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81)

作品数:59 被引量:163H指数:7
相关作者:杨震沈文辉周云亨蔡亮程晓勇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军事兵器科学与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9篇政治法律
  • 10篇军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5篇海权
  • 12篇冷战
  • 12篇海军
  • 10篇政府
  • 9篇后冷战
  • 8篇中国海权
  • 8篇冷战时代
  • 8篇核问题
  • 8篇后冷战时代
  • 7篇特朗普
  • 7篇航空母舰
  • 7篇朝核问题
  • 5篇核武
  • 4篇地缘
  • 4篇同盟
  • 4篇美韩同盟
  • 4篇国海军
  • 4篇核扩散
  • 4篇核武器
  • 3篇地缘政治

机构

  • 14篇湖南工程学院
  • 11篇湘潭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7篇上海国际问题...
  • 5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工程物理...
  • 5篇上海外国语大...
  • 4篇政治学院
  • 3篇暨南大学
  • 3篇南京政治学院
  • 2篇国际关系学院
  • 2篇武汉市委党校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武汉行政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军事科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杨震
  • 14篇沈文辉
  • 7篇蔡亮
  • 7篇程晓勇
  • 6篇周云亨
  • 6篇杜彬伟
  • 4篇史建斌
  • 4篇赵娟
  • 3篇方晓志
  • 3篇沈文辉
  • 2篇夏立平
  • 1篇崔荣伟
  • 1篇朱剑钰
  • 1篇李琳
  • 1篇王萍
  • 1篇赵冰
  • 1篇蒋翊民
  • 1篇朱一飞
  • 1篇董健
  • 1篇孙崇文

