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2KJB470005)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少俊曹飞飞高翔马哲树陈苏蓉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2篇活性炭
  • 2篇SCR
  • 2篇柴油机
  • 2篇船用
  • 1篇动力学
  • 1篇信号
  • 1篇型砂
  • 1篇氧化物
  • 1篇增压
  • 1篇增压柴油机
  • 1篇数值模拟与分...
  • 1篇通信
  • 1篇通信信号
  • 1篇喷雾特性
  • 1篇强震
  • 1篇强震动
  • 1篇热重
  • 1篇热重法

机构

  • 8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船舶科学...
  • 1篇江苏渔船检验...
  • 1篇江苏安泰动力...

作者

  • 6篇刘少俊
  • 2篇高翔
  • 2篇曹飞飞
  • 2篇马哲树
  • 1篇黄泉水
  • 1篇刘勇
  • 1篇刘炳霞
  • 1篇徐华平
  • 1篇周根明
  • 1篇宋印东
  • 1篇王昭辉
  • 1篇李浩
  • 1篇刘吉财
  • 1篇陈苏蓉
  • 1篇孙鹏举
  • 1篇陆锦华
  • 1篇姚宏伟

传媒

  • 2篇船舶工程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铸造技术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金属氧化物对SO_2在活性炭表面吸附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热重方法研究了150℃下金属氧化物对SO2在活性炭表面吸附的影响;对以椰壳为原料的活性炭进行了金属氧化物负载,并采用氮吸附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法对负载后活性炭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存在一定的迟滞,这是由SO2从气相向孔隙扩散引起的;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后,用于SO2吸附的活性位分布与平衡吸附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负载Ce和Zr的活性炭活性位分布较均匀,有助于SO2吸附量的增加;而负载Fe、Co和Ni的活性炭活性位大部分位于外表面,导致内部孔隙利用率较低,因而抑制了SO2的吸附.
刘少俊曹飞飞高翔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活性炭热重法
型砂自然对流冷却数值模拟
2014年
针对铸造型砂数量大,冷却耗时长和经济性差的难题,利用k-ε双方程模型对其自然对流冷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已有储砂箱的分析,验证型砂自然对流冷却模拟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型砂温度场和冷却空气速度场,获得型砂自然对流冷却特性。从高径比和体积两个影响圆柱体型砂冷却的重要因素入手,通过模拟得到其与冷却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H=2,体积V=20 m2的圆柱体结构型砂自然对流冷却效率最高。
周根明孙鹏举宋印东刘少俊
关键词:型砂数值模拟
SCR催化剂内流动与反应过程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V2 O5/TiO2催化剂建立了三维单孔道模型,基于Eley-Rideal动力学机制,模拟了单孔道内的流动及NOx 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情况.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随着Re的增大脱硝效率逐渐降低;模拟温度在523~723 K时,反应物NO的转化率随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根据NO的转化率及NH3的逃逸率综合考虑NH3/NO摩尔比应该控制在0.9~1.2之间;在温度为598 K, Re 为600, NH3/NO 摩尔比为1时, NO 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7.18%;反应物的浓度沿孔道方向先快速下降后平缓下降,在单孔道长度为1000 mm的模型中,在离入口处600 mm时NO脱除率可达到总脱除率的91.2%.模拟结果可为SCR催化剂的运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马哲树范如花刘少俊刘炳霞
关键词:SCR催化剂数值模拟
高原环境下喷孔夹角对某增压柴油机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ECFM-3Z燃烧模型建立适应高原环境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模型,在平原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对喷油器喷孔夹角为147°、150°、153°、156°四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喷孔夹角对海拔4550m下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孔夹角增大后,缸内压力和温度上升,功率得到一定恢复,柴油机的排放随之上升。综合考虑柴油机的动力性和排放,海拔4550m下将喷孔夹角从150°(平原原机值)增加到153°比较合理。
徐华平陆锦华姚宏伟韩小林
关键词:增压柴油机
船用SCR系统的设计与数值优化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某型船用柴油机满足IMO TierIII标准的要求,设计了两型16种SCR反应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结构参数对反应器内气体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45°区间较小的过渡角及较长的过渡段有利于气流的均匀分布;长径比在0.3~3之间变化时,随长径比增加,入口截面的均匀性指数先减小后增加,而中间截面则持续增加后趋于平缓。选取过渡角30°,长径比2.43的圆型SCR反应器研究了喷射参数对于尿素溶液喷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孔与轴线的角度在30°~60°时液滴平均行程随角度的减小而增加,有利于溶液的蒸发,同时喷射点应尽量远离壁面。
刘少俊黄泉水蒋爱民刘勇王昭辉李浩
关键词:SCR反应器数值模拟
船用柴油机Urea-SCR系统喷雾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某型柴油机满足IMO Tier Ⅲ标准的要求,设计了两种(内混式和外混式)双流体喷嘴,并自行搭建了喷嘴雾化性能的试验台.对内混式和外混式两种喷嘴在不同的气体压力、液体流量、喷孔数量下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大,雾化均匀性变差,当气体压力在0.3~0.4 MPa时,雾化均匀性最好;随着被雾化液体流量的增加,雾化的分布更加均匀;当喷孔数目为4个时,喷雾分布均匀性最好.综合两种双流体喷嘴的雾化特性,外混式双流体喷嘴的雾化锥角更大,雾炬更饱满.
马哲树刘吉财刘少俊陈苏蓉侯小宇
关键词:船用柴油机SCR雾化
强震动环境下网络通信信号优化提取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对于强震动环境下网络通信信号的优化提取,可使微弱信号在强震动的环境下更稳定的进行接收和传送。对通信信号的优化提取需要获取待提取信号的协议特征。传统方法将广义峭度的优化准则引入到强震动环境下对通信信号提取过程中,优化准则获得的协议特征模糊,导致优化效果不理想。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理论的强震动环境下对通信信号提取方法。上述方法先融合于小波原理将原始信号和噪声频带分开,组建降噪后信号匹配模板,将待提取信号进行小波分解,获取待提取信号的协议特征,在此基础上融合于SVM理论将原始信号特征空间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在空间中建立信号特征的最优分类面,使信号样本正确的分离,且分离的间隔最大,以此为依据在强震动环境下对通信信号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信号提取精确度高,能有效地降低强震动噪声对通信造成的影响。
须磊
关键词:通信信号
化学性质对活性炭脱硫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运用工业与元素分析、能谱分析(EDS)及CO/CO2程序升温脱附(CO/CO2-TPD)等多种表征手段,结合SO2的吸附脱附测试,研究化学性质对活性炭脱硫的影响。从CO,CO2的析出曲线可以发现,对于生物质原料(椰壳)制成的活性炭,表面形成的含氧官能团以羧酸、酚、羰基、醌为主;对于煤质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以内酯、酚、羰基、醌为主。这些官能团对SO2吸附的影响各不相同,炭表面分解产物为CO2的官能团(羧酸、内酯)对SO2吸附量的增加有抑制作用,而分解产物为CO的官能团(酚、羰基、醌)的作用并不明显。脱附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的SO2很难完全脱附,SO2的残留量与样品的灰分含量有关,灰分中的成分会与SO2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部分SO2在脱附时无法析出而残留在活性炭中。
刘少俊高翔曹飞飞
关键词:化学性质脱硫活性炭含氧官能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