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4100)

作品数:10 被引量:107H指数:8
相关作者:盖钧镒智海剑王延伟郭东全李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大豆
  • 7篇花叶
  • 7篇花叶病
  • 7篇花叶病毒
  • 7篇大豆花叶
  • 7篇大豆花叶病
  • 7篇大豆花叶病毒
  • 6篇抗性
  • 5篇SMV
  • 3篇数量抗性
  • 3篇株系
  • 2篇潜育期
  • 2篇侵染
  • 2篇抗扩展
  • 2篇抗性遗传
  • 2篇基因
  • 1篇等位
  • 1篇毒病
  • 1篇育种
  • 1篇育种应用

机构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10篇盖钧镒
  • 9篇智海剑
  • 3篇郭东全
  • 3篇王延伟
  • 2篇李凯
  • 2篇喻德跃
  • 2篇何小红
  • 2篇战勇
  • 1篇廖琴
  • 1篇李海朝
  • 1篇陈受宜
  • 1篇陈应志
  • 1篇杨华
  • 1篇白丽
  • 1篇李海潮

传媒

  • 3篇大豆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被引量:37
2005年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晋大74、K丰52—1、航天2号、辽03—20、辽95025—5—4、中作2—29、中豆32、科9208、油春32)和5个品种(铁95025 —5—5、铁94037—6、汾豆69、冀99、冀鉴27)分别对4个株系和3个株系表现抗侵染,中黄4、中作016、吉林2001—14等25个品种对1—2个株系表现抗侵染;5个品种(公交03-1212、冀鉴37、秦豆9、淮02-02、滑豆20)对4个株系表现抗扩展。以上品种除可用于生产外,还可作为抗SMV 育种的抗源。该批参试品种中,黄淮地区品种的平均病情指数最轻,其次是东北地区品种,然后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品种的病情最重。从不同类型品种的病情分析,按黄淮夏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夏大豆、南方春大豆、菜用大豆、热带多熟制大豆的顺序逐步加重。在田间条件下,免疫品种数量不多,占参试品种的7.9%,严重度为1级的高抗品种占47.5%,未发现严重度为4级的高感品种,表明多数品种田间抗性较好。
智海剑盖钧镒陈应志廖琴郭东全王延伟李凯李海潮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抗性
大豆对SMV数量抗性的表现形式与种质鉴定被引量:29
2004年
在发现大豆对SMV具有数量抗性的基础上,选用96份大豆品种材料研究其在接种Sa、SC8、N1、N3等4个SMV株系条件下的发病率、病级、潜育期和病害扩展速度等4个数量抗性组分的变异。结果表明,品种间4个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溧水中子黄豆、沛县天鹅蛋、诱变30等品种虽然对4个株系均感染,但在4个组分上均表现出较强抗性,且不同株系间差异较小,说明这些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具有广谱数量抗性。研究证实以往报道的一些抗感染品种如溧水中子黄豆、AGS-19,其实是抗扩展的数量抗性品种。邳县茶豆、淮阴秋黑豆等品种对SMV的抗性可能属于数量抗性与质量抗性的叠和。大豆对SMV的数量抗性是曾被学术界忽视而又值得利用的一类抗性,它一般比质量抗性具有更宽的抗谱和更好的持久性。
智海剑盖钧镒
关键词:数量抗性株系大豆种质鉴定潜育期
大豆花叶病毒5个分离物的鉴定及外壳蛋白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生物学纯化与血清学鉴定(ELISA)得到5个大豆花叶病毒(SMV)分离物,利用RT—PCR法扩增其外壳蛋白(CP)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5个分离物CP基因全长均为795个核苷酸,编码产生265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5个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19,6~97.1%,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9,5~99.2%。结合5个分离物在8个大豆品种上的致病性反应得出,5个分离物在8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性反应和序列差异的比较表明,分离物在8个鉴别寄主上致病性反应相差越大,其CP基因氨基酸序列差异就越大,由此证实SMV的CP基因与致病性反应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郭东全智海剑王延伟李海朝盖钧镒杨华李凯白丽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
