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ZS041-A25-027)

作品数:8 被引量:171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慧吴应琴马明广蒋煜峰张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甘肃联合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3篇污灌
  • 3篇污灌土壤
  • 2篇对硝基苯
  • 2篇皂角
  • 2篇皂角苷
  • 2篇生物表面活性...
  • 2篇土壤中重金属
  • 2篇硝基
  • 2篇硝基苯
  • 2篇腐殖酸
  • 1篇动力学
  • 1篇对硝基苯胺
  • 1篇对硝基苯酚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增溶作用

机构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甘肃联合大学
  • 2篇兰州城市学院

作者

  • 9篇陈慧
  • 7篇吴应琴
  • 6篇马明广
  • 5篇张媛
  • 4篇蒋煜峰
  • 2篇魏云霞
  • 2篇展惠英
  • 2篇袁建梅
  • 2篇郭宏栋
  • 2篇童丹
  • 1篇周敏
  • 1篇张德懿
  • 1篇李莉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年份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对硝基苯酚在不溶性腐殖酸中的吸附行为被引量:5
2007年
制备了不溶性腐殖酸(IHA),研究了对硝基苯酚在不溶性腐殖酸中的吸附特征,考察了温度和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溶性腐殖酸对对硝基苯酚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在pH=3.5时,吸附的最佳模型为Langmuir型;温度分别为25℃,35℃,45℃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硝基苯酚在不溶性腐殖酸中的吸附率分别为94.00%,95.43%,97.66%;在同样温度及pH条件下,动态实验的饱和吸附量大于静态实验饱和吸附量,吸附作用以物理吸附为主.
马明广魏云霞张媛吴应琴童丹陈慧
关键词:不溶性腐殖酸对硝基苯酚
腐殖酸对污灌土壤中Cu、Cd、Pb、Zn形态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2
2005年
选用白银地区污灌土壤为供试样品,在土样中分别加入腐殖酸、EDTA、柠檬酸三钠和乙酸,采用连续浸提法对比研究了外源腐殖酸对污灌土壤中有毒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污灌土壤中添加腐殖酸可改变土壤对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吸持能力,使具有直接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可溶态急剧减少60%~80%,重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及有机结合态增加,从而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流动性﹑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蒋煜峰袁建梅卢子扬王爱萍陈慧
关键词:重金属腐殖酸污灌土壤
皂角苷络合洗脱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被引量:45
2006年
选择白银污灌土样为供试样品,采用振荡离心法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saponin)在不同浓度、p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对供试土样中重金属的解吸影响,并采用Tessier法对解吸前后土样中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随皂角苷浓度增加,重金属解吸率随之增加,在皂角苷浓度为3%时,Cu、Cd、Pb、Zn解吸率分别达到43.87%、95.11%、83.54%和20.34%,而水及合成表面活性剂单独冲洗对重金属解吸率最大不超过5%;并且发现随土壤pH值增加,重金属解吸率逐渐减小;离子强度对Pb、Zn影响不大,而Cu、Cd随离子强度增大解吸率减小.比较冲洗前后重金属形态的变化,发现Cu、Cd、Pb、Zn元素的可溶态、碳酸盐结合态减少均达50%以上,Pb残渣态也减少60%左右,并且重金属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态含量也有减少.说明皂角苷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大大降低了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表明皂角苷对污灌土样中重金属具有较好的淋洗去除效果.
蒋煜峰展惠英张德懿吴应琴陈慧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重金属解吸污灌土壤
表面活性剂强化EDTA络合洗脱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6
2006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和重金属洗脱螯合剂EDTA对土壤中Cd、Pb的解吸去除作用,同时研究了加入SDS和Brij35后对EDTA解吸污染土壤中Cd、Pb作用的影响,并对解吸前后重金属在土壤介质中形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SDS可使EDTA对Cd的解吸量由61.67%增加到79.68%、对Pb的解吸量由57.25%增加到89.65%。在EDTA浓度较小时,加入SDS对Cd、Pb的解吸产生拮抗作用,抑制了EDTA对污染土样中Cd、Pb的解吸;随着EDTA浓度的不断增加,加入SDS与EDTA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Brij35具有相同的增溶作用,但增溶效果不如SDS。比较复配解吸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可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较解吸前减少60% ̄90%,大大降低了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试验结果可为利用表面活性剂与EDTA复配提高重金属在土壤介质中的解吸率提供理论依据,并可应用于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冲洗治理。
