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77)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石耀霖杜小平张怀严珍珍董培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震
  • 3篇地震对
  • 3篇应力
  • 3篇有限元
  • 3篇MW9
  • 2篇地球自由振荡
  • 2篇自由振荡
  • 2篇大地震
  • 1篇地应力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波传播
  • 1篇地震激发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前后
  • 1篇断层
  • 1篇断层面
  • 1篇应力计算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元方法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4篇石耀霖
  • 3篇董培育
  • 2篇严珍珍
  • 2篇张怀
  • 2篇杜小平
  • 2篇刘旭耀
  • 2篇黄禄渊
  • 2篇尹凤玲
  • 2篇张贝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9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
<正>观测资料表明,在大震前后,震区周围的重力场会发生明显变化。一般认为,重力场的这种变化是由断层活动造成的质量迁移产生的。更准确的对重力场变化做正演,对定量的认识和理解大震前后的重力变化,对利用重力观测资料进行地震机制...
宋珊金一民石耀霖
文献传递
2010智利Mw 8.8地震对南美大陆同震影响及断层面上库仑应力计算
<正>智利西部沿海处于纳斯卡板块和南美板块之间,相对于稳定的南美版块,纳斯卡板块每年向东移动约8厘米左右,该地区大地震频发。2010年智利中南部马乌莱大区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发生了Mw 8.8地震,本文...
黄禄渊张贝瞿武林张怀石耀霖
文献传递
2004年苏门答腊Mw9.3级地震对中国西南部地区应力的影响
<正>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苏门答腊地震,震级为Mw9.3,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在印度洋激发了巨大的海啸,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该地震的同震位移场不限于地震周边地区,在全球范围内都能明...
瞿武林张贝尹凤玲黄禄渊董培育刘旭耀石耀霖
文献传递
1950年察隅Ms8.6级大地震在青藏高原地区造成的同震位移应力场分析
<正>1950年8月15日发生于西藏察隅地区的Ms8.6级大地震,是20世纪发生于我国最大的地震。它引起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并且使整个青藏地区产生了重大的地质地貌变化。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够。青藏高原地区存...
尹凤玲张贝张怀石耀霖
文献传递
有限元模拟弹性位错的等效体力方法
<正>有限元法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重要的数值方法。但是传统的有限元法使用连续的形函数,因此不能处理这种有间断解的问题。为了克服这类困难,人们提出了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如DG方法、罚函数方法、双节点方法等。这类方法的特点...
张贝张怀石耀霖
文献传递
日本M_w9.0大地震激发全球地震波传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9.0级特大地震,并诱发海啸.本文利用Centroid Moment Tensor(CMT)震源机制解作为震源项,以地震波传播理论为基础,基于横向各向同性PREM地球模型,考虑地表地形及海洋等地球特性,利用谱元法结合高性能并行计算,对日本大地震激发的地震波传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显示了全球地震波的传播形态.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模型的走时曲线和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拟合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分别就考虑海洋和不考虑海洋两种数值模型下的地震波传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海洋的存在对地震波强地面运动存在明显的影响.海洋会使P波运动位移峰值和速度峰值相对较小;海洋对S波的影响较复杂,不考虑海洋效应时使得位移和波速随时间推移迅速减小.因此,对沿海地区的地震灾害评估应该考虑海洋效应.此外,考虑地球重力因素情况下,对数值计算得到的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及2011年日本福岛大地震激发的球型场和环型场特征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功率谱密度结果的观察并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三个大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很明显的不同,同时认识到数值模拟结果可以较准确重现长周期理论频率值,主要表现在0T2~0T13的环型振型及0S7~0S31的球型振型.结果显示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成功的用于地球自由振荡研究,未来可以作为一个主要工具深入探讨地球的横向不均匀性等特性对地球自由振荡特性的影响.
严珍珍张怀范湘涛杜小平
关键词:地震波传播地球自由振荡
2004年苏门答腊Mw9.3级地震对中国西南部地区应力的影响
<正>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苏门答腊地震,震级为Mw9.3,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在印度洋激发了巨大的海啸,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该地震的同震位移场不限于地震周边地区,在全球范围内都能明...
瞿武林张贝尹凤玲黄禄渊董培育刘旭耀石耀霖
地应力应变测量中的误差讨论
<正>地应力应变测量在地震地质以及工程稳定性分析等众多科学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在进行地应力应变测量时通常基于'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线弹性'这一理想岩性假设,但是实际的岩体本身是一种很复杂的介质,而且还有受到其他...
董培育石耀霖
文献传递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地应力分析
<正>地应力是在长时间地质历史时期中逐渐形成的,主要是重力场和构造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地应力测量分为绝对和相对地应力测量。其中,相对地应力测量是测量某点先后某时刻的地应力的变化量的测量方法。分量式钻孔应变仪...
任天翔杨少华董培育程惠红朱伯靖石耀霖
文献传递
汶川与昆仑山强烈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频谱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强烈地震激发的地震波信息非常丰富,高频信息能量部分会在小范围短时间内迅速衰减,而低频信息特别是较低频信息能量部分则衰减较慢,会绕地球很多圈后才会消耗殆尽,从而激发地球的自由振荡.虽然地球自由振荡的固有频率不变,但不同震源机制的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频率成分会随着震级、震源机制、方位等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别.本文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w7.8)地震这两个能量震级相当但震源机制不同的地震,基于地震波传播理论,考虑横向各向同性PREM地球模型并融合Crust2.0地壳模型、S20RTS地幔模型及PREM径向衰减模型,利用谱元法结合高性能并行计算,对这两次强烈地震激发的全球地震波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它们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频谱特征差异.计算结果显示了汶川地震的逆冲-走滑特性及昆仑山地震的水平左旋走滑特征.利用理论计算得到的地震波动记录进行功率谱密度估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次强烈地震释放的低频信息能量大小相当,但总体上看昆仑山地震释放的能量略小于汶川地震的.对比分析表明,不同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模式在同一台站处的发育程度不同;同一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在不同台站处记录到的振型频率成分也有很大差异.对于不同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有一些频率成分共同出现,表现为地球自由振荡功率谱能量均较大;也有一些振型由于相长干涉,仅在某些地震中被激发而得以良好发育,表现为功率谱能量明显较大;而一些振型由于相消干涉,在一些地震激发方式下被压制,表现为功率谱能量明显很小,甚至接近于0.计算结果清楚地显示了不同地震激发方式下地球振荡模式丰富而复杂的特性,需要对不同地震激发的地球振荡信息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才能对地球内部结构尤�
严珍珍张怀范湘涛杜小平石耀霖
关键词:汶川地震数值模拟地球自由振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