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KZ200410028012)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孙冬柏王玉李辉勤俞宏英张文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表面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镀层
  • 4篇电沉积
  • 4篇非晶
  • 3篇纳米
  • 3篇非晶纳米晶
  • 3篇复合镀
  • 3篇复合镀层
  • 2篇镍磷
  • 2篇合金
  • 2篇复合材料
  • 2篇NI-P镀层
  • 2篇NI-P合金
  • 2篇复合材
  • 1篇电沉积制备
  • 1篇电镀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行为
  • 1篇镍磷镀层
  • 1篇阻抗
  • 1篇纳米SIC

机构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北京表面纳米...

作者

  • 9篇孙冬柏
  • 7篇王玉
  • 6篇李辉勤
  • 5篇俞宏英
  • 3篇郭金彪
  • 3篇张文礼
  • 2篇孟惠民
  • 2篇樊自栓
  • 2篇于文忠
  • 1篇李磊
  • 1篇袁学韬
  • 1篇何建英

传媒

  • 2篇材料保护
  • 2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对Ni-P-SiC纳米非晶复合电镀分散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将纳米SiC应用于电镀非晶Ni—P合金中.以镍电镀液为分散介质,研究了几种典型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效果。通过沉降实验观察分散体系的悬浮稳定性,利用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分别测定了镀液中SiC颗粒的粒度及粒度分布,以及观察了纳米颗粒在复合镀层表面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含氟型表面活性剂以及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能有效阻止颗粒的团聚;当其含量分别为0.6~0.7g/L及0.7g/L时,获得了稳定悬浮的镀液和颗粒均匀分布的复合镀层。
张文礼王玉孙冬柏李辉勤
关键词:复合镀层NI-P合金纳米SIC颗粒聚乙烯亚胺
非常规快速电沉积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和原理被引量:2
2007年
非常规电沉积利用镀液的流动,能极大地提高电沉积速度,因而利用非常规电沉积技术制备纳米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介绍了电刷镀、流镀、喷射电沉积、摩擦喷射电沉积等几种常见的非常规电沉积的方法和原理,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非常规快速电沉积技术的应用前景。
于文忠俞宏英孙冬柏孟惠民樊自栓
关键词:纳米材料
电沉积非晶态镍磷镀层的结构及晶化过程被引量:4
2009年
对电沉积磷含量12.3wt%非晶态Ni-P镀层晶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分析(DSC)、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辩透射电镜(HRTEM)研究了非晶态Ni-P合金镀层热处理前后的相转变和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晶化过程分步进行,经历非晶→亚稳相→稳定相的转变。XRD和分析结果表明,270℃镀层开始晶化,亚稳相Ni12P5和Ni5P2析出,420℃时完全消失,转变为Ni3P和Ni稳定相。
王玉郭金彪俞宏英孙冬柏李辉勤
关键词:电沉积非晶晶化过程
电沉积Ni-P非晶纳米SiC复合镀层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为了提高非晶镀层的硬度,在N i-P镀液中加入高硬度、高耐磨性的纳米微粒SiC,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N i-P非晶纳米SiC复合镀层。研究了工艺温度、电流密度和镀液中SiC浓度对非晶纳米复合镀层中P含量和SiC纳米颗粒分布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对镀层表面进行了观察,通过纳米显微力学探针测量了镀层硬度。结果表明:随电流密度增大和镀液中SiC含量的增加,镀层中纳米SiC的复合量增加;镀液温度在60℃时,镀层中SiC含量最大,复合镀层的硬度显著提高,可达到7.4 GPa,比普通的N i-P非晶镀层大为提高。
王玉郭金彪何建英李磊李辉勤孙冬柏
关键词:电沉积
Ni-P/纳米SiC复合镀层的电化学行为及耐蚀性能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深入研究纳米SiC对Ni-P电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电沉积制备了Ni-P/纳米SiC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镀层的微观形貌,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i-P/纳米SiC复合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经过24 h浸泡,非晶Ni-P镀层和Ni-P/SiC2复合镀层在3.5%NaCl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电荷转移电阻,表现较好的耐蚀性;Ni-P/SiC20复合镀层在NaCl溶液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Nyquist谱半圆弧减小,因而镀层耐蚀性较差。
王玉袁学韬孙冬柏俞宏英
关键词:复合镀层NI-P镀层纳米SIC交流阻抗
流动镀Ni-P合金镀层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电沉积Ni-P合金镀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流动镀电沉积由于可以较快地提高电沉积速度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建立了镀液平行式流过电极表面的流动镀装置,采用该流动镀装置,通过改变电流密度、流速、电极间距等不同的工艺条件,研究了流动镀条件下,电流密度、流速、极间距对电沉积Ni-P合金镀层中P含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流动镀条件下各工艺条件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机理。
于文忠俞宏英王玉孙冬柏孟惠民樊自栓
关键词:NI-P镀层表面形貌
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综述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介绍大块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的性能特点。
张文礼王玉孙冬柏李辉勤
关键词: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大块非晶
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制备被引量:12
2006年
综述了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对近年来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性能及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王玉张文礼孙冬柏李辉勤
关键词: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
镍磷非晶纳米晶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被引量:11
2007年
对电沉积12.3%P(质量分数)镍磷合金进行热处理,部分晶化获得非晶纳米晶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镀层的结构。结果表明,镀态时镀层呈典型的非晶态结构,控制热处理工艺可得到非晶纳米晶的复合镀层。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3.5%NaCl溶液)测定,得知部分晶化的镀层耐蚀性得到改善。由于具有少量纳米晶相镶嵌于连续非晶相上,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的镍磷合金镀层耐蚀性优于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
王玉郭金彪俞宏英李辉勤孙冬柏
关键词:非晶纳米晶复合镀层电沉积耐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