凤英
  • 3篇陈丽娟
  • 3篇刘永刚
  • 3篇张梅

传媒

  • 12篇发光学报
  • 11篇稀土
  • 9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第七届全国稀...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Journa...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12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UxRE1-x)(FTFA)3Phen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被引量:9
2008年
在无水乙醇溶液中用氯化稀土与4,4,4-三氟-1-(2-呋喃基)-1,3-丁二酮(FTFA)和邻菲啰啉(Phen)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分析及荧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化学组成分别为Eu(FTFA)3Phen、Sm(FTFA)3Phen;(Eu0.5RE0.5)(FTFA)3Phen(RE=Y,La和Gd)及(EuxGd1-x)(FTFA)3Phen(x=0.1,0.3,0.4,0.7,0.9)。配体FTFA通过烯醇式氧负离子与稀土离子双齿螯合配位,Phen的两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呈环状配位;所有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铕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要远大于钐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对于铕系列掺杂配合物来讲,所有激发光谱都为一宽带峰,表明配体能很好的吸收能量;在荧光惰性Gd3+离子的含量0.1
王连蒙赵永亮周永生魏晓燕
关键词:Β-二酮铕配合物掺杂
铕、铽-2-噻吩甲酸-2,2′-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合成了铕、铽-2-噻吩甲酸的二元配合物和铕、铽-2-噻吩甲酸-2,2′-联吡啶的三元配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组成分别为REL3.2H2O及REL3 L′.C2H5OH(RE=Eu,Tb;L=2-噻吩甲酸、L′=2,2′-联吡啶),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IR谱、1H NMR谱及荧光光谱。IR谱和1H NMR谱测定表明,配体2-噻吩甲酸羧基氧、配体邻菲咯啉2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荧光光谱实验表明,高氯酸铕和高氯酸铽分别与2,2′-联吡啶和2-噻吩甲酸反应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明显强于二元配合物。
宝金荣赵永亮朱晓伟
关键词:铕配合物铽配合物2-噻吩甲酸
萘甲酰三氟丙酮-2,2'-联吡啶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氯化钐与β-萘甲酰三氟丙酮(TFNB)和2,2'-联吡啶(bpy)反应,合成了钐及掺杂钐配合物。经C、H、N元素分析和稀土络合滴定及差热-热重分析,推测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Sm(TFNB)3bpy.H2O和Sm0.5RE0.5(TFNB)3bpy.H2O(RE3+=Y3+、La3+、Gd3+),配合物在500℃以下稳定。摩尔电导率表明,所有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表明,TFNB通过烯醇式氧负离子与稀土离子螯合配位,bpy的两个氮原子也与稀土离子的配位成键。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测定表明,该类配合物激发波长接近可见光,均可发出钐的特征荧光,荧光寿命也比较长,Y3+、La3+、Gd3+对Sm3+的敏化作用不强。
李颖赵永亮傅晓涛周永生魏晓燕刘润花
关键词:钐配合物荧光
对氯苯甲酸-2,4,6-三吡啶基三嗪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被引量:3
2010年
以对氯苯甲酸为第一配体,2,4,6-三吡啶基三嗪(TPTZ)为第二配体,分别以铕、铽和镝为中心,合成了10种稀土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等离子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发光光谱测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ClBA)3(TPTZ).2H2O和RE0.5Ln0.5(p-ClBA)3(TPTZ).2H2O(RE=Eu3+,Tb3,+Dy3+;Ln=La3,+Gd3,+Y3;+p-ClBA=对氯苯甲酸根;TPTZ=2,4,6-三吡啶基三嗪),均为非电解质;对氯苯甲酸的羧基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2,4,6-三吡啶基三嗪以主配位点上的3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铕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大于铽配合物的,镝配合物发光最弱;在上述3种发光稀土配合物中分别掺入发光惰性稀土离子镧、钆及钇后,发光强度有不同改变,掺入镧可明显增强铕、铽的发光强度,钆可敏化铕、铽和镝的发光,而钇的敏化作用较弱。表明:掺杂配合物并不完全是两种简单配合物的机械混合,而是有混配配合物生成。
周永生赵永亮胥佳颖杜燕李欢欢魏晓燕马瑞军
关键词:对氯苯甲酸稀土配合物掺杂
掺杂稀土对铕、铽苯二甲酸-冠醚配合物发光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合成了稀土Eu3+,Tb3+冠醚、对苯二甲酸高氯酸盐两个系列18种固态配合物。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Eu2LL′2(ClO4)4.4H2O、EuReLL′2(ClO4)4.nH2O、Tb2LL′2(ClO4)4.4H2O和TbReLL′2(ClO4)4.nH2O(Re:掺杂离子,n=2,3,4)。对苯二甲酸的羧基氧与稀土离子以对称螯合双齿配位;部分高氯酸在内界以单齿配位;配合物含有水分子。配合物的相对荧光光谱测定表明,相同配体的铽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铕系列。稀土离子Eu3+的5D0能级为17250cm-1,Tb3+的5D4能级为20430cm-1,而配体对苯二甲酸的三重态能级为25160cm-1,高于Eu3+和Tb3+离子的激发态能级,满足配合物分子内传能配体的三重态能级高于稀土离子发射能级的条件,可以提高Eu3+和Tb3+离子的特征荧光强度。但相对于Eu3+离子,对苯二甲酸的三重态能级与Tb3+离子的激发态能级(5D4)更匹配,更有利于能量的有效传递,因此,铽系列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铕系列。Ho3+、Yb3+对Eu3+离子发光敏化作用最强,Ce3+、Sm3+、Dy3+、Er3+对Eu3+离子发光也有敏化作用,Pr3+、Nd3+离子对Eu3+离子的发光是猝灭的;Yb3+、Dy3+离子对Tb3+离子发光有较强敏化作用,而Ce3+、Pr3+、Nd3+、Sm3+、Ho3+、Er3+离子的掺入对Tb3+离子的发光是猝灭的。应用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对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温孝春赵永亮刘永刚李颖高德青
