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SW-320)

作品数:16 被引量:453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平宇马延吉陈群元宋玉祥刘文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城市化
  • 2篇可持续发展能...
  • 2篇城市管理
  • 1篇东北老工业基...
  • 1篇新型城市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振兴东北老工...
  • 1篇智力资源
  • 1篇智力资源开发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建设
  • 1篇土地覆被
  • 1篇土地覆被变化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可持续发...
  • 1篇区域产业集聚
  • 1篇区域竞争力
  • 1篇重工业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长沙市规划信...

作者

  • 7篇马延吉
  • 7篇张平宇
  • 3篇陈群元
  • 2篇佟连军
  • 2篇宋玉祥
  • 2篇刘文新
  • 1篇赵艳霞
  • 1篇李飞
  • 1篇刘兴土
  • 1篇盛科荣
  • 1篇侯伟
  • 1篇宋玉祥
  • 1篇李蕾

传媒

  • 5篇地理科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城市规划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被引量:106
2004年
阐述了西方城市开发概念的变革和城市再生的理论问题;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更新改造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型城市化趋势,从6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张平宇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管理
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差异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九五”期间 ,中国科学院在东北地区的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建立了德惠、柳河、大安、海伦和昌图等 5个研究示范基地。对 5个基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系统协调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图 6,表 3,参 10。
李飞佟连军刘兴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辽宁资源型重工业集聚发展及其环境效应
2005年
概述了辽宁资源型重工业基的地形成与发展,分析了资源型重工业集聚发展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进一步探讨了资源型重工业集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资源型重工业集聚发展是区域性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冶金、石化、采掘业、电力等行业三废污染叠加效应阻碍环境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恢复难度大.
马延吉
关键词:环境效应
资源型重工业基地抚顺发展特征与产业结构调整被引量:4
2003年
资源型重工业基地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地域类型 ,其特点是资源产业和重工业都占较高比重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背景下形成的 ,资源型重工业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仍在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产业的发展与结构升级 ,资源型产业将向加工型产业转换 ,资源型重工业基地要处理好重工业基地作用发挥与产业结构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 ,重工业发展要与地区产业发展相协调 ,充分考虑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以抚顺市为例 ,分析了典型资源型重工业基地的发展特征 ,为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延吉
关键词:资源产业重工业产业结构
基于层次和因子法的东北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被引量:6
2005年
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两种评价方法的长处,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方法原则为指引,针对东北地区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人口状况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东北三省、内蒙东部4盟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的指标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了东北地区与全国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作了简要分析。
陈群元宋玉祥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
辽宁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调控对策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建国以来辽宁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认为辽宁省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 ,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并且城市产业结构偏重 ,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接着构建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 3大类 41项指标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辽宁 14个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了区域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沈阳、大连属于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盘锦、鞍山、本溪和丹东属于较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抚顺、锦州、营口、葫芦岛、辽阳属于一般可持续发展地区 ,铁岭、朝阳、阜新属于弱可持续发展地区。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经济空间布局和保护生态环境。
盛科荣张平宇马延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力
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育与绿色社区建设被引量:37
2002年
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全球范围内具有短时限人地关系高强度作用特征的典型地区之一。区域资源过量消耗、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保育生态环境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建设“绿色社区”,是生态保育的有效措施和重要内容,也是生态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建立绿色社区的目标是营造绿色文化、保育绿色生态和发展绿色经济,建立绿色社区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态经济,保育生态环境,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绿色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
宋玉祥
关键词:生态建设
区域产业集聚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05年
区域产业集聚研究是人文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要响应全球化,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形成,培育区域发展优势,提高竞争力,融入到全球生产网络。文章重点回顾了近10年来区域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区域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集中体现在新产业区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簇群理论、点-轴理论、公司地理论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区域产业集聚机制进行了研究,注重集聚经济、贸易与市场拉动、企业联系、知识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区域产业集聚研究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响应,区域企业集群与推进企业的培育是区域产业集聚的关键。要不断调整区域产业集聚要素,以形成产业集聚的最佳状态和效果,要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产业集聚研究。既要培育合理的产业集聚,又要注重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马延吉
关键词:区域产业集聚
城市再生:21世纪中国城市化趋势被引量:39
2004年
城市再生是城市化深化的必然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开发概念经历了5次变化,即城市重建、城市振兴、城市更新、城市再开发和城市再生。每一概念都包含丰富的时代内涵,并具有连续性。我国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在实践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在理论上引借了“城市有机更新论”。21世纪我国大城市都不可避免地要踏上城市再生之路,城市再生是新世纪内涵式、质量型城市化政策的必然选择。我国城市再生在实践和理论上面临的5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即“逆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化”、“郊区化”与“中产阶层化”、城市社区建设与就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以及城市再生的法制建设、规划和管理。
张平宇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管理
20世纪以来东北城市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被引量:45
2005年
东北地区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并形成特有的文化,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东北地区近现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近 100年的事情。20世纪以来, 东北地区经历了清政府的移民实边, 俄、日等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与掠夺开发,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重点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 东北城市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并后来居上成为我国除几个直辖市外,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城市相比, 东北城市发展有着特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背景, 但也清晰而集中地反映了城市化与交通发展、工业化相互促进, 同步发展的特征。本文试图把东北地区近百年来城市的发展置于区域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 着重探讨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市发展的动因, 同时阐明它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及全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宋玉祥陈群元
关键词:历史作用城市发展工业化交通运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