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43)
- 作品数:66 被引量:802H指数:16
- 相关作者:邬志辉姜超李静美凡勇昆周兆海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建设:共识与问题被引量:3
- 2014年
-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针对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提出的,推进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从破除城乡二元的教育体制机制障碍入手,这在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制度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和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方面学术界还存在较大分歧。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具有三个特征:城乡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城乡教育之间的分割与封闭;优质教育要素资源的单一"向城性"流动。根据这三个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可以从消除差距方面的制度,消除壁垒方面的制度,保障性制度三个方面展开。
- 杨卫安邬志辉
-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
- “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前提与风险被引量:23
- 2015年
- "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政策焦点。这一政策暗含了以下逻辑前提:教师应该成为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突破口";依靠行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交流;教师交流能对薄弱学校"填谷"。结合教育现实对这些前提进行分析,发现这项政策存在以下风险:对教师作用估计过高、对行政协调困难估计不足、对其他交流机制欠缺考虑、破坏教师原有的工作生态。为了规避这些政策风险,提出以下改进办法:建立县域内教师需求电子平台和教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摸清县域教师总体状况,统一安排总量结构;以市场机制为主,尊重教师自主选择;建立优秀教师的增量培育机制和交流期限累加激励制度;实施梯度教师交流模式,逐步扩大交流范围。
- 姜超邬志辉
- 关键词:教师管理教师交流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基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的省思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人类发展报告》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年度报告,在诸多维度上的理念均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在概念理解上要关注教育中'人'的重要位置,要正确处理经济...
- 凡勇昆
-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类发展报告》制度环境指标体系
- 文献传递
- 城镇化背景下的村校发展问题与回应——基于从教36年村小教师的口述
- 对村校微观问题样态的描述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通过对一位从教36年村小高级教师的访谈发现:农村教育政策过程存在'微观障碍';村校布局调整的直接受益主体是学校和政府而非家庭;村校留人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而非'...
- 姜超
- 关键词:教师管理农村教育政策
- 文献传递
- 人的城镇化:内涵、要素与教育能为
-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强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人的城镇化具有丰富内涵,战略目的上强调城乡居民全面发展,价值取向上强调城乡共同精神,核心任务集中在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抓手在于利益格局调整,转化机制上强调整合而非分治。人的城镇...
- 姜超邬志辉
- 文献传递
- 学校文化建设:内涵探析与新路径选择被引量:7
- 2016年
- 在教育实践中,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但大都建设的是学校文化之形,而非学校文化之神。总体上,目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明显的政策和工具导向。要真正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应充分认识到师生共享和教育价值是学校文化的根本所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是,学校不同主体要合作而非分裂,要对话而非疏离,学校文化建设是共同构筑而非领导建构。
- 周兆海
-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师生共享教育价值
-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与挑战性被引量:1
- 2014年
-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制度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之一,其实质在于分校择优录取。不同于以往的统一择优录取,它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公平。它的产生具有一定合理性,能完整表达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体现普通高中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性;能深刻反映教育公平的内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优质初中与薄弱初中学生"同分不同命"、指标生是否会影响优质高中升学率等问题。
- 李静美邬志辉
-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策略:国际经验与启示被引量:8
- 2016年
-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学生大量外流、学校大量撤并等诸多挑战,如何保障乡村儿童就近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是乡村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从国际社会来看,支持与发展乡村教育的主要策略有: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乡村学校协同发展;开展非正规教育,提供灵活化的乡村教育;健全激励机制,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重视学生资助,让乡村学生获得充足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系列启示:大力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全方位支持乡村学校教师发展,有针对性地为乡村学生提供帮助。
- 李跃雪邬志辉
-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教育
-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学校改进的思维方式被引量:9
- 2017年
- 农村学校改进是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基数较大、分布广泛、差异显著,其改进过程具有校本性、个案性、针对性与实践性特征,难于进行模式化推进。核心素养的提出确立了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也为农村学校改进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方式,即从"单向施训"到"精准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从"学科独立"到"内容整合"的学校课程改革,从"泛化教育"到"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转型,从"独立自主"到"多元互动"的校本课程开发。
- 凌云志邬志辉
- 关键词:思维方式
- 人口净流入地区的教育挑战与机制设计——基于江苏省A市的调研报告
- 2017年
- 采用座谈、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对我国人口净流入地区江苏省A市进行调研发现:"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打工子弟学校质量等方面受到严峻挑战。对此,在机制设计层面提出以下建议:在管理责任分担机制上,探索向"市、镇"两端延伸;在编制补充机制上,努力协调其它事业单位转制产生的空编;在成本补偿机制上,尝试在公用经费中单列"随迁子女教育"专项;在质量保障机制上,需要强化政府对打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责任。
- 姜超
- 关键词:城镇化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