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JL042)

作品数:8 被引量:1,333H指数:8
相关作者:陈斌开杨汝岱朱诗娥张鹏飞许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居民消费
  • 2篇中国城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企业
  • 2篇资本
  • 1篇调查数据
  • 1篇预防性储蓄
  • 1篇中国城乡
  • 1篇中国城镇居民
  • 1篇中国居民消费
  • 1篇中国企业社会...
  • 1篇人力资本
  • 1篇人力资本投资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网络视角
  • 1篇社会责任
  • 1篇社会资本
  • 1篇生命周期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湘潭大学
  • 5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世界银行集团

作者

  • 5篇陈斌开
  • 5篇杨汝岱
  • 2篇朱诗娥
  • 1篇杨依山
  • 1篇张鹏飞
  • 1篇潘希宏
  • 1篇徐尚昆
  • 1篇许伟
  • 1篇尹志锋
  • 1篇付明卫

传媒

  • 3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评论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技术外溢与企业创新——来自企业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被引量:9
2012年
熊彼特奠定了企业创新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虽然学者之后对此框架进行了扩展,但这些扩展忽略了技术外溢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技术外溢分为水平型技术外溢和垂直型技术外溢。实证分析发现,垂直型技术外溢促进企业创新,但水平型技术外溢不影响企业创新。
付明卫潘希宏尹志锋
收入分配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和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63
2012年
本文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基于生命周期框架的理论研究表明,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收入差距越大,居民消费需求越低。文章使用1978—2008年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提高10000元,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25.6%,边际消费倾向下降7%;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单位,居民消费率下降6.5个百分点。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居民消费率在2000—2008年间下降了3.42个百分点,解释了这一期间居民消费率下降的30.8%。
陈斌开
关键词:收入分配居民消费生命周期理论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对企业社会资本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2
2009年
本文突破传统的财务指标向度,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因及作用机制。基于世界银行对全国12个城市1268家工业企业的问卷调研,首先通过归纳性分析得出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5个维度及相应测量工具,随后在计量模型下检验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
徐尚昆杨汝岱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资本实证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原因:1990-2005被引量:108
2009年
基于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结合Heckman两步法,定量考察了1990—2005年间性别、教育、地区和经验等因素对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及其演变的贡献。研究发现:(1)选择性偏误对于研究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忽视;(2)地区差异对劳动收入差距的贡献趋于上升;(3)教育的贡献总体上趋于增大;(4)经验的贡献持续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所有制结构变迁、工资制度改革等制度性因素,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快速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是1990—2005年间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
陈斌开杨依山许伟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被引量:37
2012年
经验观察发现,三十年来,我国省际城乡居民消费一直存在"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大"的现象。本文构建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不同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贫困"之后,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而一些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下降,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本文还从社会发展、经济现状、政府行为、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对影响省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表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有助于迈向理想的共同富裕。
朱诗娥杨汝岱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面板数据
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被引量:205
2009年
很多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储蓄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动机,但对其背后的原因和微观基础却研究甚少。本文以经验事实观察为基础,利用CHIP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截面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它使得有大学生的家庭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12%,两年混合截面数据分析也有类似的结论。接下来在生命周期模型框架下,引入教育支出,结合中国的发展实践校准相关参数,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高等教育改革对家户消费行为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其对降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内在微观作用机制。
杨汝岱陈斌开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居民消费
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被引量:393
2010年
本文研究政府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002年CHIP数据,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差异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贡献程度达到34.69%。文章接下来构建一个包括厂商、消费者、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理论模型,进一步考察城乡教育水平差异的决定因素。模型揭示,城市偏向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是城乡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决定因素。参数校准后,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中国1981~2001年间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的演变。敏感性检验表明本文结果对参数选择是稳健的。
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被引量:391
2011年
本文以"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81村1951户专项入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我国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越发达的农户,民间借贷行为越活跃,社会网络是农户平衡现金流、弱化流动性约束的重要手段;(2)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农户民间借贷行为是传统乡土社会的典型特点,其规模和作用随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而趋于弱化,在现有农村残缺产权条件下,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民间借贷对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有积极意义,但其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做了一些初步的有意义的探索。
杨汝岱陈斌开朱诗娥
关键词:社会网络农村金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