传媒

  • 7篇太平洋学报
  • 5篇东北亚论坛
  • 4篇南亚研究季刊
  • 3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国际论坛
  • 2篇现代国际关系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延边大学学报...
  • 2篇美国研究
  • 2篇南亚研究
  • 2篇国际关系研究
  • 2篇韩国研究论丛
  • 1篇国际观察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国际展望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东方论坛(青...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国际核危机的第三方管理
2012年
国际核危机第三方管理是拥有资源和牵扯利益的第三方与核危机当事各方的复杂互动,其意义在于当国际核危机无法由当事国自己解决时,由外部力量介入提供和平解决问题的机会,其目的是要改变核危机各方互动的四个关键因素:概念、方式、目标和行为。即转变核危机当事方之间"零和"博弈的观念为"共赢"的认知;促使核危机当事方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处理问题;帮助核危机当事方理性设定务实的目标;鼓励各方提出建设性的行为方式,协助当事国控制核危机,并最终和平解决核危机。
程晓勇
关键词:国际核危机第三方管理
美俄《中导条约》履约争议及其未来走向被引量:4
2015年
2014年7月,美国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年度军控条约履约报告中公开指责俄罗斯违反美国与苏联于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并引发两国新一轮外交对抗,将美俄长期存在的围绕《中导条约》争议推向新的高度。美俄围绕《中导条约》之所以争议频频,既有历史根源,也有安全考虑,更有现实政治因素。《中导条约》的未来将取决于美俄双边政治动态演变及其对两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从短期看,美俄仍将重点解决《中导条约》的履约问题;从长期看,美俄很有可能再度推动条约多边化。
蒋翊民
关键词:美俄关系国际军控中程导弹
中国特色的大国海军外交——基于当代海权思想的视角被引量:2
2016年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变化。由于安全、经济以及其它因素的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海复合型国家的中国开始坚定而缓慢地释放其海权潜力,并将发展成海洋强国作为其战略目标。在走向海洋强国的过程中,中国对海权的四大功能即军事功能、经济功能、外交功能和经济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因此,中国开始重视海军的外交运用,并将其视为大国外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实施海军外交,中国海军必须在海军战略、兵力结构以及装备等方面进行变革,更好地为国家利益与外交服务。
杨震蔡亮
关键词:后冷战时代海权中国海军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5
2021年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以促进人类健康发展和全球卫生公平为目标。在一系列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出现后,卫生领域的治理成为人类跨国治理的重点。当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面临诸多困境,包括大国参与治理的意愿降低、国际社会普遍的“搭便车”现象、国际行为体互不信任、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治理机制不健全和功能失调等。为解决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困境,国际社会应该转变观念,避免将全球卫生问题政治化,捍卫联合国的中心地位,支持多边卫生治理,制定相应制度以减少“搭便车”行为,加强各国在卫生领域的信息共享以及深化世界卫生组织内部机构改革。总之,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各国应当抛弃狭隘的民族自保观,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共同推动人类卫生事业的发展。
沈文辉
论后冷战时代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制约被引量:7
2014年
冷战结束后,中国已日益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发展海权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理所当然的选择。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对中国发展海权持有疑虑与否定的态度,并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方向,即台湾代表的东向,南海代表的南向和印度洋代表的西向采取了遏制手段与措施。美国因此成为中国海权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冷战结束后太平洋已成为世界海权体系的轴心地带,中美分别是太平洋两岸地缘重心国家,中美之间在海权领域的关系已日益占据主要地位,取代了冷战时代美国和苏联在海权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在海权领域的制约与反制约斗争还将得以延续。
杨震周云亨王萍
关键词:后冷战时代海权遏制
海权视阈下的当代印度海军战略与海外军事基地被引量:7
2016年
冷战结束后,印度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地缘政治环境以及国家利益对其海洋战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以海权思想为基础出台了一系列海军战略,印度海军也因此向远洋化的方向发展。海外军事基地对于舰队远洋作战与机动是不可或缺的。出于对发展远洋海军的需求,印度近年来陆续在海外设立了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的设立对于地区安全形势和战略格局将会产生比较重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予同样在发展远洋海军的中国一些有益的启示。
杨震董健
关键词:海权航空母舰
论国际核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巩固被引量:6
2012年
随着核设施与核材料数量的增加,核恐怖主义威胁正在加大。核能的利用和发展也伴随着放射性释放和污染的风险,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更是加剧了人们对核能安全性的担忧。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际社会开始逐步建立国际核安全机制的进程,迄今已初步建立起国际核安全体系,但核安全国际法律框架还存在缺陷与不足。建立一个普遍、有效、完善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应该是巩固国际核安全体系的目标,而这种国际核安全体系必须是多层次、多功能和全方位的。当前国际社会应该在全球、区域和次区域、国家等三个层次为巩固国际核安全体系做出重大努力。
夏立平
关键词:核安全核不扩散
海洋安全视域下的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海军建设被引量:5
2015年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海权潜力得以开发,同时致力于建设海洋强国。但中国面临比较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美国的海上霸权、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以及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共同制约着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目前,对中国海权战略的发展存在三种观点:无足轻重的海权、辅助性海权及主导性海权。结合中国的现实需要和海洋安全形势,无足轻重的海权和辅助性海权不能保障中国的海洋利益,主导性海权才是中国发展海权和建设海洋强国的理想选择。作为海权的核心,中国海军必须实现作战理念、军种战略、编制体制以及作战能力方面的全面转型。
杨震方晓志
关键词:海洋安全中国海权海军建设
海权视阈下的韩日独岛争端
2018年
韩国和日本是东北亚地缘战略棋局中的重要国家。两国之间的关系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海洋权益争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独岛争端又是日韩海洋权益争端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韩日两国各自推行更加积极的海洋战略,独岛争端对日韩双边关系乃至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并有可能导致新的摩擦,而这种可能发生的摩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于韩日关系,并进而影响东北亚地区的海权战略格局。
杨震朱一飞蔡亮
关键词:海权争端
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对自由国际主义的继承还是背叛被引量:1
2021年
自由国际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一方面,美国主要依靠自身实力来实现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它强调其民主价值理念的宣扬和灌输,以此推进国家利益的实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自由国际主义外交理念经历了威尔逊时期、冷战时期以及后冷战时期三个阶段,它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形式上的差异,但本质从未改变。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在对外政策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调整,但特朗普并没有放弃美国民主的输出,对外政策也未回到孤立主义的窠臼,实际上是对美国国家利益的简单化处理。因此,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本质上并未违背自由国际主义,只是其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沈文辉刘佳林李琳
关键词:自由国际主义民主制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