大豆花叶病毒症状反应的遗传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利用对SMV不同株系分别表现抗病(免疫或无症状)、坏死以及花叶的品种,配置花叶×抗病,花叶×花叶、花叶×坏死,坏死×坏死、坏死×抗病5类杂交组合。各组合的F1、F2和部分B1、F3世代在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a,SC8和N3株系的条件下,研究了大豆花叶病毒症状反应的遗传。结果表明,花叶×抗病组合接种SC8株系后,F1表现抗病,F2和B1群体分别发生3抗∶1感以及1抗∶1感的表型和基因型分离,说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大豆对SC8的抗病和花叶症状,其中抗病表现显性,花叶表现隐性。花叶×坏死组合接种SC8和Sa后,F1表现坏死,F2群体发生3坏死∶1花叶分离,说明控制坏死和花叶症状的基因是等位的,坏死基因对花叶基因表现为显性。坏死×抗病组合的F1表现抗病,F2出现3抗∶1坏死分离,说明抗病对坏死为显性。坏死×坏死,花叶×花叶两类组合后代接种不同株系后均没有发生症状分离,说明不同品种间控制花叶的基因是等位的;控制坏死的基因也是等位的。根据以上遗传试验推断,大豆对SMV的抗病(无症状)、坏死以及花叶3类症状由1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对应的等位基因可分别表示为SR、sN和sm,其中SR对sN和sm均表现显性,sN对sm表现显性。
智海剑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复等位基因
大豆对SMV抗侵染与抗扩展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研究最早着重于系统病症,后来发现感病材料还存在发病程度上的遗传差异,抗侵染与抗扩展并不相同,从而鉴别出一批具不同类型抗性的抗源。本研究利用抗侵染和抗扩展品种(系)配置10个不同类型杂交组合,在分别接种Sa或SC8株系条件下,研究两类抗性的遗传模式。结果表明,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分属不同遗传体系,抗侵染由1对主基因控制,抗病对感病表现为显性;抗扩展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F2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3.91%~74.97%和18.43%~37.04%,F2:3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9.46%~82.42%和17.42%~39.93%,抗性大小依亲本而异。两类抗性都有育种价值。因中抗×高感组合的遗传率明显低于高感×高抗组合,抗扩展育种应尽量选择抗性强的品种作亲本。
智海剑盖钧镒何小红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扩展
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与分布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鉴定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明确该地区目前SMV株系的组成、分布和流行情况。【方法】2001~2002年采集了黄淮地区四省28个县市的大豆病样591份,经初步繁殖鉴定、生物纯化及组织印迹检测,得到了50个SMV毒株,采用王修强等筛选的10个鉴别寄主进行接种鉴定。【结果】检测到SC-3~SC-9等7个株系群,发现1个新的株系群SC-10。综合本单位1998~2002年的结果,黄淮地区(河南、山东、安徽北、江苏北)在SC-1~SC-10中,除SC-2未发现外,9个株系群中,以SC-3和SC-7为主,分别占29.21%和23.60%,SC-4和SC-8其次,占10.11%和8.99%。按省分布,河南省有7个株系群,SC-3、SC-4为主,SC-5、SC-7其次;山东省4个株系群,以SC-3为主,SC-8也占相当比重;皖北7个株系群,以SC-7和SC-9为主,其次SC-10;苏北8个株系群,以SC-3和SC-7为主,其次SC-8。按株系群,SC-3、SC-4各省均有;SC-5、SC-6、SC-7在河南、皖北、苏北3地;SC-1、SC-8在河南、山东、苏北3地;SC-9只在皖北发现;SC-10在皖北、苏北2地发现;SC-2在黄淮未发现。【结论】在黄淮地区检测到7个株系群SC-3~SC-9,发现了1个新株系群SC-10。各株系群在黄淮地区的分布不同,各省分中株系组成上也有较大差别。
