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058)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周业江任磊刘春凤张五德李华更多>>
- 相关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他莫昔芬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研究他莫昔芬(TAM)对胃癌细胞雌激素受体α、β(ERα和ERβ)的表达情况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9(PI9)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前期筛选出的ERα表达阳性胃癌细胞株MNK45、SGC7901(PI9表达阳性)和ERβ表达阳性胃癌细胞株BGC823(PI9表达阴性),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TAM对ERα和ERβ表达的影响,CCK8法检测TAM干预后胃癌细胞株的增殖情况,逆转录PCR观察TAM干预后PI9表达的变化。结果 ERα表达于MNK45和SGC7901细胞核上,ERβ表达于BGC823细胞核上,经TAM干预后ERα和ERβ表达均无明显改变;TAM在0.1~100.0μmol/L时可明显抑制SGC7901、MNK45的细胞增殖,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GC823和MNK28的细胞增殖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TAM干预后SGC7901的PI9mRNA的相对灰度值为(0.402±0.020),MNK45的PI9mRNA的相对灰度值为(0.359±0.048),较阴性对照组灰度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M对ERα和PI9阳性表达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PI9阴性表达细胞,并呈较好的剂量依赖性;TAM对胃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改善PI9介导的免疫耐受有关。
- 陈海霞周业江王璐璐李华熊玉霞
- 关键词:胃肿瘤他莫昔芬
- 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在低位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在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和相关指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8例行Miles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分为吻合器造瘘组40例、传统法造瘘组18例,腹膜外造瘘组32例、腹膜内造瘘组26例,对比分析造瘘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与传统法造瘘组比较,吻合器造瘘组患者的造瘘口旁感染发生率低(P<0.05),对造瘘口满意度高(P<0.05);与腹膜内造瘘组比较,腹膜外造瘘组患者的造瘘肠管旁腹内疝发生率低(P<0.05),规律排便出现时间更短(P<0.05),规律排便后每天排便次数少(P<0.05),造瘘口旁疝、造瘘口脱出/回缩、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法造瘘和腹膜内造瘘,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可减少术后造瘘口并发症,更适用于直肠癌Miles术患者。
- 任磊姚晖刘春凤徐林霞周业江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管状吻合器
- 改良冲洗法在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改良冲洗法应用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38例Dixon手术中39例吻合口瘘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冲洗方法不同将吻合口瘘患者分为传统冲洗组(23例)和改良冲洗组(16例),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8.9%(39/438),39例吻合口瘘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均治愈。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改良组患者引流管开口周围皮肤清洁程度明显高于传统组,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引流管拔出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改良冲洗法相对于传统法更适用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患者或家属均可操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 任磊刘春凤周业江
- 关键词:直肠癌吻合口瘘
- PI-9和GrB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9(PI-9)是目前发现的惟一具有抑制颗粒酶B(GrB)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能阻断GrB所致的靶细胞凋亡,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自稳。GrB存在于活化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中,是细胞免疫应答中最主要的效应分子。近年发现在一些肿瘤细胞中有GrB和/或PI-9的表达,并认为它们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耐受等有关,笔者就PI-9和GrB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它们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和意义作一综述。
- 王俊伟周业江
- 关键词:肿瘤逃逸颗粒酶B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I-9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9(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9,PI-9)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重要成员,也是目前发现的颗粒蛋白酶B(granzyme B,GrB)唯一的内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近年研究发现,PI-9能抑制GrB所致的靶细胞DNA断裂而阻断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在生理状况下,PI-9能阻止细胞毒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攻击,维持机体免疫豁免部位的功能.近年研究发现PI-9还涉及-多种病理过程,诸如调节炎性介质反应,移植免疫应答及介导肿瘤免疫耐受等多种功能.
- 雷晓晔周业江
- 关键词:炎症器官移植肿瘤
- 改良骶前间隙引流途径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改良骶前间隙引流途径冲洗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吻合口瘘(AL)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2018 年8 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3 例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引流管拔出途径将吻合口瘘患者分为17 例传统途径组(传统组)和16 例改良途径组(改良组)。传统途径组引流管由骶前间隙路径腹腔拔出,改良途径组引流管经坐骨结节与尾骨连线中点外侧、距肛缘约2.0 cm 处拖出。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腹膜炎和腹腔积液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 <0.0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引流管拔出时间亦均短于传统组(P <0.05)。结论经改良骶前间隙引流途径冲洗超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应用安全,减少AL 伴发的并发症,缩短住院和冲洗引流时间,此改良途径更适合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 任磊刘春凤徐林霞周业江
- 关键词:直肠肿瘤吻合口瘘骶前间隙
- GrB/Bid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颗粒酶B(GrB)和Bid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演进的关系,了解二者在肿瘤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rB和Bid在胃癌和切缘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GrB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7.62%,切缘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0.48%,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id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6.19%)明显低于胃切缘上皮组织(76.19%),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GrB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有关(P<0.05),Bid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GrB和Bid在42例胃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s=-0.311,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GrB和Bid表达可能共同参与胃癌演进,胃癌组织中Bid的表达下调或缺失可能引起胃癌细胞逃逸内源或外源性GrB介导的细胞凋亡,获得免疫耐受潜能,逃逸机体免疫应答.
- 任磊刘春凤周业江
- 关键词:BID胃肿瘤细胞凋亡
- 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在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在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9例行AP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口乙状结肠经腹壁拖出方式以及与皮肤吻合方式分为吻合器-腹膜外造口组(36例)、吻合器-腹膜内造口组(22例)、传统法-腹膜外造口组(9例)和传统法-腹膜内造口组(12例),对比分析各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造口满意情况。结果吻合器-腹膜外造口组造口出现规律排便时间和排便次数少于吻合器-腹膜内造口组和传统法-腹膜内造口组(P<0.05);吻合器-腹膜外造口组造口旁感染发生率低于传统法-腹膜外造口组(P<0.05);吻合器-腹膜外造口组造口肠管旁腹内疝发生率低于吻合器-腹膜内造口组(P<0.05);4组造口旁疝、造口脱出/回缩发生率和患者对造口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应用安全,可减少术后造口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适用于行AP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
- 任磊刘春凤徐林霞周业江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肠造口术手术后并发症
- 上皮间质转化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 transition,EMT)是以上皮细胞极性丧失及间质细胞特性获得为主要特征,存在于人体多个的生理病理过程中。EMT是上皮细胞来源肿瘤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在其间扮演重要角色。
- 张五德周业江
-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肿瘤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细胞特性细胞极性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