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185)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旭升李懋杨飞王占军崔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强直
  • 3篇强直性
  • 3篇强直性肌营养...
  • 3篇肌营养不良
  • 2篇基因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特点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不良性
  • 1篇小RNA
  • 1篇描记
  • 1篇描记术
  • 1篇基因测定
  • 1篇肌电
  • 1篇肌电描记术
  • 1篇肌强直
  • 1篇发病
  • 1篇发病机制
  • 1篇REACTI...
  • 1篇CHAIN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李懋
  • 3篇黄旭升
  • 2篇崔芳
  • 2篇王占军
  • 2篇杨飞
  • 1篇凌丽
  • 1篇陈朝晖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Chines...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复杂临床表现的认识水平。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作者医院收治并经分子诊断确诊为DM1的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5例中27例有阳性家族史。首发症状以握拳后放松困难最常见(24/45)。肌强直、肌无力、肌萎缩的发生率分别为95.56%、93.33%、75.56%,主要以头面诸肌、颈肌、肢体远端受累明显。除骨骼肌外,DM1还可累及眼睛(晶状体)、心脏(主要为传导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颅骨、内分泌、呼吸系统等,临床表现多样。结论典型的DM1为青中年隐袭起病,阳性家族史有助于诊断。肌强直以舌肌和大鱼际最敏感,叩击这两个部位有助于不典型肌强直症状的检出。骨骼肌以外,白内障发生率最高,对本病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男性早秃和斧头脸为本病突出的面部特征。对于怀疑DM1的患者,应及早开展遗传咨询。对于诊断DM1的患者,应全面评估并尽早处理多系统损害(尤其对于心脏和呼吸系统),同时进行定期随访复查。
李懋黄旭升王占军崔芳杨飞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基因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发病机制中小RNA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6年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DM)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异质性高,以肌强直、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特点,常伴有心律失常、认知功能障碍、晶状体浑浊、胰岛素抵抗、性腺功能紊乱等多系统损害。DM是最常见的成人型肌营养不良,分为DM1和DM2两型,其中DM1约占98%,致病基因位于19q13.3,由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dystrophia myotonica protein kinase,DMPK)基因3’非翻译区不稳定CT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引起;DM2的致病基因位于3q21.3.
李懋黄旭升
关键词: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小RNA发病机制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的电生理特点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患者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特点。方法初步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临床拟诊为DMl的患者33例,采用常规PCR与三重引物PCR(TP-PCR)相结合的方法行基因诊断,回顾分析30例确诊为DM1患者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资料。结果30例(100%)均有肌强直放电,29例(96.67%)有肌源性损害。所检123块肌肉中,113块(91.87%)有肌强直放电,111块(90.24%)有肌源性损害,肢体远端肌肉肌强直放电发生率(100%)高于近端肌肉(83.61%)(P〈0.05),远端肌肉肌源性损害发生率(87.10%)与近端肌肉(93.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神经传导检测均正常。结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肌电图以肌强直放电合并肌源性损害为主要特点,病程早期可仅有肌强直放电。肌强直放电主要分布于肢体远端肌肉。肌电图检出肌强直放电和肌源性损害的范围较临床表现更广泛,对于亚临床或病程较短的不典型患者,可作为重要的初筛工具。
李懋王占军崔芳杨飞陈朝晖凌丽黄旭升
关键词:肌强直营养不良性基因测定肌电描记术
Investigation of molecular diagn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myotonicdystrophy type 1
2014年
Background 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 (DM1) is an autosomal dominant multisystem disease caused by abnormalexpansion of cytosine-thymine-guanine (CTG) repeats in the myotonic dystrophy protein kinase gene. The clinicalmanifestations of DM1 are multisystemic and highly variable, and the unstable nature of CTG expansion causes widegenotypic and phenotypic presentations, which make molecular methods essential for the diagnosis. So far, very fewstudies about molecular diagn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DM1 have been reported. Therefore, we carried out a studyusing two different methods in molecular diagnosis to verify the validity in detecting CTG expansion in Chinese patientsshowina DM sians.
关键词:DYSTROPHYPOLYMERASECHAINREACTIONSOUTHER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