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474)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湘源赵金霞孙琳李常虹张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胶原
  • 2篇胶原诱导
  • 2篇关节
  • 2篇风湿关节炎
  • 1篇蛋白
  • 1篇独立危险因素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D-二聚体
  • 1篇药物
  • 1篇诱导性
  • 1篇早期类风湿关...
  • 1篇增殖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5篇孙琳
  • 5篇赵金霞
  • 5篇刘湘源
  • 4篇李常虹
  • 2篇张霞
  • 2篇刘蕊
  • 1篇李桂叶
  • 1篇姚中强
  • 1篇栗占国
  • 1篇郑晓娟
  • 1篇满斯亮
  • 1篇张颖健

传媒

  • 4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骨免疫学在风湿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骨免疫学是一门旨在通过探讨免疫系统与骨骼肌肉系统交互作用,进而为人们理解风湿病发病机制提供新视角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末,Horwood等[1]的研究发现体外活化的T细胞可以通过诱导骨吸收细胞(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参与骨量的丢失。这一标志性的发现使2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系统超乎人们想象之外联系在一起。 Arron和Choi[2]于2000年首次提出了骨免疫学的概念,描述了骨骼肌肉系统与免疫系统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免疫失调可导致骨代谢异常。的确有研究显示慢性免疫活化本身就是SLE、RA及炎性肠病患者合并大量骨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3]。此外特定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细胞肿瘤也可导致局部骨组织的破坏[4-5],这些都充分说明免疫系统可以影响骨骼肌肉系统。免疫系统与骨骼肌肉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也使得骨免疫系统逐步被人们重视。随着骨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定将会为理解抗风湿病药物(包括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治疗风湿病的新型策略提供基础。为此,本文将重点综述近些年骨免疫学在风湿病领域中取得的进展。
李常虹刘湘源
关键词:骨骼肌肉系统抗风湿病药物免疫学免疫系统细胞独立危险因素骨量丢失
CXCL16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中的表达及对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CXCLl6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8只正常小鼠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CXCLl6在12只CIA小鼠外周血中的蛋白水平及病变滑膜组织中的mRNA水平,再采用CCK-8法、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CXCLl6重组蛋白(0,100,200,400,800ng/m1)刺激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上清中自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一吖水平及RANKL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CIA小鼠外周血CXCL16[分别为(72±8)和(127±10)pg/m1,P〈0.05]和滑膜CXCLl6mRNA水平(分别为0.214±0.007和0.375±0.009,P〈0.01)均显著增高。②CXCLl6(200、400、800ng/m1)作用于CIA小鼠淋巴细胞,其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XCLl6(0n/ml),吸光度(A)值分别为0.51±0.06、0.56±0.05、O.55±0.04、0.41±0.04(P〈O.05)。并且CXCLl6对CIA组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刺激能力明显高于其对健康对照组小鼠淋巴细胞(P均〈0.05)。③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IL-2和干扰素-1水平在CIACXCLl6(400、800ng/ml)组均明显高于CXCLl6(0ng/m1)组(P〈0.01)。结论CXCLl6可能通过活化淋巴细胞在CIA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孙琳刘湘源赵金霞满斯亮张霞
关键词:趋化因子关节炎淋巴细胞
血D-二聚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纳入RA患者58例,疾病对照组患者64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15例、骨关节炎1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2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血栓性疾病,近6个月无手术、外伤和肿瘤病史。记录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中D-二聚体水平。并研究其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vU检验、t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RA患者血D-二聚体增高的比例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分别为82.6%和21.9%,P〈0.01)。血D-二聚体水平在RA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6±1.57)和(0.32±0.25)mg/L,P〈0.01]。②在RA患者中,D-二聚体增高组DAS28水平高于D-二聚体正常组(5.4±1.0和4.4±0.8,P〈0.01)。D-二聚体增高组RA患者的ESR、CRP和RF水平均高于D-二聚体水平正常组RA患者[分别为(58±29)和(28±13)mm/1h;(39±36)和(11±9)mg/L;(409±718)和(46±40)U/ml,P均〈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与DAS28评分(r=O.406,P〈0.01)、ESR(r=0.355,P〈0.01)和RF(r=0.319,P〈0.05)具有相关性。结论RA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较其他风湿病患者明显升高,且与病情活动度密切相关。提示凝血-纤溶系统激活可能在RA的病情发展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赵金霞孙琳张霞刘湘源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生物医学研究D-二聚体
乌司他丁治疗胶原诱导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经正规治疗,可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A的基本病理特征是滑膜炎伴关节软骨和骨质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滑膜细胞过度增殖以及破骨细胞活化均参与RA的病理过程.其中T淋巴细胞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在R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琳李常虹郑晓娟赵金霞刘蕊刘湘源
关键词:乌司他丁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JAK2/SATA3信号通路对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用ATP竞争性JAK2激酶抑制剂AG490与RANKL同时处理RAW264.7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Phosphatase,TRAP)染色法观察TRAP阳性破骨细胞形态并计数,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不同诱导条件下RAW264.7中破骨细胞标志分子TRAP、RANK(Receptoractivator of NF-κB)、巨噬细胞标志分子CD11b和Emr1及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1,NFATc1)的mRNA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CCK8)法检测AG490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磷酸化情况。结果 ATP竞争性JAK2激酶抑制剂AG490可显著抑制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下调Ser727-STAT3磷酸化水平抑制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进而导致NFATc1转录因子表达水平下降有关。结论 JAK2/STAT3是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以此为靶向的特异性抑制剂AG490对于治疗以破骨细胞过度活化为主要特性的疾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李常虹赵金霞孙琳姚中强刘蕊刘湘源
关键词:破骨细胞AG490RANKLJAK2
IgG 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gG、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分析3种亚型抗体在早期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病程〈2年的RA患者87例,其他风湿病患者61例,健康对照49名。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gG、IgA和IgM亚型抗CCP抗体水平,并分析各抗体亚型与RA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检验、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IgG亚型和IgA亚型抗CCP抗体对诊断早期RA的敏感性分别为75.9%和67.8%,均明显优于IgM亚型抗CCP抗体(14%)(P均〈0.01)。IgG、IgA及IgM亚型抗CCP抗体对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6.4%、91.8%和93.6%。②IgG和IgA亚型抗CCP抗体均与CRP(r=0.278,P=0.01;r=0.217,P=0.047)和RF(r=0.430,P=0.000;r=0.271,P=0.012)呈正相关;IgM亚型与病程(r=0.279,P=0.014)呈正相关。③IgG-IgA+组患者病程(3.3±2.3)个月明显短于IgA-IgG+(11/28)(9.5±8.4)个月组和IgGqgA+(8.2±7.0)含月组(P均〈0.05)。④在IgG亚型抗CCP抗体阴性的RA患者中,仍有19.0%的患者可以检测到IgA亚型抗CCP抗体。IgG亚型和IgA亚型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均阳性对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为63.2%,特异性为100%,二者任一阳性的敏感性为80.5%,特异性为85.2%。结论IgG和IgA亚型抗CCP抗体对早期RA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且与病情活动相关,IgA亚型对IgG型抗CCP抗体阴性的RA患者具有一定的补充诊断作用,且IgG亚型阴性而Iga亚型阳性RA患者病程更短,提示IgA亚型抗CCP抗体可能在RA的更早期阶段发挥作用。
张颖健赵金霞孙琳李常虹李桂叶刘湘源栗占国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