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D14)

作品数:10 被引量:304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文厚陈全红赵虹郭艳琴崔军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延长组
  • 6篇盆地
  • 6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三叠
  • 3篇地层
  • 3篇层序
  • 3篇层序地层
  • 2篇油气
  • 2篇油田
  • 2篇三叠统
  • 2篇三叠系
  • 2篇三叠系延长组
  • 2篇上三叠统
  • 2篇勘探
  • 2篇格架
  • 2篇安塞油田
  • 2篇层序格架
  • 2篇沉积相
  • 1篇地层分析
  • 1篇地层特征

机构

  • 9篇西北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9篇李文厚
  • 5篇陈全红
  • 4篇赵虹
  • 3篇郭艳琴
  • 3篇崔军平
  • 3篇王起琮
  • 2篇屈红军
  • 2篇吴志宇
  • 2篇庞军刚
  • 2篇梁积伟
  • 1篇赵宏刚
  • 1篇袁珍
  • 1篇冯娟萍
  • 1篇胡孝林
  • 1篇高永祥
  • 1篇张道锋
  • 1篇曹红霞
  • 1篇贾德生
  • 1篇李健
  • 1篇姜培海

传媒

  • 5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145
2006年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浊积岩体系主要发育于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坡移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前者相带发育相对齐全,垂向上多期互相叠加,可划分为:斜坡—槽道—内扇相、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辫状水道前缘—中扇相、外扇相和盆地平原相,后者多呈透镜状夹于较深湖亚相的深灰色泥岩中,相带分异不明显,仅可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两类浊积扇主要分布在近源斜坡带及远源末梢斜坡带。滑塌浊积岩主要由阵发性的偶然因素诱发而成,规模相对较小,储集物性较差;而坡移浊积扇则与地形坡度的有利配置和较稳定的物源补给有关,其沉积厚度大,分布广,储集物性好,是深湖区岩性油藏勘探的主要目标。
陈全红李文厚郭艳琴梁积伟崔军平张道锋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滑塌浊积扇油气勘探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延长组一段湖相浊积岩特征及意义被引量:50
2006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延长组一段湖相浊积岩主要分布于子长县寺湾和横山县庙沟等地区,位于长一段上部。岩石类型包括:块状砂岩,近基的中细粒砂岩,远基的粉砂岩及细砂岩,不规则砂、泥岩互层和深湖相泥岩。据岩石组合类型将该浊积扇划分为上扇和中扇,其沉积序列为向上粒度变粗、砂层变厚的进积型浊积扇沉积序列。根据底部印模构造指向,物源区大致位于研究区的北东。本文总结了浊积扇的演化,探讨了该浊积扇的发现对于认识区域构造背景及油气勘探的意义。
王起琮李文厚赵虹王岚屈红军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安塞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藏储集因素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为了更好地勘探安塞油田长6油藏,研究影响石油富集成藏的因素。方法通过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粒度分析,对安塞油田长6油层组岩性特征、沉积相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该区长6油层组油砂体累计厚度较大,粒度细,沉积相变快,储层物性纵、横向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富集成藏的储集因素包括岩石学组分、沉积相、砂体展布、成岩作用及物性等;沉积相是最主要的因素,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结论安塞油田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带上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区。
郭艳琴李文厚陈全红庞军刚李宽亮吉朝辉
关键词:安塞油田沉积相鄂尔多斯盆地
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详细划分安塞地区延长组层序,论述层序演化特征,并分析层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识别、准层序组样式、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沉积体系域识别及其组合样式,划分层序并进行分析。结果把延长组化分为4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长10—长9,长8—长7,长6—长4+5和长3+2—长1期沉积;层序1至层序4分别经历了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区域规模的储层大都处在低位体系域中。结论层序控制着生储盖的组合、储层的展布及储层的储集性能。
陈全红李文厚赵宏刚崔军平梁积伟
关键词:延长组层序地层层序格架
靖边—安塞地区延长组长1段沉积相特征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段的沉积相特征及展布。方法根据野外考察资料,利用地层对比及测井相分析方法,划分了靖边—安塞地区长1段沉积相类型。结果靖边—安塞地区晚三叠世末期为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中心在子长地区;沉积相自下至上依次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深湖;沉积序列自下至上以粒度由粗到细的正旋回为主。结论长1期湖盆的演化受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东西向构造带控制,该湖盆中的湖相暗色泥岩有可能成为子长等地区另一套重要的烃源岩。
