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05A081)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方岩郝卯林徐正祄王万铁张晓隆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生理学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氧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损伤
  • 1篇肺缺血
  • 1篇肺缺血再灌注
  • 1篇肺缺血再灌注...
  • 1篇FAS/FA...
  • 1篇FAS/FA...
  • 1篇FAS/FA...
  • 1篇病理生理
  • 1篇病理生理学
  • 1篇病理学
  • 1篇病理学与病理...

机构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1篇张晓隆
  • 1篇王万铁
  • 1篇徐正祄
  • 1篇郝卯林
  • 1篇王方岩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化应激与Fas/FasL系统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化应激与Fas/FasL系统的关系。方法采用在体兔单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1h、3h和5h组,每组10只。对比观察各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一氧化氮水平,以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Fas/FasL mRNA定位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再灌注后Fas、FasL mRNA在肺血管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等呈阳性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丙二醛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一氧化氮则随再灌注时间延长有所降低(P<0.01)。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期间,氧化应激参与Fas/FasL系统的激活。
郝卯林王万铁徐正祄王方岩张晓隆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缺血再灌注FAS/FASL活性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