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B031501006)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舒航陈光忠周东曾少建林志俊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瘤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性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2篇出血
  • 2篇出血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治疗性

机构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3篇周东
  • 3篇陈光忠
  • 3篇舒航
  • 2篇詹升全
  • 2篇林志俊
  • 2篇曾少建
  • 2篇李昭杰
  • 1篇曾少健
  • 1篇陈发军
  • 1篇林晓风
  • 1篇李治纲

传媒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附127例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经验。方法选择不同血管内治疗方案,对127例131个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并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①应用弹簧圈栓塞120例124个动脉瘤,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14例,死亡4例;术后2个月,动脉瘤复发或再通11例,予以再次栓塞8例,开颅夹闭3例。②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3例3个动脉瘤,死亡1例。③载瘤动脉闭塞4例4个动脉瘤,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治纲周东舒航曾少健陈光忠陈发军李昭杰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治疗性动脉瘤血管痉挛颅内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动态评估,探讨认知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颅内前循环动脉瘤100例,并经血管内治疗或开颅夹闭处理。在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2月以简易智能量表等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1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率入院时37.0%,出院时60.0%,出院后2月38.0%;出院时认知功能损害率高于入院时(P<0.01)和出院后2月(P<0.01);认知功能损害主要反应在注意力和计算力、短程记忆和反应速度等方面;血管内治疗组和开颅夹闭组出院时和出院2月时认知功能损害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前瞻性预防和外科处理措施的改进能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东李治纲詹升全舒航林志俊李昭杰林晓风曾少建陈光忠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简易智能量表评估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2个月患者的认知功能;以Hunt-Hess、GCS、手术方式、GOS、年龄、性别和入院时并发症为变量,研究其与SAH患者认知功能间的关系。结果 100例动脉瘤性SAH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率入院时为37%,出院时60%,出院后2个月38%;出院时认知功能损害率高于入院时(χ2=10.590,P=0.001)和出院后2个月(χ2=9.684,P=0.002);对出院时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Hunt-Hess、GOS和手术方式,对出院后2个月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GOS。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与一定的影响因素相关;血管内治疗有助于减轻认知功能的损害。
周东李治纲詹升全舒航林志俊曾少建陈光忠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手术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