战勇智海剑喻德跃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株系鉴定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与抗扩展育种应用的讨论被引量:3
2005年
大豆既可抗SMV的侵染,又可抗扩展。抗侵染由一或两对基因控制,具有明显的株系专化性,存在因株系变化而丧失抗性的可能,但抗侵染品种不受SMV的影响,且抗性基因鉴定、转育方便,在品种更替速度不断加快以及注意SMV动态变化的情况下,针对主要流行株系的抗侵染已被广泛利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抗扩展由一对加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以主基因作用为主,多基因起修饰作用。这种抗性虽不能抵抗SMV的侵染,但大豆感染后病情较轻,产量损失一般在5%以下,且抗谱广、抗性稳定,抗源丰富。因此,对抗扩展育种应予以重视。随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发展,期望能通过分子标记辅助抗性选择,把对多个株系的抗侵染基因聚合到同一品种,甚至把两类抗性聚合到同一大豆品种。
智海剑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扩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大豆对SMV SC-7株系群的抗性遗传与基因定位被引量:9
2006年
科丰1号×南农1138-2的P1、P2、F1和180个重组自交家系接种SC-7株系群的鉴定表明,P1与F1全抗,P2全感,说明抗性为显性;重组自交家系抗、感按1∶1分离,说明抗性由一对基因控制。利用王永军等的遗传连锁图对SC-7株系群的抗性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将抗病基因Rsc-7定位于N8-D1b+W连锁群上,并与已定位的5个抗性基因中的3个连锁,还有一个与之相连锁的标记LC5T,其排列顺序和遗传距离为Rsa(30.6 cM)Rsc-7(22.1 cM)Rn3(10.3 cM)Rn1(15.8 cM)LC5T。
战勇喻德跃陈受宜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抗性遗传基因定位
对大豆花叶病毒不同抗性类型品种的细胞超微结构特征被引量:17
2005年
对质量抗性、数量抗性以及感病 3类品种接种大豆花叶病毒 (SMV) 后的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 在未感染的对照品种南农 1138 2以及接种Sa株系的质量抗性品种科丰一号的细胞中没有病毒粒体和病毒内含体, 细胞超微结构正常。在接种Sa株系后的感病品种南农 1138 2的叶肉细胞中出现大量成簇的线状病毒粒子聚集体和柱状内含体, 柱状内含体横切面呈风轮状, 许多细胞出现核固缩、核膜降解、异染色质边聚、核仁融解、叶绿体被膜破碎甚至瓦解消失、基质及基粒片层解体或肿胀扭曲。数量抗性品种接种Sa株系后, 个别细胞中发现线状病毒粒子和风轮状内含体, 少数叶绿体的片层结构肿胀扭曲, 细胞核、线粒体的被膜以及形状和结构轻度受损。上述结果表明, 数量抗性品种的受害程度明显小于感病品种, SMV引起的超微病变特征在 3类抗性品种间是显著不同的。
智海剑盖钧镒郭东全王延伟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数量抗性超微结构
大豆对SMV数量(程度)抗性的综合分级方法研究被引量:29
2005年
 选用63个不同抗性类型的代表品种,进行接种大豆花叶病毒病,分析了品种发病率、病级、潜育期和病害扩展速度4个数量抗性组分的遗传变异特点,以 4 个组分为基础指标,对 63 个品种的程度抗性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在距离约为 0.38 时,63 个品种被分成免疫、高抗、中抗、中间、中感和高感6种类型,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各抗性级别的判别函数;另外,利用发病率、病级和接种至最大病情的天数构建了度量数量抗性强弱的综合病情指数(SDI),提出各抗性级别的临界标准;并对同一批材料聚类和判别分析分级结果与综合病情指数分级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可取得类似的分级效果,而综合病情指数是对感病对照的相对统计量,不受时间、地点和批次的限制,便于不同环境下品种抗性的鉴定以及品种间抗性的比较,且简单易行。因此,综合病情指数可作为对SMV数量抗性鉴定的分级指标。
智海剑盖钧镒何小红
关键词:数量抗性病级合病大豆潜育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