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021101759)

作品数:8 被引量:65H指数:6
相关作者:俞小莉聂相虹胡军强陈平录蔡金雷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发动机
  • 5篇气动发动机
  • 4篇气动
  • 4篇混合动力
  • 3篇燃机
  • 3篇内燃
  • 3篇内燃机
  • 2篇混合动力发动...
  • 2篇缸内
  • 2篇柴油
  • 1篇动态特征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旋转阀
  • 1篇优化设计
  • 1篇能量回收
  • 1篇能量损失
  • 1篇排气
  • 1篇气耗率
  • 1篇燃油
  • 1篇转阀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俞小莉
  • 5篇聂相虹
  • 4篇胡军强
  • 4篇陈平录
  • 2篇沈瑜铭
  • 2篇蔡金雷
  • 2篇翟昕
  • 1篇元广杰
  • 1篇刘林
  • 1篇刘忠民
  • 1篇方奕栋

传媒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进排气开启角对气动发动机的影响及其优化设计被引量:13
2009年
为解决气动发动机在高转速下动力性和经济性恶化的问题,对进排气阀开启角进行优化.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气动发动机缸内过程模型,通过计算分别得到进排气阀开启角对气动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排气阀开启角不变的情况下,适当的进气提前有利于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提高,在进气阀开启角不变的情况下,适当的排气提前有利于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提高,并利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以功率和气耗率为优化目标,利用已建立的模型,采用降维法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转速下,最优的进排气提前角不同.在高转速下,动力性和经济性提高显著.当转速大于2 000 r/min,功率提高20%以上,气耗率下降25%以上.
聂相虹俞小莉胡军强陈平录
关键词:气动发动机旋转阀多目标优化
气动-柴油混合动力空气管理策略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根据不同经济性指标,对并联式气动-柴油混合动力发动机提出了相应的空气管理方案,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以气动缸最高效率为目标的优化方案适合在常规工况下使用;以最低气耗率为目标的优化方案可作为短时间、高负荷工况时的补充,而以两缸流量相等的方案不宜在该混合动力发动机中使用。此外还对柴油缸采用增压技术、改变两缸转速比等方案进行了探讨。
胡军强俞小莉陈平录聂相虹
关键词:内燃机混合动力发动机气耗率
基于冷却水能量回收的气动/柴油混合动力试验研究
2010年
利用并联式气动/柴油混合动力试验台架,采用柴油机循环冷却水加热气动发动机进气的混合动力形式,研究了混合动力中气动发动机性能的变化以及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气动发动机单独工作时相比,采用混合动力形式后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得到了提高,尤其高转速下的性能改善更加明显;试验用柴油机冷却系统无需散热器、风扇等装置,也达到了冷却要求,从而简化了结构,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消耗。不同试验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工况点固定,气动发动机进气压力保持恒定,更适合于该形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中回收的能量约占燃料燃烧总能量的5%,节能效果明显。
聂相虹俞小莉方奕栋陈平录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混合动力能量回收
压缩空气-燃油混合动力的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为了了解新型的混合动力———压缩空气/燃油混合动力的节能效果,提出了混合动力的串联、并联和混联3种组成形式,并通过数学模型对混合动力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这种混合动力能有效地提高内燃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的转化效率以及气动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验证了压缩空气/燃油混合动力的节能效果.研究表明,在额定工况下,串联方式能够分别从内燃机排气废气和冷却循环水中吸收13.2%和6.7%的能量;并联方式能够分别从内燃机排气废气和冷却循环水中吸收26%和20%的能量;同时内燃机也可以省去冷却风扇和散热器,节能效果更加明显.
翟昕俞小莉刘忠民
关键词:混合动力气动发动机内燃机
并联式气动-柴油混合动力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为预测并联式气动-柴油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性能,判断其可行性,建立了该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工作过程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形式的混合动力发动机能实现其设计目的,即回收利用柴油缸排气废热以提升气动缸性能.在不对柴油缸工作造成明显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混合动力气动缸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较纯气动缸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对整个系统而言,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对矿物燃料的消耗.与纯气动缸的情况相似,混合动力发动机中气动缸在低转速、高负荷的工况下也有较好的性能,但可以避免纯气动缸在高转速工况下性能急剧恶化的现象.原理性论证实验的结果也证明了该混合动力的可行性.
胡军强俞小莉聂相虹陈平录
关键词:混合动力发动机
气动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作为新型动力,气动发动机的功率和气耗率是影响其运用推广的关键因素.为了准确了解气动发动机的功率和气耗率的变化趋势,利用改造的样机进行了台架试验,得到了速度特性曲线和负荷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在进气压力不变时,随转速升高发动机功率线性下降,气耗率升高,在高转速时气耗率恶化;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负荷的增加,发动机气耗率下降,进气压力升高.从结果可知气动发动机的特性不同于传统的内燃机,其最佳工作区间在较低转速、较高负荷的区域,此时,其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较好.在其推广运用过程中,要根据此特性对配套的零部件进行改造或重新设计.
翟昕俞小莉蔡金雷沈瑜铭
关键词:负荷特性气动发动机
气动发动机缸内流场的动态特征被引量:11
2007年
为了解压缩空气所存储的压力能在气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分布情况,采用重整化群(RNG)k-ε模型对气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再现了气动发动机缸内流场的演变过程.仿真得到了缸内气体压力能、湍动能和输出功等重要参数随曲轴旋转的分布情况以及排气损失、流动损失等占进入气缸总能量的比例.分析表明,在进气过程中进气道及其附近因气流强烈的湍流运动引起的流动损失以及排气所带走的能量是造成高压进气可用能损失的主要因素,当转速为1500 r/min时,两者分别占进气可用能的15.39%和27.21%.对气动发动机的气缸及进气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合理组织进气气流和缸内流场,可以减小流动损失和排气损失,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
胡军强俞小莉刘林聂相虹
关键词:气动发动机缸内流场动态特征能量损失
气动发动机进气相位对工作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0
2004年
研究了采用旋转阀式配气机构的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建立了气动发动机示功图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进气做功过程中缸内压力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进气相位下进行实验,分析了动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气压力下,在上止点时刻进气,气动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随着进气时刻的推迟,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差.
蔡金雷俞小莉元广杰沈瑜铭
关键词:气动发动机缸内压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