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X022)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孟强盛晓明潘恩荣王华平陈海丹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哲学
  • 1篇知识
  • 1篇认知文化
  • 1篇视点
  • 1篇情境
  • 1篇情境化
  • 1篇历史本体
  • 1篇历史本体论
  • 1篇科学技术论
  • 1篇科学哲学
  • 1篇工程实践
  • 1篇工程哲学
  • 1篇工程知识
  • 1篇本体论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盛晓明
  • 2篇孟强
  • 1篇陈海丹
  • 1篇王华平
  • 1篇潘恩荣

传媒

  • 2篇科学学研究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实验室研究看认知文化被引量:2
2007年
科学作为认知的典范,它有什么样的特点与条件,它的认知范式是如何演变、转换的,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认知文化领域。本文重点讨论的是科学的社会研究,尤其是实验室研究进路所理解的认知文化问题。实验室研究为我们展示了科学认知的多个维度,以及不同的科学学科在认知范式上的差异,为我们探讨认知文化的构成和演进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范例。
盛晓明陈海丹
关键词:认知文化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哲学被引量:6
2005年
工程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的同时,也对社会、政治和环境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立足于作为一门有别于传统科学技术哲学的工程哲学。古希腊以来,科学与工程一直被认为代表了西方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但在哲学发生历史主义转向后,两种不同的合理性走向融合。在科学的社会研究变得时髦的今天,我们对工程这种物质性活动进行哲学研究的进路就再也不能采用传统哲学那种单一的规范化方法,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从多维外部视点来理解。工程知识和工程实践的特性使得工程哲学应该超越传统的规范化方法,而去描述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工程实践,并在容纳各个外部视点后综合每个视点所形成的视图,为工程活动“拼凑一种更好的描述”。
盛晓明王华平
关键词:工程哲学工程知识工程实践
伊恩·哈金的科学哲学思想述评被引量:7
2005年
作为当代科学哲学界的重要人物,哈金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旨在把哈金置于当代科学论的背景之下来集中阐述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其中包括实验科学哲学、历史本体论、世界的重构与人的构造以及推理风格,并对其中可能引发的相对主义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论。
孟强
关键词:科学哲学历史本体论
科学的非统一性被引量:4
2006年
哲学家们长久以来一直试图实现科学的统一,试图为人类的知识寻找体系化的途径。但是,这样的做法在当代受到了许多人的挑战,因为科学的实际发展历程表明科学是异质性的、非统一性的、地方性的。然而,非统一性并不意味着不可通约性,真实的情况是科学虽然无法形成一个连续的、具有还原论色彩的整体,但是不同的科学文化之间依然是可以交流的。
孟强
关键词:情境化
科学概念的认知进路与转向——科学技术论视野被引量:9
2006年
科学技术论视野中,视点与方法是对科学概念的不同认知进路和认知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科学认知脚本,并组成了关于科学的认知矩阵。认知矩阵刻画了科学概念的四种认知进路与三次转向,随着科学概念的延伸,现代科学及其知识与权力有内在相关性,并且是一个社会协商和妥协的过程。
潘恩荣
关键词:视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