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0000815)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5
相关作者:马静何业东胡建文陈维视王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高温氧化
  • 4篇喷丸
  • 4篇喷丸处理
  • 3篇抗高温氧化
  • 3篇合金
  • 2篇退火
  • 2篇退火处理
  • 2篇抗高温氧化性
  • 2篇抗高温氧化性...
  • 2篇高温氧化性
  • 2篇高温氧化性能
  • 2篇1CR18N...
  • 2篇Y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动力学
  • 1篇涂层
  • 1篇内氧化
  • 1篇稀土
  • 1篇铝化物
  • 1篇铝化物涂层

机构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鞍钢股份有限...
  • 1篇石家庄链轮总...

作者

  • 9篇何业东
  • 9篇马静
  • 4篇胡建文
  • 3篇陈维视
  • 3篇孙宝德
  • 3篇王俊
  • 2篇高颖
  • 1篇郭俐聪
  • 1篇陈义庆
  • 1篇王文青
  • 1篇张彦超

传媒

  • 4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业科技
  • 1篇材料保护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电沉积-热解法制备Ce_2O_3薄膜的抗氧化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电沉积-热解法在1Cr18Ni9Ti合金表面沉积氧化铈陶瓷薄膜,经过900℃下100 h的高温氧化实验及金相分析发现,氧化铈薄膜可显著降低合金的氧化增重和氧化膜剥落量,促进试样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氧化膜,大大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电沉积参数为25 V,60 s时,沉积的薄膜抗高温氧化性能略佳。
马静陈维视何业东
关键词:抗氧化性能
Y_2O_3薄膜处理对3Cr25Ni7N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电沉积-热解法在3Cr25Ni7N合金表面制备了Y2O3薄膜,并研究了薄膜处理对合金在1000℃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氧化动力学曲线、SEM及XRD分析结果表明,Y2O3薄膜处理使合金表面氧化膜以尖晶石结构为主,氧化膜致密,有效地抑制了Cr2O3的挥发反应,且氧化膜与基体的附着性好,因此合金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得到提高,这与氧化钇薄膜在较低温度下抗高温氧化性能提高的机制是不同的。在不同温度下,Y2O3薄膜处理均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马静何业东王俊孙宝德
关键词:抗高温氧化稀土
1Cr13合金沉积Y_2O_3薄膜后的高温氧化行为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研究Y2O3薄膜处理对1Cr13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采用电沉积-热解法在1Cr13合金表面制备了Y2O3薄膜,并研究了薄膜处理后合金在800℃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并进行了SEM及XRD分析。经100h循环氧化后沉积薄膜试样表面生成了晶体状的氧化铬,氧化增重和氧化膜剥落量显著下降,分别为空白试样的0.39和0.11。沉积薄膜的作用在于在氧化初期为氧化膜提供了优先形核的位置,改变了氧化铬中的传输机制和应力状态,促进了合金的选择氧化,生成了保护性的氧化膜。因此,Y2O3薄膜处理能显著提高1Cr13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马静何业东王俊孙宝德
关键词:高温氧化
合金选择氧化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5年
综述了合金选择氧化理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WAGNER对合金氧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同时还探讨了WAGNER的合金内/外氧化转变理论和合金选择氧化理论在深入研究中所表现出的局限性以及两理论在逻辑上产生的矛盾。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氧化从表面开始,合金表面氧化物的形核与长大的行为决定合金是否发生内氧化。由此,提出了合金由外氧化向内氧化转变的模型,该模型有助于解释更多的实验现象,但还需要深入研究。
马静何业东陈维视胡建文高颖陈义庆
关键词:合金内氧化
喷丸与ZrO_2/Al_2O_3叠层对Cr_5Mo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采用喷丸处理及溶胶 凝胶工艺涂覆ZrO2/Al2O3叠层对Cr5Mo合金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合金试样在60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性能。从SEM,XRD及氧化动力学分析结果发现,喷丸处理不能使Cr5Mo合金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氧化铬膜,反而促进了Cr5Mo合金的高温氧化,其氧化增重与氧化剥落速率最高;ZrO2/Al2O3叠层通过稀土效应改变了氧化膜的生长机制,降低了氧化铬膜的生长速率,促进了合金表面铬的选择氧化,起到了优异的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马静何业东王文青陈维视胡建文
关键词: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CR5MO喷丸处理氧化动力学ZRO2
电脉冲沉积铝化物微晶涂层的高温腐蚀行为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自行设计的振动式电脉冲沉积装置在Q235钢表面沉积厚度达100μ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并研究涂层的高温腐蚀行为。采用振动式电脉冲沉积技术沉积涂层时,铝电极与工件瞬时接触放电,可以达到很高的温度,从而形成了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涂层,而且涂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涂层冷却速度很快,由此获得微晶结构涂层;流动的氩气可有效地保护涂层的质量。将沉积铝化物微晶涂层的Q235钢分别在600℃空气中氧化200h和600℃99.98%SO2气氛中硫化50h,然后进行SEM、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沉积铝化物微晶涂层后Q235钢的抗氧化和硫化性能均大幅度提高。
马静何业东王俊孙宝德
关键词:铝化物涂层Q235钢高温腐蚀
退火处理对喷丸处理1Cr18Ni9Ti合金选择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采用 4 0 0℃退火处理对喷丸处理的 1Cr18Ni9Ti合金进行了预处理 ,研究了不同处理的合金试样在 90 0℃空气中的恒温连续氧化性能。扫描电镜 (SEM)、X射线衍射 (XRD)及氧化动力学结果发现 ,喷丸处理虽然使促进了铬的选择氧化 ,然而由于喷丸处理合金表面压应力增大 ,形成的氧化膜的抗剥落性能不好 ;经退火处理的喷丸试样表面的应力得以消除 ,因此合金表面形成了附着性良好的选择性氧化铬膜 ,其氧化增重与氧化膜剥落下降 ,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大大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马静何业东胡建文田建辉
关键词:喷丸处理退火处理
喷丸处理对1Cr13钢选择氧化的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对1Cr13钢进行了不同时间(5,10,20,40min)的喷丸处理,研究了喷丸处理对1Cr13钢在800℃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高温氧化实验及表面形貌观察分析发现,喷丸处理形成了一个晶粒细化层,降低了1Cr13钢发生选择氧化所需的临界含量,氧化增重显著降低,氧化膜剥落也有所改善。喷丸处理促进了1Cr13钢表面形成选择性的保护氧化膜,提高了1Cr13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喷丸处理10-20min的试样抗高温氧化性能最佳。
马静郭俐聪张彦超何业东
关键词:喷丸处理高温氧化
喷丸及退火处理对1Cr18Ni9Ti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研究了经过喷丸处理及400℃退火处理的1Cr18Ni9Ti合金试样在900℃空气中的循环氧化性能。经SEM,EDS分析及氧化动力学研究发现:喷丸处理虽然促进了铬的选择性氧化,但却使合金表面的压应力增大,所形成的氧化膜的抗剥落性能也不好;退火处理不仅使喷丸试样表面的应力得以消除,并且起到了低温预氧化的作用。经过退火处理的合金表面形成了附着性良好的选择性氧化铬膜,其氧化增重与氧化膜剥落量下降,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马静何业东胡建文高颖
关键词:抗高温氧化性能退火处理TI合金1CR18NI9TI喷丸处理ED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