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17801)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赵锁奇王艳秋鲍晓军魏贤勇宗志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催化
  • 3篇渣油
  • 3篇收率
  • 3篇加氢
  • 3篇减压渣油
  • 3篇大港减压渣油
  • 2篇活性炭
  • 2篇GC/MS
  • 2篇GC/MS分...
  • 2篇催化加氢
  • 1篇油田
  • 1篇湿法磷酸
  • 1篇柱层析
  • 1篇萃取物
  • 1篇脱硫
  • 1篇脱硫工艺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分布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徐州工业职业...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6篇魏贤勇
  • 6篇鲍晓军
  • 6篇王艳秋
  • 6篇赵锁奇
  • 4篇宗志敏
  • 4篇周立雪
  • 2篇金鑫
  • 1篇刘代俊
  • 1篇金万祥
  • 1篇胡强
  • 1篇韩丽
  • 1篇王枫
  • 1篇周霞
  • 1篇孙琦

传媒

  • 4篇应用化工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及GC/MS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在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DVRSFEF)的GC/MS分析检测中,除了大港减渣1级萃取分F1以外,在其他级分中分析检测出的物种和数量均较少,特别是DVRSFEF10~SFEF17的检测结果很不理想。故通过层析柱对DVRSFEF按照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离,可以得到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在DVRSFEF中的分布规律,以及DVRSFEF所含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中链烃、环烷烃和芳烃的含量的变化规律;还检测出了具有高附加值的稀有物质。
王艳秋周立雪赵锁奇鲍晓军宗志敏魏贤勇
关键词:柱层析收率物种分布
大港减渣超临界萃取物的GC/MS定性、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超临界萃取可以在控制的温度和压力下把重油分成很多窄馏分以方便后续分析,从大港原油真空分馏得到的大港减渣被超临界萃取技术分成F1到F16个级分.用商品级的石蜡作为外标,用GC/MS对这些级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用其主要成分为C15到C43的直链烷烃,包含藿烷、萜烯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的浓度从F1到F16明显减少.
王艳秋王枫宗志敏孙琦金鑫韩丽魏贤勇赵锁奇鲍晓军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GC/MS分析
沸石分子筛对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的加氢催化
2010年
在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DVR SFEF)的GC/MS分析检测中,除了第1级超临界萃取分F1以外,其他级分检出的物种和数量均较少。通过沸石分子筛HM对DVR SFEF1~17催化加氢,探索催化产物可检测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GC/MS检出的主要成分为C11~C34的直链烷烃、C11~C30的支链烷烃、环烷烃(包含饱和环烷烃)、少量的藿烷、降羽扇烷、芳烃及含氧有机化合物等,含量从DVR SFEF1~SFEF16逐步增加。通过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的加氢催化实验发现,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对重质油高效转化利用十分有效的分离方法。
王艳秋周立雪魏贤勇赵锁奇鲍晓军
关键词:沸石分子筛加氢催化催化活性
用于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高效转化催化剂的协同性能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沸石/Ni,AC/Ni,沸石/沸石和AC/沸石对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残渣(DVR SFER)进行加氢,均获得了协同效应。HM/Ni获得了45.31%的高收率,远远大于在同样条件下HM的收率(16.38%)和Ni的收率(2.62%),催化剂并用后的催化产物包括正构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柴油成分;并用可降低重质油高效转化的成本,提高低分子催化产物的收率。在石油资源十分紧缺的今天,催化剂并用对DVR SFER催化加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艳秋周立雪宗志敏魏贤勇赵锁奇鲍晓军
关键词:DVR活性炭催化加氢收率
大港减压渣油的光催化氧化被引量:1
2010年
以TiO2为光催化剂,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减渣催化氧化产物的组成与结构特征,考察TiO2和双氧水用量对大港减压渣油环己烷溶液体系的催化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大港减压渣油环己烷溶液被光催化氧化后,烷烃、醇、醚和酯等小分子物质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TiO2与双氧水共用可协同促进渣油的氧化,其氧化后的小分子相对含量收率可达28.51%,而单用双氧水的收率仅为13.43%。
王艳秋周立雪魏贤勇赵锁奇鲍晓军
关键词:大港油田减压渣油光催化氧化
活性炭对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寻找重质油催化加氢转化的新型催化剂,将活性炭用于大港减渣超临界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GC/MS分析结果显示,催化温度从350℃升至400℃,催化产物的收率从4.71%提高至21.03%.催化温度在350℃下,当活性炭用量从0.10 g提高到0.20 g时,催化产物的收率从4.71%提高至17.45%,活性炭和镍并用获得了协同效应.催化产物包括正构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柴油成分.活性炭对大港减渣超临界萃取残渣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王艳秋金万祥宗志敏金鑫魏贤勇赵锁奇鲍晓军
关键词:活性碳催化加氢收率柴油
响应面法优化湿法磷酸脱硫工艺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优化湿法磷酸脱硫工艺,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BaCO3与硫酸根摩尔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建立了一个脱硫率与影响因子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最佳脱硫条件为:反应时间63.6 min,反应温度62℃,碳酸钡加量与硫酸根的摩尔比为1.312,在此条件下,脱硫率达96.24%。
胡强刘代俊周霞
关键词:湿法磷酸脱硫响应面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