蒋煜峰展惠英袁建梅马明广陈慧
关键词:EDTA重金属污灌土壤
不溶性腐植酸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研究了不溶性腐殖酸对水溶液中铅、镉、铜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征,考察了温度和酸度及时间对吸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溶性腐殖酸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在pH=3.5时,吸附的最佳模型分别为Frendlich,Line...
马明广吴应琴张媛陈慧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
文献传递
固相萃取—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酯被引量:8
2006年
采用亲水-亲脂平衡固相萃取柱和反相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萃取条件和测定方法。利用正交实验对影响萃取回收率的4个主要因素(洗脱剂组成、洗脱剂加入量、洗脱速率及清洗剂组成)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固相萃取的最佳条件:洗脱剂组成为V(甲醇)∶V(乙醚)=3∶17,洗脱剂加入量为6mL,洗脱速率为1.0mL/min,清洗剂组成为V(甲醇)∶V(水)=1∶9。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萃取回收率在75.1%~111.3%之间。在优化条件下,色谱峰面积与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 5),DMP,DEP,DBP的检出限分别为0.24,0.51,0.12μg/L。DEP,DBP,DMP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1%,103.8%,95.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6%,1.20%,2.10%。
张媛周敏马明广吴应琴陈慧
关键词:固相萃取邻苯二甲酸酯分析方法
腐植酸对Cd在西部黄土上吸附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选用西北地区粘土为供试土样,采用振荡离心法研究了腐植酸对Cd在粘土上吸附特性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腐植酸,Cd的吸附都能够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在25℃时,加入10 mL55 mg.L-1的腐植酸使土样对Cd的饱和吸附量由29.22 mmol.kg-1增加到31.39 mmol.kg-1,并且Cd在供试土样上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加入与不加腐植酸相比,吸附标准自由能改变量分别为ΔG2θ=-0.949 7 kJ.mol-1和ΔG1θ=-0.888 5 kJ.mol-1。不加腐植酸时,描述Cd在供试土样上的吸附动力学最优方程为Elovich方程,其次为双常数方程;加入腐植酸溶液后,其吸附动力学最优方程改变为双常数方程,且Cd的吸附平衡时间缩短。随着加入腐植酸量的增加,土壤样品对Cd的吸附量明显增加;随pH值的增加,加入腐植酸降低了土壤对Cd的吸附增加量。
蒋煜峰张媛马明广吴应琴陈慧
关键词:腐植酸吸附动力学
白银斜发沸石的改性及对对硝基苯胺的吸附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制备改性斜发沸石,重点研究了改性剂的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对改性白银斜发沸石吸附对硝基苯胺的影响。同时对斜发沸石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TMAB改性的最佳时间为4 h,最佳浓度为10 g/L,改性温度对沸石吸附有机物的影响不大。改性斜发沸石对对硝基苯胺的吸附明显高于天然斜发沸石,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ndlich方程。
马明广魏云霞张媛吴应琴郭宏栋陈慧
关键词:斜发沸石改性对硝基苯胺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黄土中菲的增溶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Saponin)和两种常见的化学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Brij35对吸附在黄土上菲的增溶萃取作用。试验表明皂角苷对菲有明显的增溶作用,水溶液中菲的表观溶解度与皂角苷浓度成线性增加关系。与化学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Brij35相比,在水体系和水-土体系中皂角苷均有较高的质量增溶比(SR)和胶束假相和水相的分配系数(Kmc)。同时发现浓度较低(小于CMC)时,皂角苷在黄土上的吸附很小。结果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望替代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
童丹吴应琴郭宏栋李莉陈慧
关键词:皂角苷增溶作用黄土生物表面活性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