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021)

作品数:13 被引量:202H指数:9
相关作者:刘力杨晓莉赵显寇彧史佳鑫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机
  • 3篇社会
  • 2篇大学生
  • 2篇群际关系
  • 2篇民族
  • 2篇藏族大学生
  • 1篇低地
  • 1篇动机作用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机制
  • 1篇意图
  • 1篇择偶
  • 1篇职场
  • 1篇少年
  • 1篇社会群
  • 1篇社会群体
  • 1篇社会认同
  • 1篇社会心理机制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机构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东方教育科技...
  • 1篇堪萨斯大学

作者

  • 9篇刘力
  • 4篇赵显
  • 4篇杨晓莉
  • 4篇寇彧
  • 3篇史佳鑫
  • 2篇张笑笑
  • 2篇李琼
  • 2篇郑健
  • 2篇弯美娜
  • 1篇邱佳
  • 1篇黄桢炜
  • 1篇曾红玲
  • 1篇傅鑫媛
  • 1篇黄殷
  • 1篇文佳佳
  • 1篇向振东
  • 1篇张兰鸽
  • 1篇刘静丽
  • 1篇李晔
  • 1篇黄慧

传媒

  • 8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被引量:40
2011年
集群行为有两个特征:以群体行为的姿态出现;行为的目的在于提升群体的利益。集群行为理论、精细化社会认同理论和去个性化理论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集群行为的形成、发展及维持进行了解释。其中,社会认同、愤怒情绪以及效能感描述了集群行为发生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群际间不良的互动模式以及志同道合者的出现,是大规模集群行为得以引爆的重要条件;而在集群行为爆发后,群体内所形成的暂时性的、情境性的"规则"则是集群行为得以维持的关键。目前集群行为研究常用的方法有:特定情境下的参与行为意向测量和对历史数据的回溯。西方集群行为的理论与研究对于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弯美娜刘力邱佳杨晓莉
关键词:集群行为情绪效能感社会认同去个性化
自主定向与依赖定向的群际帮助在动机与后果上的差异被引量:9
2015年
群际帮助指施助者作为某个群体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的帮助,分为自主定向和依赖定向的帮助两类。自主定向的群际帮助被施助者求同需要所驱动,提供给受助者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会缩小受助者与施助者之间的差异;而依赖定向的群际帮助被施助者差别化需要所驱动,直接提供给受助者满足需求的物质,会维持甚至扩大受助者与施助者之间的差异并使前者长期依赖后者。
张兰鸽王磊张应兰寇彧
趋利避害相容效应的定义、理论与研究范式被引量:6
2013年
趋利避害的相容效应是指情绪性刺激与趋避行为之间存在相容性关系。趋避行为的现有定义不一,且常与其他行为混淆,以表征距离变化为标准可以统一趋避行为的定义。动机定向理论是解释趋利避害相容效应的最佳理论,事件编码理论与特定肌肉激活论是对其他现象的解释。用鼠标轨迹这一新的研究范式考察相容效应,或许可以整合已有研究范式的长处,并且具备独特的优势。
郑健刘力史佳鑫赵显黄桢炜
关键词:鼠标轨迹
民族本质论对跨民族交往的影响——以中国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为例被引量:20
2014年
本研究以中国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为例,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民族本质论对跨民族交往的影响。研究一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民族本质论与接触数量、接触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民族间的社会距离呈显著正相关;研究二启动了民族本质论和民族建构论,结果发现,相比本质论启动条件,民族建构论启动条件下藏族大学生的跨汉民族交往意愿较高。本研究说明,民族本质论是影响跨民族交往的重要因素,加强民族的社会建构论是促进跨民族交往的重要举措。
杨晓莉刘力赵显史佳鑫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被引量:29
2011年
内群体偏好是群际关系中较为普遍现象。但是,近来研究发现,在低地位群体中存在着外群体偏好现象。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优势理论和系统公正理论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社会认同理论关注情境因素的作用,它描述了在何种情境下,外群体偏好可能会出现。社会优势理论认为,低地位群体成员的社会优势取向水平会决定其究竟是反抗现状还是接受现状。系统公正理论提出,系统公正动机会使低地位群体成员支持与其内群体利益相违背的现存等级系统。每个理论各有优劣之处,将各理论进行整合是值得考虑的研究方向。本文提出,在解释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现象时,社会认同与社会优势取向之间可能会存在交互作用。
李琼刘力
群体独特性对群际偏差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群体独特性影响群体认同,较高或较低的群体独特性都可能引发群际偏差,分别称为"反射式独特性假说"与"反应式独特性假说"。调节作用研究揭示,在较低群体认同或上位群体分类凸显时,群体独特性越高越易引发群际偏差;而在较高群体认同时,独特性越低越易引发群际偏差。动机作用的研究表明,在具有群际竞争目标时,这两种过程分别受工具性动机与认同性动机的驱动。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研究显示,在低独特性条件下,社会身份复杂性与焦虑情绪可起中介作用引发群际偏差。
黄殷寇彧
关键词:动机作用
在京藏族大学生身份认同对群际接触的影响:适应策略的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在京藏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对其与汉族接触水平的影响,以及适应策略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语版问卷调查了133名在京就读藏族大学生的中国人认同、藏族人认同、适应策略以及群际接触。结果:1中国人认同和藏族人认同都可以有效促进群际接触,整合策略、同化策略与群际接触正相关、隔离策略不相关;2同化策略在中国人认同影响群际接触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6%;3整合策略在藏族人认同对群际接触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增加中国人认同,有利于藏族大学生采用同化策略适应在京生活,对藏族大学生跨汉民族交往有促进作用;整合策略调节藏族人认同对群际接触的影响。
史佳鑫刘力张笑笑
关键词:身份认同
民族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被引量:11
2011年
民族冲突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其社会心理机制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我国西部地区藏族为例,纳入社会威胁情境因素,并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框架下的群际冲突研究。其基本理论命题是:民族冲突形成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基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情境层面的多水平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本项目拟通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三个实证研究,旨在考察少数民族关于"民族"的心理本质论对民族冲突的预测和影响作用,探索民族身份延伸和社会威胁情境在其中的影响作用,从而揭示民族冲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旨在为构建民族冲突的预警机制模型奠定基础,为跨越民族界限、实现多民族和谐共处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刘力杨晓莉
关键词:民族冲突
观点采择:概念、操纵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被引量:45
2012年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从他人或他人所处情境出发,想象或推测他人观点与态度的心理过程。观点采择能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群际关系。依照研究内容是否涉及群际互动,可以将前人研究分为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以通过自我—他人融合、不公正感知等中介机制影响群际关系。动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能引发反应性自我中心主义与评价关注,进而影响群际关系。未来可以从观点采择的真实干预、对群际冲突感知的影响以及检验观点采择与群际关系的调节变量等角度深入研究。
赵显刘力张笑笑向振东付洪岭
关键词:观点采择群际关系
大城市职场未婚女性的安全感对其择偶中物质倾向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本研究以大城市职场未婚女性为例,探讨女性安全感对其择偶中物质倾向的影响。研究1自行编制了女性择偶倾向情境问卷;研究2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女性安全感与其择偶中的物质倾向具有负相关的关系;研究3采用实验范式,通过死亡提醒操纵女性的安全感,结果表明,大城市职场未婚女性的安全感越低,其择偶中的物质倾向就越明显。本研究结果对部分女性择偶中表现的物质倾向提供了心理学解释。
傅鑫媛文佳佳文佳佳
关键词:安全感择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