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211)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坤冯亮花朱苗勇曹晋伟罗衍昭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连铸
  • 2篇板坯
  • 1篇动态控制
  • 1篇数学模拟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凝固
  • 1篇凝固末端
  • 1篇连铸板坯
  • 1篇拉速
  • 1篇厚板坯
  • 1篇厚板坯连铸
  • 1篇二冷控制
  • 1篇板坯连铸
  • 1篇表面温度
  • 1篇传热

机构

  • 3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3篇冯亮花
  • 3篇刘坤
  • 2篇朱苗勇
  • 2篇曹晋伟
  • 1篇罗衍昭

传媒

  • 1篇钢铁
  • 1篇特殊钢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厚板坯连铸二次冷却传热数学模拟
2009年
在考虑二冷边界换热的条件下,建立了与厚板坯连铸机相适应的传热数学模型。用远红外测温仪测试X65管线钢230 mm×1650 mm铸坯表面温度,实验结果同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应用数学模型,对不同拉速下管线钢的连铸凝固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拉速对出结晶器坯壳厚度、铸坯表面温度和液芯长度的影响,得出在给定的二冷条件下,为得到合理的铸坯表面温度,管线钢的拉速应为0.9~1.2m/min。
冯亮花朱苗勇刘坤曹晋伟
关键词:厚板坯拉速表面温度数学模拟
连铸二冷控制的虚拟拉速控制
2009年
介绍了连铸二冷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方法,动态控制能够很好适应拉速变化的连铸过程。在对不同二冷控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动态控制方法——虚拟拉速控制。"虚拟拉速"是一个基于将铸坯分割成众多单元并加以位置和生成时间追踪的过程参数,实际拉速恒定时,"虚拟拉速"与之相等;拉坯工艺发生变化时,"虚拟拉速"逼近实际拉速但具有一定延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用"虚拟拉速"代替实际拉速,静态二冷水表对铸坯温度的控制效果明显改善;该控制方法不依赖任何高温监测仪器,不需进行传热计算,适用于拉速变化时的动态过程控制。
曹晋伟冯亮花刘坤罗衍昭
关键词:连铸动态控制
连铸板坯凝固末端位置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连铸坯凝固末端位置的确定方法有实验测定法和数学模型法。针对鞍钢厚板坯连铸机,采用有效比热容法建立板坯连铸二冷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来预报凝固末端的位置,用实验测定值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应用数学模型分析拉速对厚板坯凝固末端位置的影响,将计算结果回归得到了X65管线钢和船板钢在不同拉速范围内凝固末段位置和拉速的数学关系式,可为现场控制连铸凝固终点提供参考。
冯亮花朱苗勇刘坤
关键词:连铸数学模型凝固末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