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9CJY006)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志刚唐相龙李斌张锦宗薛丽芳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黄土高原县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重建研究——以甘肃省合水县为例被引量:2
- 2003年
- 生态破坏一直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甘肃省合水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深入地分析了该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主要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县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恢复重建对策.
- 唐相龙
- 关键词: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生态重建黄土高原县域资源
- 陕甘宁接壤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作者以回族主要分布区为背景,分析了陕甘宁接壤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影响因子,强调了培育民族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增强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发展特色经济是实现民族经济跳跃式发展的关键.
- 李志刚马国霞段焕娥
- 关键词: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少数民族经济
- 陕甘宁接壤区反贫困策略被引量:1
- 2003年
- 陕甘宁接壤区是西部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2 0 0 0年末仍有 5 0余万人口未能脱贫。文章在分析本区贫困问题现状基础上 ,提出未来反贫困的主要途经是 :转移贫困人口 ,减少贫困区人口数量 ;加快交通建设 ,提高贫困区与外界的空间可达性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发展特色经济 ;加速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旅游业。并相应提出新世纪反贫困的制度创新对策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放弃粮食自给 ;赋予地方政府对大型矿藏资源的较大支配权。
- 李志刚刘晓春
- 关键词:贫困反贫困策略
- 陕甘宁接壤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构想被引量:14
- 2002年
- 陕甘宁接壤区具有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资源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认为基地建设应当实施“大规模、高技术、新机制、抓转化、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总体战略 ,着眼于培养产业竞争优势 ,及早延伸产业链 ,积极培育多元化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提出建立跨省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培育矿业权市场并增加给地方的资源划分、促使企业外部负面效应内部化、建立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一系列对策和政策建议。
- 李志刚张锦宗薛丽芳
- 关键词:能源重化工基地地域生产综合体竞争优势
- 陕甘宁接壤区的区域发展──典型资源型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3
- 2000年
- 陕甘宁接壤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但区域经济十分落后,二元结构问题突出,生态严重失调。本区发展战略,要贯彻“国家目标、区域利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多元化发展,城市化和地理建设先行,外力助推”等战略思想,实施“以启动市场为导向的协调─倾斜发展战略模式”。
- 李志刚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 陇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研究被引量:22
- 2004年
- 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文章从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入手 ,以豪斯道夫 (Hausdorff)维数为依据 ,借助Zipf公式 ,对甘肃省陇东地区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分维测算 ,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 ,说明分形理论适合陇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测算分析。在分形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城镇规模结构的分布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①首位城市规模不突出 ,其经济带动和功能辐射力量薄弱 ;②中间位序的城镇分布过于集中 ,人口分布显得比较均衡 ;③陇东地区城镇体系建设缺乏区际空间规模结构的发展。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 。
- 李志刚唐相龙李斌
- 关键词:分维
- 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发展构想——以生态农业为重点被引量:6
- 2007年
- 简介了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发展的6点构想:一是按照不同地貌部位的特殊生态条件具体配置生态农业;二是根据本区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划分出南部旱塬农林区、中部黄土丘陵农牧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牧林区、西北部沿黄灌区等4个生态区,提出分区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三是发展草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应用生态技术,保持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强调发挥传统耕作方式优点,减少化学物质施用;五是按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和“3R原则”组织工业生产,形式合理的地域工业循环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六是建立生态产业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 李志刚
- 关键词:黄土高原生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