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B031501005)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曾红科王桥生符晖陈纯波方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南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动脉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大脑
  • 2篇大脑中动脉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梗死
  • 1篇动脉阻塞
  • 1篇中动脉闭塞
  • 1篇水肿
  • 1篇缺血模型
  • 1篇线栓法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缺血模型
  • 1篇脑水肿
  • 1篇局灶
  • 1篇局灶脑缺血
  • 1篇局灶脑缺血模...
  • 1篇梗死

机构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2篇王桥生
  • 2篇曾红科
  • 1篇蒋鑫
  • 1篇朱高峰
  • 1篇符晖
  • 1篇方明
  • 1篇陈纯波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线栓法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的改进与评价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评价改进后的线栓法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局灶脑缺血模型(PMCAO)的使用价值。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脑缺血组(n=16);脑缺血组分别取术后6 h、24 h为观察点,每个时间点各8只大鼠。通过改进颈部血管暴露方法、线栓进入技巧等实验技术,线栓法建立PMCAO后,2%红四氮唑溶液(TTC)染色观察各组缺血侧脑梗死变化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缺血侧病理改变。结果脑缺血组术后6 h、24 h脑缺血侧脑梗死和脑组织病理改变随时间加剧,而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见脑梗死和相应的病理改变。造模成功率达90%。结论改进后的线栓法PMCAO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脑梗死与临床病理过程一致,是研究局灶脑缺血损伤比较理想、简易的实验动物模型。
王桥生符晖曾红科
关键词: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
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和脑水肿的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脑梗死和脑水肿的变化特点.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脑缺血组,其中脑缺血组按缺血时间分成2 h,4 h,6 h,12 h,18 h,24 h和30 h 7个亚组.线栓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行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染色测量脑梗死比及干湿称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动态观察两者的变化特点.结果 在脑缺血组,缺血4 h局部出现脑梗死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缺血4 h,6 h脑梗死比无差别(P=0.091);与缺血6 h相比,缺血12 h,18 h,24 h和30 h脑梗死比显著增高(P〈0.01),24h达高峰.缺血4 h脑含水量开始增加,6 h后加重,24 h达高峰;缺血18 h,24 h,30 h非缺血侧脑含水量亦增高.脑水肿和脑梗死比存在显著正相关(r=0.834,P〈0.01).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6 h是脑梗死和脑水肿加重的转折点,24 h脑梗死和脑水肿达到高峰,可为临床评估脑梗死和脑水肿的病情及治疗干预的时间窗选择提供实验参考.
王桥生方明陈纯波蒋鑫朱高峰曾红科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脑水肿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