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02300410127)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友勇苏晴茹振钢付庆云秦志英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BNS雄性不育系及其转换系花药差异蛋白鉴定与分析被引量:19
- 2011年
- BNS是一个新发现的温敏核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它有良好的不育性和转换性,被认为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有重要价值。为探讨BNS的不育机制,以不育系及其转换系的单核早期、单核晚期到二核期花药为材料,用2-DE和MALDI-TOF-MS方法分离鉴定2个系的差异蛋白。结果发现,在转换系中,ATP合酶α和β亚基、胞质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醛脱氢酶亚基、Rubisco亚基等呼吸、光合能量代谢蛋白表达丰富,但在不育系中这些蛋白缺失或下调。在不育系中还分离出山梨醇脱氢酶、组蛋白H2B.2、Harpin诱导子1、延伸因子TU等非小麦正常代谢蛋白。根据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推测ATP合酶α、β亚基蛋白最可能是BNS不育的源头蛋白,它的表达可能受其上游的温度感应子调控。BNS的温度感应子隐性突变后转录启动温度阈值上调,在较低温下,α、β亚基基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小,导致ATP合酶数量减少,继而影响ATP合成。ATP数量减少,使小孢子ATP供应短缺,进一步影响到小孢子的发育,使代谢异常,花粉败育。
- 李友勇茹振钢苏晴付庆云
- 关键词:双向凝胶电泳ATP合酶
- 小麦BNS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形态结构的细胞学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植物花药染色体涂片方法和碘染色方法对BNS不育系、对应的转换系及与恢复系杂交F1的5个花粉发育时期(四分体期、单核早中期、单核晚期、二核期和花粉成熟期)的小孢子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BNS不育系四分体正常,花粉能进行第一次核分裂,在二核期及以后出现核消融和空孢,成熟期的不育花粉主要为染败和园败型,转换系可育花粉达50%以上,但典型不育系花药内也有1%左右的可育花粉.这些结果说明BNS属孢子体不育的花粉败育型,不育基因并非绝对控制不育发生.观察结果为BNS败育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败育现象和特征.
- 苏晴秦志英程威李友勇
- 关键词:小麦花粉败育
- 基于特定时期温度因子的小麦成熟期预测被引量:4
- 2012年
- 对河南北部地区近10a(2000-2009年)小麦全生育期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积温和特定温度累积天数等温度因子与成熟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月-翌年4月日平均气温≥15℃的累积天数(AD15)和日最高气温≥20℃的累积天数(HD20)与3种熟性小麦的生育期长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用基于日平均气温≥15℃累积天数的回归方程回代模拟历年成熟期,模拟结果与实际日期吻合,表明特定时期特定温度是影响该生态类型区小麦生长发育进程的一个重要气象因子,用日平均气温≥15℃的累积天数的观测值可有效预测小麦成熟期和收获期,在小麦安全收获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李友勇杜黎君杨靖孙海燕
- 关键词:小麦
- 2010年小麦成熟期推迟的气候因子探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从分析气候(温度)因子着手,探讨2010年小麦晚熟的成因。选择4个年份,其中2001-2002年和2008-2009年是暖冬年份,2002-2003年和2009-2010年是冷冬年份。研究结果表明,年份之间小麦成熟期差异显著,但这一差异与生长期间的月平均气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负积温、有效积温天数等相关性不显著,而与11月至翌年4月间的20℃以上温度累积天数(D20)相关达0.1显著水平。据此建立了回归方程y=656.539-2.673x。该方程可用来预测小麦生长期中所需20℃以上温度的天数和成熟期等信息。如,小麦10月上旬播种,6月初成熟,11月至翌年4月份至少需要15~20个20℃以上温度日,否则,生育期推迟。该现象也暗示,生育期内气温波动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 杜黎君苏晴孙海燕李友勇
- 关键词:小麦成熟期积温
- 四川和黄淮生态区小麦品种(系)主要产量性状比较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来自四川和河南两地区的主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品种和2012年两地部分区试小麦品系共27个材料,在河南辉县地区种植,随机区组法2次重复,生长期间和收获后调查产量结构性状,研究南方和北方生态区小麦品种产量构成的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品种在北方种植,其产量明显低于北方品种;2四川品种的穗粒数高于北方品种,但穗数和粒重低于北方品种;3北方的多穗型品种在北方生态区种植易获得高产,大穗型品种在产量结构合理的条件下也能获得较高产量;4单位面积穗数是北方冬麦区构成小麦产量的第一因素;5大穗型品种播量对单位面积穗数调节效果不明显。上述结果说明,不同类型生态区小麦最佳产量结构差异较大,北方品种高产主导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南方品种优势倾向于穗粒数。
- 付庆云杨金华杨靖
- 关键词:AESTIVUM多穗型大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