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08)

作品数:1 被引量:24H指数:1
相关作者:高峰陈明轩王迎春肖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低层
  • 1篇切变
  • 1篇下山
  • 1篇螺旋度
  • 1篇雷达
  • 1篇雷达资料
  • 1篇垂直切变

机构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作者

  • 1篇肖现
  • 1篇王迎春
  • 1篇陈明轩
  • 1篇高峰

传媒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基于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对北京地区一次下山突发性增强风暴热动力机制的模拟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利用三维数值云模式和雷达资料四维变分(4DVar)同化技术,通过对4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进行快速更新同化和云尺度模拟,初步分析了2009年8月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短生命史、突发性增强风暴的低层动力和热力影响机制。此次风暴过程处于弱天气尺度背景和弱层结背景下,冷池和低层环境风场相互作用是造成山上对流风暴增强传播下山的关键机制,而风暴的短生命史和平原地区上空弱风垂直切变环境有关:在对流风暴产生的初期,由于平原地区局地热力、动力场分布的差异,在平原地区西部近地面形成冷池结构,而冷池的"障碍物"作用进而阻碍环境风场的传播。在此机制下,导致在冷池东南边缘附近形成辐合中心、较强的低层水平风垂直切变和全螺旋度大值中心,有助于风暴传播下山。在风暴临近山边阶段,平原地区原有冷池的"绕流"等机制仍然有助于形成有利于主体风暴传播下山增强的近地面辐合中心、强低层水平风垂直切变和全螺旋度大值中心等环境。此外,随着山上风暴降水产生若干冷池,由于风暴形成的阵风锋抬升作用以及新生冷池与老冷池的逐渐发展并相互靠近,使冷池之间暖空气不断抬升,在冷池之间低层形成较强的辐合中心、全螺旋度大值中心。并且,由于冷池边缘的热力场分布不均匀,同样在冷池边缘形成较大扰动气压和扰动温度,增大了垂直加速度,在冷池之间中高层形成上升气流区,这些机制使北部风暴重新增强和新生风暴产生的同时,最终也导致这些风暴互相靠近,合并组织成带状回波。风暴在平原传播阶段,带状回波产生的冷池进一步增强,并明显扩展。低层风场指示冷池出流(阵风锋)更加强烈且存在明显的"前冲"特征,显现出部分飑线系统特征。但是,由于此时平原地区处于弱风垂直切变环境,此时冷池强于低层风垂直切�
肖现王迎春陈明轩高峰
关键词:雷达螺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