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100492)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杨兴祥江南王蜀强林健梅黄仁刚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毒素血症
  • 3篇血症
  • 3篇乙型
  • 3篇乙型重型肝炎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肝炎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重型...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3篇内毒素血症
  • 3篇菌群
  • 3篇肝炎
  • 3篇肠道
  • 3篇肠道菌
  • 3篇肠道菌群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内毒素
  • 1篇乙肝

机构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黄仁刚
  • 3篇林健梅
  • 3篇王蜀强
  • 3篇江南
  • 3篇杨兴祥

传媒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分为A、B、C三组。A组(63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C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灌肠。治疗前及治疗第5、10、15、20天,分别检测三组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①治疗10天时三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01);20天时的双歧杆菌数量与治疗10天时比较,A组无明显变化(P=0.318),B组和C组均明显减少(均P<0.001)。②治疗20天时,A、B组肠球菌数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74和P=0.452),C组患者肠球菌明显升高(P<0.001);A组酵母菌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36),B、C组患者酵母菌均升高(P=0.036和P<0.001)。③A组患者在治疗第15天,B、C组患者在治疗第10天血浆内毒素下降至最低值,分别为(184.48±69.56)、(152.71±32.44)和(122.71±32.61)EU/L,三组患者血浆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7、P<0.001和P<0.001),并且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明显低于A、B组(P<0.001);在治疗的第20天,B、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又明显升高(均P<0.001),而A组无明显变化(P=0.484)。结论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但作用轻微。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或灌肠可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但容易出现新的菌群失调,进而加重内毒素血症。乳果糖灌肠方式使药物作用更直接,但肠道黏膜损伤更大,对肠道菌群及内毒素水平影响更明显、迅速。
王蜀强黄仁刚林健梅杨兴祥江南
关键词:重型肝炎慢性肠道菌群内毒素血症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动态变化以及肠道菌群与血浆内毒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A组63例,B组64例,同期纳入健康者18例作为对照。A组口服金双歧,B组采用金双歧+乳果糖,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第5、10、15以及20d,分别检测对照组和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内毒素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01),肠球菌及内毒素增加(P<0.001)。内毒素与双歧杆菌呈负相关性(r=-0.296,P=0.042),与肠球菌呈正相关性(r=0.331,P<0.021)。②治疗10d时A组肠道双歧杆菌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内毒素下降(P=0.021),两者间呈负相关性(r=-0.228,P=0.033)。治疗20d时双歧杆菌以及内毒素较治疗10d时无变化(P分别为0.318和0.484)。③B组肠球菌、酵母菌及内毒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变化。肠球菌在第5d、酵母菌和内毒素在第10d下降到最低值(P值分别为0.048、0.033和<0.001)。之后三者均快速上升,在第20d均超过治疗前水平(P值分别为0.017、<0.001和<0.001)。内毒素与肠球菌(r=0.251,P=0.037)及酵母菌(r=0.353,P=0.018)之间呈正相关。④治疗第10dB组内毒素低于A组(P<0.001)。继续治疗10d,A组内毒素无明显变化,而B组内毒素上升。治疗20d时B组内毒素显著高于A组(P<0.001)。结论①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高内毒素血症,肠道菌群与内毒素血症相关性存在动态变化。②单用金双歧可轻微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金双歧联合乳果糖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内毒素,但持续使用可能会加重菌群失调和内毒素血症。
王蜀强林健梅黄仁刚杨兴祥江南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肠道菌群内毒素血症
不同调整肠道菌群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调整肠道菌群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分为A、B、C 3组,A组63例,B组32例,C组32例。A组患者口服金双歧,B组患者金双歧口服+乳果糖口服,C组患者金双歧口服+乳果糖灌肠。在治疗前和治疗第5、10、15以及20 d,分别检测3组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10 d时A、B和C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分别为8.58±1.84、8.21±1.82和8.43±1.94 l gn/g,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20 d时3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分别为8.80±1.67、7.82±1.70和7.58±1.85l gn/g,与治疗10 d时比较,A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B组和C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20 d时3组患者肠球菌数量分别为7.83±1.66、8.17±1.78和8.85±2.03lgn/g,酵母菌数量分别为4.77±1.38、5.38±1.29和5.89±1.45lgn/g,与治疗前比较,A、B组肠球菌无明显变化,C组患者肠球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1);A组酵母菌无明显变化,B、C组患者酵母菌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0.05,PC〈0.01)。A组患者在第15天,B、C组患者在第10天血浆内毒素下降至最低值,分别为184.48±69.56、152.71±32.44和122.71±32.61 EU/L,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最低值比较,C组明显低于A、B组。治疗20d时3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分别为187.62±80.73、265.62±90.55和328.62±101.43 EU/L,与治疗最低值比较,A组无明显变化,B组和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用金双歧口服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但作用轻微。金双歧口服联合乳果糖口服或灌肠可以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但在治疗第5-15 d可能出现新的菌群失调,加重�
王蜀强林健梅黄仁刚杨兴祥江南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乙肝肠道菌群内毒素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