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008008)

作品数:14 被引量:108H指数:7
相关作者:陈虹宋富喜李蕊曲旻皓王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武警总医院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救援
  • 9篇地震
  • 8篇应急
  • 5篇应急救援
  • 5篇灾害
  • 4篇地震灾害
  • 4篇震灾
  • 3篇地震应急
  • 3篇应急响应
  • 3篇应急预案
  • 2篇地震应急预案
  • 2篇紧急救援
  • 2篇公共安全
  • 2篇国际救援
  • 1篇地震应急救援
  • 1篇地震应急响应
  • 1篇遗体
  • 1篇应急管理
  • 1篇遇难
  • 1篇遇难者

机构

  • 1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13篇陈虹
  • 3篇曲旻皓
  • 3篇彭碧波
  • 3篇李蕊
  • 3篇王建军
  • 3篇王巍
  • 3篇宋富喜
  • 2篇张祯
  • 2篇郑静晨
  • 2篇王永昕
  • 2篇闻明
  • 1篇王志秋
  • 1篇冯海峰
  • 1篇李成日
  • 1篇谢霄锋

传媒

  • 4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灾害学
  • 2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华南地震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4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军队参与国际重大自然灾害救援行动工作机制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国家或地区提供人道主义紧急支援,是各国军队在和平时期的重要使命。目前中国军队还没有成建制地出国参加过重大自然灾害的国际救援。本文介绍了联合国重大自然灾害国际救援行动协调工作机制、联合国框架下的军队资源参与灾害救援的工作机制。结合印尼地震海啸、海地地震等灾害中各国军队救援的情况,对我国军队将来参与国际重大自然灾害救援,在法律、预案和工作机制准备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陈虹冯海峰王永昕李蕊宋富喜闻明
关键词:自然灾害国际救援军队联合国
国际救援两种医疗模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层面巨灾救援的成效,探讨两种医疗模式的特点与适用范围。方法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组队10年以来,12批次参加国际救援时的组队模式、工作时间、工作成效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2003年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以来,出队12批次国际巨灾救援,分为两种行动模式:一种是融合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的现场救援模式,队伍中搜索、营救及医疗三类人员共同构成行动的主体,瞄准地震现场压埋人员实施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的救援行动。另一种是不包含搜索与营救行动的单纯型医疗救援模式,队伍中医疗人员为主体,没有搜索与营救人员,医疗人员从事现场急救及医疗后送,辅以少量灾区卫生防疫与创伤心理救援。两种模式救援目标不同,人员结构与队伍功能不同,成效不同。搜救型模式中医务人员构成比为15.4%,单纯型医疗救援模式中医疗人员构成比61.4%。搜救型模式救援队伍在地震灾后1~3d内到达,灾后7~10d行动结束。6次搜救型救援行动共从废墟下成功解救出压埋人员4人;在完成搜救任务之余,队伍中医疗人员平均每次为当地医疗救治伤病员662人。单纯型医疗救援队平均在灾后10d以上到达,在灾区平均工作时间17.8d,通过巡诊或移动医院为灾区提供医疗服务,平均每次出队救治伤病员6812人。结论(1)搜救型救援模式与单纯型医疗救援模式是灾害现场救援的两种不同组队模式,具有不同的适用性。联合国倡导的城市搜救队融合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现场医疗急救能力与搜救能力紧密结合,适合地震灾害现场救援需要,值得发展中国家组建灾害救援队伍时借鉴。(2)根据任务需要分别派出搜救型救援队或单纯型医疗救援队,源于灾区需要与对形势的判断。(3)现场搜救队能力可超�
彭碧波郑静晨陈虹
关键词:灾害国际救援
地震救援现场标志用图形符号体系的初步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并设计地震救援现场的标志用图形符号体系,以有效规范地震现场的救援行动。方法调研国内外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图形符号、地震救援现场符号的研究现状,对相关标准和地震救援现场符号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初步明确了我国地震救援现场的标志用图形符号体系,分为两大类:应急救援工作场地标志用图形符号及灾区灾民安置标志用图形符号,下分为7小类共计61个;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可应用于我国地震救援现场的工作场地标志。结论标准化的地震救援现场符号可大幅提升救援效率,作用和意义重大。
王巍陈虹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图形符号
国外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综述被引量:39
2011年
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应急救援领域的标准及规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这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应急救援标准建设的特点。对比我国现有的应急救援标准及需求,提出了我国地震应急救援标准建设的建议。
陈虹李蕊宋富喜曲旻皓
关键词:地震应急管理紧急救援
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及其关键标准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为明确中国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更好地指导地震应急救援的标准化工作。在充分调研国内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应急救援响应和应急救援恢复3个方面对中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英国、德国等标准研究机构及协会颁布的近200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进行归纳和研究。结合中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的特点,提出中国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结构和急需编制的关键标准。
陈虹宋富喜闻明彭碧波谢霄锋王建军李蕊曲旻皓
关键词:突发事件地震灾害应急救援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对现行的国际安全应急标准,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标准以及国内安全生产、消防、民政、气象、地震等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并针对地震应急救援标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今后地震应急救援标准化工作设想。
陈虹
由大震现场救援分析制定标准工作程序的必要性被引量:2
2011年
一个高效、实用和可操作的地震应急救援管理体系,需要在灾害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及灾后恢复四个阶段有足够的建设指导和标准规范,而我国地震应急预案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通过分析大震现场救援暴露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讨论了制定地震紧急救援标准工作程序的必要性,并提出9条标准工作程序的制定建议。
张祯王建军陈虹
关键词:地震应急预案救援
海地地震灾害及其经验教训被引量:10
2011年
介绍了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的7.3级地震灾害、受灾国政府应急响应、国际救援行动的情况。总结了海地地震应急救援的经验及其启示。
陈虹王志秋李成日
关键词:海地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
从大震救援分析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被引量:17
2011年
应急预案是应对灾害之本,我国现有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框架下地震应急预案在巨大地震灾害应对中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大地震现场救援经验总结,分析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存在的缺陷,提炼我国地震应急预案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的内容,提出改进应急预案操作性的建议。
张祯王建军陈虹
关键词:地震应急救援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在地震应急响应中的作用——以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为例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更好地促进地震应急工作,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地震应急预案工作起步为分界,选取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通过对比两次地震后在应急组织与指挥、灾情信息传送与发布、应急响应与救援3个方面的情况,解释地震应急预案在地震应对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王永昕陈虹
关键词: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汶川地震唐山地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