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X061)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肖鹰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主题

  • 3篇席勒
  • 3篇界说
  • 3篇境界
  • 3篇境界说
  • 2篇叔本华
  • 1篇电影
  • 1篇艺术
  • 1篇有我
  • 1篇哲学
  • 1篇哲学精神
  • 1篇症候
  • 1篇中国电影
  • 1篇中国绘画
  • 1篇中国绘画艺术
  • 1篇人间
  • 1篇人间词话
  • 1篇人生情怀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主义
  • 1篇生活美学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肖鹰

传媒

  • 2篇文艺研究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然与理想:叔本华还是席勒?——王国维“境界”说思想探源被引量:9
2008年
李长之等民国学者,曾称王国维为"文学革命的先驱"。但是,在20世纪后半叶以来,更普遍的看法是将他视为"以叔本华的悲观唯心主义美学为本"的悲观主义美学论者,甚至将他视为"腐朽没落的封建文人"。王国维形象的剧变,自然与20世纪下半叶中国政治局势的变化相关,但是,这也与学术界长期严重误解王国维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境界"说分不开。相对于传统中国诗学理论的基本精神,王国维"境界"说的核心内涵是"自然与理想结合"命题。这个诗学命题("自然与理想结合")。是席勒的人本主义诗学的宗旨,它表达的是现代资产阶级芙学的最高理想。王国维追随席勒,主张"诗歌者,描写人生者也"。以自然与理想统一为诗歌的理想境界,将人本主义的理想精神作为诗歌创作的核心动力,这是对传统诗学观念的一个真正革命性的突破。
肖鹰
关键词:叔本华席勒
“真”:超美丑的自然审美主义--李贽审美思想论
2012年
本文分三部分阐释李贽的审美思想:其一,与康德在18世纪末期提出的审美自由思想相比,李贽更强调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平等认同及审美客体的独立性;其二,李贽主张审美观照建立于这样一个前提下,即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同时必须是一个召唤主体;其三,李贽坚持人生的真理性(人生价值)不离于此,尽在于此,主张"为己自得","不掩于行",由此开启了个性解放和情感自由的生活美学。
肖鹰
关键词:自我生活美学
媒介扩张与文学批评——当前中国主流批评症候被引量:17
2007年
本文运用本雅明、麦克卢汉等现代思想家的媒介理论,简要分析了媒介扩张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在媒介扩张压力下,文学的信息化转型和批评的媒体化转型。本文认为,批评的媒体化转型导致了文学批评的批评性的丧失和无能;批评家只有坚持独立的批评立场,才能行使批评的自由,履行批评的使命——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的声音是天然地具有反媒介的品格和意义的。
肖鹰
“墨戏”与“平淡”——董其昌绘画观一辨被引量:1
2012年
董其昌的画论,在中国绘画思想史上具有"集大成"的意义。他特别推崇"平淡天真"的画风,而又以米芾父子的"墨戏"绘画观为绘画之正宗。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对庄子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哲学溯源中,试阐释"平淡"与"墨戏"所包含的哲学精神,并揭示其中所体现的中国绘画哲学对于精工与平淡、形式与生命的矛盾观念。本文认为,庄子"以淡为本"的宇宙观延伸为人生哲学,就形成为一种隐逸于万物而游心于无穷的人生情怀,它提供于中国绘画艺术的是"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创作精神。董其昌对"平淡"与"墨戏"的美学阐发,核心就在于将"以淡为本"落实为艺术与人生统一的自由艺术精神。
肖鹰
关键词:平淡天真绘画观墨戏中国绘画艺术哲学精神人生情怀
“有我”与“无我”:自然与理想的结合方式--论王国维“境界”说的诗境构成原理被引量:12
2008年
长期以来,在对王国维"境界"说的研究中,一个主要趋向是以叔本华的美学思想诠释"有我"与"无我"。这种诠释基于两种理由:王国维在1904年对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服膺和传播;王国维对"有我"、"无我"的表述与叔本华对"优美"、"崇高"观念表述的相似性。这是一种基本观念错误的诠释。因为《人间词话》的基本思想是与叔本华美学相反对的,它是奠基在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诗学)思想基础上的;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的美学内涵来源于席勒的"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两概念,它们表现的是诗歌境界中自我对理想与自然的两种关系。
肖鹰
关键词:境界说有我无我席勒
被误解的王国维“境界”说——论《人间词话》的思想根源被引量:27
2007年
长期以来,诠释王国维"境界"说的主导方向是以叔本华哲学(美学)为"本"。这是一个根本误解。本文主旨就是揭示和澄清这个误解。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通过对王国维美学、文学论著的历史梳理,论证王国维提出"境界"说的主要动机是他的美学思想从接受叔本华美学转向席勒美学;第二,对以叔本华哲学(美学)诠释"境界"说的重要论著进行历史追述和分析批评,指出这种诠释方式形成的主要根源是非历史地看待王国维的美学文献;第三,简要论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境界"说的核心是以席勒提出的以人本主义理想为核心的诗歌理想,而《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是"境界"说的基本思想资源。
肖鹰
关键词:叔本华席勒
中国电影: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金陵十三钗》与《别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以2001年的《英雄》为标志,张艺谋"代表"中国电影"冲奥"已过10年,但仍然"奥梦"不圆。从对张艺谋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和伊朗导演Asghar Farhadi的《别离》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张艺谋电影的误区在于对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理念错误:追求影像唯美主义和电影全球化。走出张艺谋电影误区的途径是:电影家要培养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国际文化视野,以切入现实和揭示人生问题的诚意创新电影。
肖鹰
关键词:中国电影《金陵十三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