关键词:铕配合物铽配合物冠醚
氟罗沙星-铽(Ⅲ)络合物荧光探针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测定被引量:2
2008年
以氟罗沙星-Tb3+作为络合物荧光探针,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方法测量牛血清白蛋白。在pH=8.4的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BSA)能使氟罗沙星(fleroxacin,FLX)-铽(Tb3+)位于545nm处的特征荧光显著增强,该特征峰的荧光强度与BSA的浓度成正比。根据这一性质,利用荧光光谱建立了一种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7mol.L-1~8.0×10-6mol.L-1,检测限为3.2×10-8mol.L-1,该法用于新生牛血清中牛血清蛋白的测定,回收率为95%~102%。
敖登高娃李文静
关键词:氟罗沙星TB^3+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分析
肉桂酸、邻菲罗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稀土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分别合成了以Pr、Nd、Ho、Tm、Yb、Lu为中心,以肉桂酸(Hcin)和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的六种三元稀土固态配合物。经C、N、H元素分折和稀土络合滴定确定了三元配合物的...
孙慧娟赵永亮李欣张雁冰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肉桂酸邻菲罗啉小牛胸腺DNA
RE(POA)3 phen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被引量:3
2009年
合成了以稀土离子Sm3+、Eu3+、Tb3+、Dy3+及Tb3+为发光中心,以苯氧乙酸(HPOA)和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掺杂La3+、Gd3+、Y3+的7种稀土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C、H、N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发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SmL3L′.1/2H2O,EuL3L′.1/2H2O,TbL3L′.1/2H2O,DyL3L′.1/2H2O,掺杂配合物组成分别为Tb0.5Gd0.5L3L′.1/2H2O,Tb0.5Y0.5L3L′.1/2H2O,Tb0.5La0.5L3L′.1/2H2O(L=C6H5OCH2COO-,L′=phen)。配合物中的稀土离子与苯氧乙酸中羧基的一个氧原子和苯氧基的氧原子配位,与邻菲罗啉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成键;荧光光谱表明,铽三元配合物的发射强度要远大于其它三元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掺杂发光惰性稀土离子La3+、Gd3+、Y3+的铽配合物中,Y3+掺杂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有所增强。
王艳赵永亮高德青马瑞军
关键词:苯氧乙酸邻菲罗啉稀土配合物
自蔓延高温合成掺杂SrAl_2O_4稀土长余辉发光粉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600℃下用自蔓延高温法制备了SrAl2O4:Eu02.+012 5,RE03.+012 5(RE3+=Ce3+,Pr3+,Nd3+,Tb3+,Dy3+),SrAl2O4:Eu02.+012 5,M0.012 5(M=Li+,Be2+,Cd2+,Mn2+,Cu2+,Ag+,Zn2+,Pb2+),SrAl2O4:Eu02.+012 5,Dy03.+012 5,M0.012 5(M=Mn2+,Cu2+,Ag+,Zn2+)及SrAl2O4:Eu02.0+12 5,Dy03.+012 5,RE03.+012 5(RE3+=Ce3+,Pr3+,Nd3+,Tb3+)四个系列21种掺杂的铝酸锶(SrAl2O4)稀土长余辉发光粉。反应得到的产物疏松多孔,有很强发射峰位于514 nm附近,激发光谱为290~360 nm的宽带激发峰,Dy3+对余辉时间影响最明显,Tb3+对发光强度影响最大,组成为SrAl2O4:Eu02.+012 5,Dy03.+012 5的发光粉的发光强度及余辉时间较好,掺入锌离子后形成SrAl2O4:Eu02.+012 5,Dy03.+012 5,Zn02.+012 5可显著提高初始余辉亮度。
栗源赵永亮刘永刚魏晓燕任越
关键词:长余辉铝酸锶稀土自蔓延高温合成
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检测被引量:10
2011年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芬布芬(FBF)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研究表明: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rn-Vlmer方程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作用距离;通过计算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法探讨了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型变化,以及共存金属离子对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影响。
敖登高娃金迎春
关键词:芬布芬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