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204)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梅晰凡刘畅杨彪刘福强袁亚江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医学院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肌源性干细胞
  • 10篇干细胞
  • 6篇细胞
  • 3篇神经元
  • 3篇神经元样
  • 3篇神经元样细胞
  • 3篇体外
  • 3篇脊髓
  • 3篇分化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诱导分化
  • 2篇神经生长
  • 2篇神经生长因子
  • 2篇神经样细胞
  • 2篇细胞分化
  • 2篇绿色荧光
  • 2篇绿色荧光蛋白
  • 1篇血糖

机构

  • 8篇辽宁医学院附...
  • 5篇辽宁医学院
  • 2篇西安医学院附...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梅晰凡
  • 6篇杨彪
  • 6篇刘畅
  • 4篇刘福强
  • 4篇刘世琼
  • 4篇袁亚江
  • 3篇李全双
  • 3篇郭占鹏
  • 3篇张赫
  • 2篇杜成林
  • 2篇任甫
  • 1篇王岩松
  • 1篇董娜
  • 1篇秦书俭

传媒

  • 3篇解剖学杂志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损伤脊髓组织提取液对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提取液中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再生及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从大鼠乳鼠骨骼肌中分离培养肌源性干细胞,将正常、伤后1d,伤后1周及伤后3周脊髓提取液加入细胞培养基中,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NSE特异性标志物。结果:加入脊髓提取液诱导后24h,部分细胞的形态已发生改变,3d后大部分细胞不仅在形态上表现为神经元样特征,而且NSE等特异性抗体呈阳性表达。结论:损伤脊髓组织液能将肌源性干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
杨彪梅晰凡刘福强秦书俭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细胞分化神经元样细胞
共培养条件下大脑皮层神经元诱导肌源性干细胞成神经元样细胞
2011年
目的:研究使用共培养系统将肌源性干细胞(MDSCs)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的MDSCs及皮层神经元,以叔丁基过氧化氢(终浓度为200μmol/L)损伤神经元,构建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元模型.当MDSCs差速贴壁至第5代时,将其随机分为MDSCs和损伤的神经元置于共培养系统中培养(损伤组)、MDSCs和正常神经元共培养(未损伤组)以及MDSCs置于共培养系统中单独培养(MDSCs组),培养7d后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的结果,并用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培养液中该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共培养7d后检测到损伤组与未损伤组均有部分MDSCs分化为表达NSE的神经元样细胞,前者分化率高于后者,MDSCs组未见有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第2天损伤组BDNF的分泌量高于未损伤组,同时,损伤组第2天BDNF的分泌量高于第4天和第6天的分泌量.在不同时间点损伤组与未损伤组培养液中BDNF的分泌量均高于MDSCs组.结论:在共培养条件下,大鼠皮层神经元可诱导MDSCs为神经元样细胞,这与神经元分泌的BDNF有着重要联系,MDSCs也可分泌BDNF.
刘世琼梅晰凡任甫刘畅张赫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神经元神经元样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乳鼠肌源性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大鼠乳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SD大鼠乳鼠骨骼肌,差速贴壁至第5代时培养液中加入诱导培养基培养,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RT-PCR分析.结果:分化后细胞NSE染色阳性,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MDSCs样品中检测到NSE、GFAP特异性条带.结论:在一定条件下NGF和bFGF联合诱导法可以诱导MD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郭占鹏梅晰凡李全双袁亚江王岩松张赫刘世琼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神经样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在肌源性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实验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在肌源性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实验中的应用。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n=20)和对照组(n=20),均进行脊髓半切损伤。伤后9d,移植组于伤处移植体外转染GFP基因的大鼠MDSCs,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于移植后1、2、3、4周用BBB评分方法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时进行损伤脊髓取材、快速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移植后1周两组动物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移植后2、3、4周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显著提高运动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经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肌源性干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生长良好,并且有沿着脊髓神经束向头尾两侧迁移的趋势。结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细胞标记方法是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生物示踪标记方法,可以用于标记细胞移植实验研究。
杨彪杜成林梅晰凡袁亚江
关键词:细胞移植
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对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2011年
目的:研究肌源性干细胞(MDSCs)与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共培养条件下MDSCs对后者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的MDSCs及皮层神经元,以叔丁基过氧化氢损伤神经元,构建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元模型。实验分为2组,损伤组:将第5代MDSCs和损伤的神经元置于共培养系统中培养4 h;对照组:损伤神经元于共培养系统中单独培养4 h。培养7 d后通过Hoster33258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4、6 d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并用RT-PCR对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探究差异的内在原因。结果:Hoster33258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在共培养2、4、6 d三个时间点损伤组的神经元的存活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T-PCR检测到损伤组神经元在三个时间点Bcl-2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强(P<0.05),而Bax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共培养条件下,MDSCS对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这与其可促使损伤神经元Bcl-2的表达水平升高以及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梅晰凡刘世琼刘畅董娜袁亚江郭占鹏李全双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细胞培养BCL-2BAX
