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FX0002)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盛义龙戴小明李技文刘木球尹利民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民族
  • 3篇民族识别
  • 3篇法律
  • 2篇选举
  • 2篇选举机制
  • 2篇少数民族
  • 2篇族群
  • 2篇乡村
  • 2篇乡村治理
  • 2篇利益共同体
  • 2篇家人
  • 2篇个案
  • 2篇法律认定
  • 2篇村治
  • 1篇政治
  • 1篇社会记忆
  • 1篇社区建设
  • 1篇视域
  • 1篇土家族
  • 1篇农村

机构

  • 6篇湖北民族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盛义龙
  • 2篇戴小明
  • 1篇陈心林
  • 1篇尹利民
  • 1篇李技文
  • 1篇邱国良
  • 1篇刘木球

传媒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求实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民族识别与法律认定——(亻革)家认定个案研究
民族识别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益的一项最基础性工作。文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起始于1950年的民族识别的回顾,及(亻革)家民族识别、认定争议的个案分析,试图从法的视角审视探讨民族识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
戴小明盛义龙
关键词:民族识别法律认定少数民族
文献传递
从族群到民族:地方认同与国家分类的博弈与互惠——潭溪社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潭溪社区民族识别进程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家层面上的民族分类与地方性的族群分类之间的关系并非彼此冲突与新旧交替,而是彼此之间的博弈与互惠:一方面,1949年后建立起来的国家层面上的民族分类是历史更为久远的地方性族群分类在某种程度上的延续;另一方面,二者之间也存在相当的差异,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前者以制度性的分类取代了后者文化性的区分,使民间流动、开放的族群边界被官方固化、封闭的"民族"身份所取代。
陈心林
关键词:土家族民族识别族群民族
乡村治理视域下村选举机制障碍及对策探讨
2011年
村选举与农民的政治、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对于促进农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凸显出的问题恰恰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中部地区J省若干村选举的个案考察,认为村级选举中表现出两种障碍性因素值得关注:一是内在的"投票惯性心理"促发的村民理性投票的实践困难;二是外在的"体制惰性"形成的"利益共同体"阻碍了村庄精英的正常循环,从而使得村级选举缺乏必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当前应该从民主政治理念的引导、民主政治实践的规范化与公开化、农村公共领域的培育等几个方面,着力促进村级选举和农村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盛义龙邱国良
关键词:乡村治理利益共同体
惯性心理与利益共同体:村选举机制障碍及对策分析——以江西省C县和T县若干村选举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村选举与农民的政治、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对于促进农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凸显出的问题恰恰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部地区江西省若干村选举的个案考察,认为村级选举中表现出的两种障碍性因素值得关注:一是内在的"投票惯性心理"促发的村民理性投票的实践困难;二是外在的"体制惰性"形成的"利益共同体"阻碍了村庄精英的正常循环,从而使得村级选举缺乏必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当前应该从民主政治理念的引导、民主政治实践的规范化与公开化、农村公共领域的培育等几个方面,着力促进村级选举和农村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盛义龙
关键词:民主政治利益共同体
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探微——以民族平等为研究视角被引量:10
2012年
民族平等是中国民族政策设计的理论基石,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法律保护。未识别民族是民族识别工作的遗存:有的已经识别并归入其他少数民族但尚存争议;有的虽然进行了民族识别但民族身份的归属仍未确定;有的则没有进入识别程序。由于未识别民族没有获得国家(中央政府)的认定,相应权利自然不可能得到完整、有效保护,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律规范及政策文件将未识别民族排除在外,成为法律政策上的盲点:一方面,未识别民族作为单一民族而独立存在的少数民族法律主体身份的缺失;另一方面,未识别民族可能作为少数民族及"少少民族"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很显然,这与民族平等的宪法原则相悖,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戴小明盛义龙
关键词:法律地位民族平等
(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被引量:17
2010年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是当下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文章主要运用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有关理论,结合相关的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从英雄祖先记忆、家族祖先迁徙记忆与苦难记忆等方面对(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进行了诠释。(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对其族群认同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记忆体系不仅是强化族群自我认同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区分、标识族群之间和表达其族群认同的特殊"历史叙事"方式和媒介。
李技文
关键词:族群社会记忆族群认同
民族识别与法律认定——以(亻革)家人认定个案为研究样本被引量:8
2011年
民族识别是多民族国家进行民族事务治理的基础,也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益的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对家人的民族识别、认定争议和家人长期坚持要求民族认定的个案剖析,可反映出民族识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我们探寻未来少数民族法律认定及其权益保护的努力方向。
戴小明盛义龙刘木球
关键词:民族识别少数民族法律认定
共治性社区:农村社区的构建及其走向——“L村”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8
2011年
村民自治所遭遇的治理困境已愈发明显。随着农村社会治理转型与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在农村悄然兴起。"L村"农村社区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借助国家的介入与村庄内生的合作性共治方式,推进农村社区的合作治理,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同时,共治性社区的治理,也符合当前乡村治理的制度逻辑,从而为当前乡村治理的转型及其今后的走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文本。
盛义龙尹利民
关键词:乡村治理国家介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