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X001)

作品数:14 被引量:136H指数:7
相关作者:张盾赵彦娟杨萌芽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哲学
  • 4篇主义
  • 3篇政治
  • 3篇资本主义
  • 3篇马克思哲学
  • 3篇黑格尔
  • 2篇异化劳动
  • 2篇哲学观
  • 2篇政治理论
  • 2篇生产力
  • 2篇唯物
  • 2篇唯物主义
  • 2篇无产阶级
  • 2篇理解马克思
  • 2篇历史唯物主义
  • 2篇马克思哲学观
  • 2篇阶级
  • 2篇经济学
  • 2篇激进
  • 2篇产力

机构

  • 13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吉林工程技术...

作者

  • 13篇张盾
  • 1篇杨萌芽
  • 1篇赵彦娟

传媒

  • 2篇复旦学报(社...
  • 2篇学术月刊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文史哲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述评被引量:5
2006年
张盾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资本主义体系二次世界大战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保卫唯物史观——评萨林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被引量:5
2005年
萨林斯是美国著名文化学者,他的《文化与实践理性》一书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提出诘难,认为马克思把“生产”概念自然化,忽视了生产过程中文化象征图式的重大作用,从而在深层逻辑上支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意识形态。本文依据马克思原典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最本质的内容,是马克思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因此马克思的生产概念首先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批判性概念,它要颠覆的不是生产力本身,而是生产的资本主义制度条件。
张盾
关键词:萨林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人类学生产力
怎样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规划的总问题——评徐长福教授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解读被引量:9
2005年
认为马克思学说发展的本质是从哲学到科学(而且是实证科学)的知识类型转换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主张马克思所开创的历史科学和经济科学是一种“实证科学”的观点尤其值得商榷。马克思哲学变革规划的总问题始终是一个哲学观问题,而非知识观问题。马克思开创的新科学按其本质来说,乃是关于一种与旧哲学完全不同的全新哲学样式的全新理解,而绝非某种“实证科学”。
张盾
关键词:哲学哲学观知识观
重新阐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传承关系——从黑格尔的视角看被引量:10
2006年
参照黑格尔否定辩证法的思路,可以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传承关系划分为三个层面:首先,这种传承体现为马克思现成接受了黑格尔的某些观点、术语和表述方法这种直接性影响;其次,从马克思的文本来看,这种传承更多地是以否定的方式体现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一系列批判中;最后,综观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体系,这种传承关系又更深刻地体现在马克思的理论主题和理论范式不可否认地表现着黑格尔的深层影响。
张盾
关键词:黑格尔否定之否定
激进民主:马克思政治理论域中的民主问题被引量:7
2006年
民主是当代普遍认同的核心政治目标和政治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民主由“人民主权”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代名词。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兴起的激进民主思潮,为关于民主的讨论重新注入活力。其中,以拉米斯为代表的激进观点,主张拒绝一切对民主的修改和限定,重新回归民主的“人民主权”本意。这一主张接近青年马克思对民主的激进理解,显示出激进民主思潮与马克思政治思想之间深刻而复杂的传承关系。
张盾赵彦娟
关键词:民主激进民主代议制民主
《东方杂志》与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被引量:7
2007年
《东方杂志》在1915—1920年间发表了大量旧体诗作,其中大部分为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的作品。本文从这些期刊上的诗出发,分析了宋诗派这一古典文学群体对现代传播空间的占据,以此展现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旧派文学生存状态的复杂性。
杨萌芽
哲学经济学视域中的劳动论题——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理论传承关系的微观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劳动作为重大的理论课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后果。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之间,保持着一种深刻的思想传承关系。简言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揭示了劳动的社会历史内容,以此表达了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黑格尔将其上升为现代性的一个哲学问题,进一步描述了近代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结构及其矛盾;最后,马克思把劳动理论推进为一个彻底的批判理论,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的彻底否定性理解。在马克思全部理论中,哲学的“劳动”概念和经济学的“生产”概念构成了表征理想和批判现实这两个不同的方面。
张盾
关键词:异化劳动黑格尔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与鲍得里亚:两种不同宗旨的理论生产过程被引量:1
2005年
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根本宗旨是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后现代理论大师鲍得里亚对马克思学说的解构,将目标指向马克思的经济学分析,其典型手法是:不顾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的具体观点,而集中力量对马克思在批判工作中使用的基础概念(生产、劳动、使用价值)进行破坏性的解读,最后达到瓦解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目的。鲍得里亚对马克思的解构通过对现实历史过程的否定而间接认可了当下资本主义的权力关系。
张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
从异化劳动的批判到劳动本身的批判——评当代激进理论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被引量:3
2005年
对劳动的批判是当代激进理论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论题。从马尔库塞对消遣和表演的存在论理解,到鲍得里亚的象征交换理论,再到库尔茨对闲暇文化的激进赞美,都是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入手,进而把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变成对劳动本身的批判,最后走向一种彻底乌托邦式的反资本主义立场,以此来试图超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典批判。这种对劳动的批判无疑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由此也反映了马克思学说在当代激进理论中所引发的深刻理论效应。
张盾
关键词:激进误读异化劳动理论反资本主义马克思学说
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效应——以西美尔《货币哲学》为案例被引量:11
2005年
马克思是现代社会理论的奠基者,现代社会理论的基本主题(即反思现代性和资本主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它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论域(即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分析),都是由马克思奠定的。这一理论规划在西美尔货币哲学中得到拓展。西美尔开发的现代生活体验分析新论域,以其对现代性的历史分析和批判态度,形成对马克思经济结构分析的深刻回应,并由此显示了马克思在现代社会理论中的巨大理论效应。但西美尔对“货币作为货币”的有限理解,终未达到马克思“货币作为资本”的认知水平,成为其货币哲学的重大缺陷,也由此证明,马克思对现代性和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刻性和有效性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张盾
关键词:西美尔社会理论资本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