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90413252)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薛建平张爱民盛玮朱艳芳宋运贤更多>>
相关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宿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半夏
  • 3篇倒苗
  • 3篇药理
  • 3篇药理作用
  • 3篇生物学
  • 3篇总RNA
  • 3篇基因
  • 3篇分子
  • 3篇分子生物
  • 3篇分子生物学
  • 2篇叶片
  • 2篇正交
  • 2篇皖贝母
  • 2篇细胞
  • 2篇胁迫
  • 2篇高温
  • 2篇高温胁迫
  • 2篇贝母
  • 1篇地黄
  • 1篇悬浮培养细胞

机构

  • 18篇淮北师范大学
  • 2篇宿州学院
  • 2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农林科学...

作者

  • 17篇张爱民
  • 16篇薛建平
  • 10篇盛玮
  • 9篇朱艳芳
  • 6篇卢河东
  • 6篇宋运贤
  • 6篇薛涛
  • 4篇常莉
  • 3篇陶兴魁
  • 2篇毛春娜
  • 2篇滕井通
  • 2篇郭兰
  • 2篇郭朝阳
  • 1篇王兴
  • 1篇李佳娣
  • 1篇崔婷婷
  • 1篇耿贵工
  • 1篇吴林
  • 1篇李国兴
  • 1篇黄月琴

传媒

  • 1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处理对半夏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半夏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的影响,找出适合半夏细胞同步化条件。方法:以三叶半夏疏松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低温处理对半夏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的影响,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低温处理后,细胞分裂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温度为8℃时细胞分裂指数大于其他2组温度处理后细胞的分裂指数,而在8℃低温条件下,处理24 h,恢复36 h,同步化效果最好,分裂指数可达11.3%。结论:低温处理可以明显影响半夏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有效提高其分裂指数。
毛春娜张爱民薛建平朱艳芳宋运贤
关键词:半夏同步化
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标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FLP)、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和位点特异性鉴别PCR(allele-spcific dia...
卢河东薛涛薛建平
文献传递
半夏试管小块茎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半夏试管块茎形成过程中总mRNA差异表达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半夏试管块茎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信息。方法: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分离和克隆半夏试管小块茎发育的相关基因片段。结果和结论:分离到了15个半夏试管小块茎发育过程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6个没有同源序列与之匹配,推测为新的cDNA片断;3个片段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真核生物启动子,MADS-box蛋白和乙烯信号转导因子有高度同源性。半定量RT-PCR进一步证实它们存在,并在半夏块茎形成不同天数高度特异表达。
盛玮张爱民黄月琴薛建平宋运贤常莉
关键词:半夏基因表达
半夏的研究进展
目的:全面了解半夏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方法: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果及结论:亟待加强对半夏人工种子技术、倒苗的分子机制、有效成分的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张爱民卢河东朱艳芳常莉薛建平
关键词:半夏倒苗分子生物学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半夏的研究进展
目的:全面了解半夏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方法: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果及结论:亟待加强对半夏人工种子技术、倒苗的分子机制、有效成分的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张爱民朱艳芳薛建平
关键词:半夏倒苗分子生物学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根癌农杆菌介导sHSP基因对半夏的遗传转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高效的半夏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半夏试管苗的叶柄为外植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探索了酚类物质、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及共培养时间等对半夏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不经过预培养阶段,用含AS 40 mg.L-1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侵染15 min后共培养3 d时可有效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将转化后的叶柄接到含有100 mg.L-1Kan和350 mg.L-1Carb的分化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培养,30 d左右在叶柄的两端分化出抗性的试管小块茎。对抗性转化植株进行Gus染色和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sHSP已经整合到半夏基因组中。
郭朝阳崔婷婷薛建平朱艳芳张爱民盛玮滕井通
关键词:半夏SHSP农杆菌介导
半夏试管块茎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通过分析5种内源激素IAA,GA3,ABA,ZR,JA在半夏块茎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半夏试管块茎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将半夏叶柄正置入MS+6-BA 0.5 mg.L-1+NAA 0.1 mg.L-1+5%蔗糖培养基中诱导形成块茎,取不同生长时期的小块茎和叶柄,对内源激素进行提取,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结果:IAA,ABA,JA,ZR在块茎膨大时期迅速上升;GA3的曲线呈倒S型。结论:在半夏试管块茎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ABA,JA,IAA,ZR和GA3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盛玮薛建平张爱民常莉范成成
关键词:半夏内源激素
半夏的研究进展
目的:全面了解半夏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方法 :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果 及结论:亟待加强对半夏人工种子技术、倒苗的分子机制、有效成分的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张爱民薛建平卢河东朱艳芳常莉
关键词:半夏倒苗分子生物学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皖贝母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针对皖贝母鳞茎富含多糖、酚类和其他多种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筛选一种简单高效的皖贝母总RNA提取方法。方法:用异硫氰酸胍法、皂土法、改进的SDS/酚法、RNAiso plus 4种方法分别提取皖贝母鳞茎总RNA,并对提取的RNA进行电泳及RT-PCR技术检测与分析。结果:皂土法提取的总RNA条带清晰无弥散,完整性好无明显DNA和其他杂质污染,适用于RT-PCR试验。结论:皂土提取法是一种适合于皖贝母总RNA抽提的简单高效的方法。
卢河东薛涛李岳忠薛建平盛玮朱艳芳张爱民
关键词:皖贝母鳞茎
离体条件下药用菊花不同品种羟脯氨酸耐受性比较研究
2011年
目的:比较5种药用菊花试管苗在离体条件下对羟脯氨酸的耐受性,为药用菊花引种栽培和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5种药用菊花试管苗为材料,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羟脯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测定植株叶片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并统计植株的受害指数和存活率。结果和结论:在高浓度羟脯氨酸胁迫下,亳菊和怀菊试管苗受害指数较低,成活率相对较高,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高,具有较强的HYP耐受性。滁菊和贡菊植株存活率低于亳菊和怀菊,表现为中等的HYP耐受性。杭菊试管苗存活率最低,HYP耐受性最差。
朱艳芳郭朝阳薛建平张爱民盛玮宋运贤
关键词:药用菊花离体培养羟脯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