大鼠肌源性干细胞植入糖尿病鼠胰腺后的存活能力及血糖调节被引量:5
2009年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易于提取、分离及扩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等中胚层组织细胞,还可以跨胚层分化为神经细胞等。目的:观察糖尿病鼠胰腺内植入的肌源性干细胞存活情况,及其调节血糖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4/09在辽宁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SPF/VAF级新生5d龄SD大鼠31只,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造模使用的链脲佐菌素为星隆达公司产品。方法:取5只大鼠的前肢肱三头肌与后肢腓肠肌,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大鼠肌源性干细胞,传至第3代用于移植,临用前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悬液进行转染。取20只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15只成功造模,取12只随机均分为2组:细胞移植组胰腺被膜下移植肌源性干细胞约2×106个,模型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不含细胞的培养液。余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肌源性干细胞移植至胰腺后的存活情况,移植后大鼠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移植后1周,胰腺组织呈网架样结构,表达较强的黄绿色荧光;4周后仍有荧光表达,但强度减弱。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移植前2d细胞移植组大鼠血糖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移植后4,8d,大鼠血糖浓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至移植后第4,8周大鼠血糖浓度明显下降(t=-2.416~8.372,P<0.01)。结论: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能在糖尿病模型鼠的胰腺部位存活,且一定程度上可下调大鼠血糖浓度。
刘畅刘福强杨彪梅晰凡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糖尿病
体外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肌源性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2010年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易于提取、分离及扩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等中胚层组织细胞,还可以跨胚层分化为神经细胞等,是组织工程临床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目的:观察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均进行脊髓半切损伤,伤后9d,移植组于伤处移植体外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大鼠肌源性干细胞,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于移植后1,2,3,4周用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时进行损伤脊髓取材、快速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结论:所有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动物死亡。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1周,移植组与对照组均有所恢复,斜板实验和BBB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4周移植组恢复明显较好,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后肢活动与前后肢活动的协调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经诱导分化和基因标记的肌源性干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生长良好,并且有沿着脊髓神经束向头尾两侧迁移的趋势。提示脊髓半切损伤大鼠经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能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长期存活并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有修复作用。
杨彪杜成林梅晰凡刘畅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脊髓损伤绿色荧光蛋白
大鼠肌源性干细胞体外转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体外自体肌源性干细胞(MDSCs)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团的可行性。方法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对SD大鼠MDSCs进行分离和培养,加入联合诱导剂培养7-12 d。通过形态学观察、双硫腙(DTZ)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葡萄糖刺激实验和RT-PCR,对诱导细胞进行体外结构和功能鉴定。结果联合诱导后12 d有典型的胰岛样结构出现;诱导后第12天细胞团表达胰岛素,而未诱导组细胞不表达;诱导后第7天检测到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和生长抑素(SS)基因的表达。结论体外诱导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存在可行性,本实验将可能为临床糖尿病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刘畅刘福强梅晰凡杨彪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转分化尼克酰胺胰岛素
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过程中Hes1蛋白的表达差异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Hes1蛋白在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过程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大鼠乳鼠骨骼肌消化后体外培养增殖,第5代传代后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加入诱导剂培养。6d后观察两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然后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Hes1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实验组细胞呈NSE染色阳性,对照组基本不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s1蛋白表达较强(P<0.05)。结论:在体外,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过程中Hes1蛋白表达降低。
张赫梅晰凡郭占鹏李全双袁亚江刘世琼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神经样细胞
白血病抑制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2008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诱导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能性和条件。方法:从大鼠乳鼠骨骼肌中分离培养肌源性干细胞,LIF和NGF进行分化诱导,以MEM培养基同等条件培养作对照,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测定细胞转化率。结果:肌源性干细胞经过LIF和NGF诱导12 h后,部分细胞分化,类似神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强阳性。结论:LIF和NGF联合应用能将肌源性干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为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一种高效种子细胞生产方法。
梅晰凡杨彪刘福强刘畅任甫
关键词:白血病抑制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肌源性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