王起琮李文厚赵虹王岚屈红军
关键词:沉积相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对宜川地区延长组层序进行详细划分,论述层序演化特征,并分析层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识别、准层序样式及演化、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沉积体系域识别及其组合样式,对地层进行划分。结果该地层自下而上为S1,S2,S3和S4;S1至S4分别经历了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结论研究区的层序对于生储盖的组合、储层的展布以及储层的储集性能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有利储集层为长8和长6油层组。
曹红霞李文厚陈全红袁珍贾德生冯娟萍李健
关键词:延长组层序地层层序格架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太原组、山西组的煤层及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0.2%~7.95%,干酪根类型为Ⅱ和Ⅲ型, Ro平均为2.34%,烃源岩普遍进入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属Ⅱ-Ⅲ类储集层;区域性盖层主要为二叠系下部的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的滨浅湖相泥岩,连续性好,封闭性好;天然气主要通过微裂缝及扩散排烃的方式向庆阳一带一直持续运聚,赋存于二叠纪形成的地层-岩性圈闭中.油气成藏主要受储层及区域构造控制.惠安堡-沙井子断裂向东的天环向斜东翼区,局部背、向斜构造相对发育,保存条件相对变好,成为天然气主要富集区.主要的有利勘探目标分布在泾川-宁县缓坡区及环县-镇原向斜区的有利储集体的构造高点上.
陈全红李文厚姜培海胡孝林强芳青崔军平高永祥
关键词:油气成藏条件勘探目标上古生界
安塞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被引量:20
2005年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野外剖面和钻井资料,根据不同的层序界面,将安塞地区延长组划分为4个层序,自下而上为S1、S2、S3和S4。除了S4的高位体系域因剥蚀而缺失外,其它层序均由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各层序呈现不同的堆砌样式。研究区的层序对于生储盖的组合及储层的展布以及储层的储集性能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位于最大湖进面的长7张家滩页岩成为主要的生油层;处于水进体系域的长9、长4+ 5和长1湖相泥岩既具有一定的生油能力,同时又可作为盖层;位于低位体系域的长6、长2和长3油层组是良好的储集层。
吴志宇赵虹李文厚李强
关键词:层序地层体系域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储集层
安塞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在野外剖面观察、岩心描述及测井、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陕北安塞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的类型、特征及其时空演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塞地区延长组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湖泊沉积体系主要由浅湖亚相和深湖亚相组成;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由三角洲平原亚相及三角洲前缘亚相组成。研究区长8期主要发育子长-吴旗三角洲和延安-甘泉三角洲。长7期安塞三角洲扩大,长6期安塞三角洲进入发育的鼎盛时期,三角洲前缘连片,面积最大。长4+5期以浅湖亚相为主,三角洲前缘分布范围有限。长3、长2期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沉积体系的演变,在纵向上构成了三套储盖组合,长8、长6及长2成为区内主要勘探目的层。
吴志宇赵虹李文厚
关键词:延长组上三叠统鄂尔多斯盆地
安塞油田长2、长3浅油层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47
2007年
目的揭示安塞油田长2、长3油层组储层的微观特征,为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进行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砂岩储层物性明显受埋藏-成岩作用事件的影响,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胶结充填和溶解作用等。压实-压溶及胶结充填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其中碳酸盐胶结物和石英、长石加大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晚期成岩阶段有机质分解形成的酸性流体及表生成岩作用阶段的大气降水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从而使砂岩的物性得到改善。另外,在压实过程中碎屑颗粒周围形成的绿泥石衬边阻止了部分石英、长石次生加大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沉淀,使部分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结论安塞油田长2、长3油层组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溶孔,孔喉结构主要属中小孔中细喉型和小孔微喉型,属于中上等和中等储层。
郭艳琴王起琮庞军刚吉朝辉李宽亮
关键词: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孔隙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