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X015)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冯颜利岳梁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人权
  • 1篇邓小平
  • 1篇休闲
  • 1篇休闲观
  • 1篇在场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想
  • 1篇正义
  • 1篇人权论
  • 1篇社会正义
  • 1篇生存权
  • 1篇世界历史理论
  • 1篇全面小康
  • 1篇全面小康社会
  • 1篇主权
  • 1篇主义
  • 1篇现代性话语
  • 1篇现实性
  • 1篇小康
  • 1篇小康社会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5篇冯颜利
  • 2篇岳梁

传媒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年份

  • 2篇2006
  • 5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高兹后工业社会的休闲观被引量:6
2005年
冯颜利
关键词:高兹后工业社会休闲观哲学思想
论全球发展公正性的权利与义务问题——从邓小平“东西南北问题”的观点看被引量:4
2005年
冯颜利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公正性缅怀邓小平
现代性话语:马克思的原创地位和当代在场性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在全球化竞争与发展和中国迅速走向全球与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话语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极为不公平的现象:关于现代性话语的皇冠属于马克斯.韦伯,而与具有原创性地位的卡尔.马克思无缘。实际上,马克思对现代性是本然的肯定,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为现代性社会。马克思当时的出场是通过对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的双重向度进行的———肯定与否定、“改造现存世界”、建设新世界而显示出来的。中国的革命与现代化建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取得巨大成功的。面对新旧全球化的时代大转换,没有对马克思的关于现代性话语的记忆和继承,不仅对马克思极为不公平,而且没有中国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
岳梁
关键词:现代性话语
马克思主义人权论被引量:18
2006年
马克思恩格斯虽说过:“至于谈到权利,我们和其他许多人都曾强调指出了共产主义对政治权利、私人权利以及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即人权所采取的反对立场”,我国也曾在理论上将人权问题视为禁区、实践中漠视人权。但是,马克思主义不仅讲人权,认为人权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天赋的、抽象的,而且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无产阶级和工人政党在斗争中要善于运用人权武器。
冯颜利
社会正义:现实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被引量:4
2005年
要完整地理解社会正义就不能局限于它的现实性(绝对性)和历史性(相对性),因为社会正义的现实性中具有历史性、历史性中也具有现实性,并且社会正义的现实性和历史性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总之,社会正义是现实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
冯颜利
关键词:社会正义现实性历史性辩证统一
主权与人权解读——从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的观点而言被引量:7
2006年
人权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也是发展变化的。从中外人权发展的历史看,有主权才有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国人权的首要问题,西方的"人权外交"只是维护其国家利益的工具。维护主权、促进人权进步的斗争,涉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建设,涉及综合国力和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为了维护主权,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自强不息。
冯颜利
关键词:主权人权生存权发展权
全球化是马克思的历史地平线——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观点看待新全球化被引量:2
2005年
马克思对现代性具有肯定和否定双重向度并进行了革命性改造。马克思的未来追求正是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到对商品的分析、即资本的批判即现代性扩散的世界市场即世界历史的大门打开的。现代化是现代性的获得过程,全球化是流动的现代性。全球化是马克思的历史地平线。“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研究全球化的理论精品,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观点看待、把握、应对新全球化的时代挑战。
岳梁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