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IKX05003)

作品数:20 被引量:192H指数:9
相关作者:姚志剑滕皋军刘海燕王丽曹燕翔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抑郁
  • 16篇抑郁症
  • 10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6篇张量成像
  • 6篇弥散
  • 6篇弥散张量
  • 6篇弥散张量成像
  • 6篇白质
  • 5篇影像
  • 5篇情绪
  • 5篇FMRI研究
  • 4篇抑郁症患者
  • 4篇影像学
  • 4篇静息态
  • 4篇白质纤维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性别差异
  • 3篇重性抑郁
  • 3篇重性抑郁症

机构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5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姚志剑
  • 15篇滕皋军
  • 15篇刘海燕
  • 13篇王丽
  • 12篇曹燕翔
  • 11篇卢青
  • 8篇刘文
  • 7篇杜经纶
  • 7篇谢世平
  • 4篇张宁
  • 4篇武欣
  • 3篇李宗鸿
  • 3篇史家波
  • 2篇肖朝勇
  • 1篇杜经伦
  • 1篇韩颖琳
  • 1篇袁哲星
  • 1篇吴婷

传媒

  • 6篇中国心理卫生...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临床精神医学...
  • 3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的初步建立被引量:41
2007年
目的:建立本土化的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chinese facial expression video system,CFEVS)以增加情绪研究的取材范围。方法:录制强度分为三等级的喜悦、悲伤、惊奇、恐惧、愤怒、厌恶及中性(无表情及咀嚼动作两种)等面部表情视频片段,经两轮粗选后,请50名中国大学生对剩余视频片段的表情类型、愉悦度、唤醒度及表演者的长相进行自我报告式评定。将表情类型、愉悦度、唤醒度一致性高且表情类型与愉悦度相一致的片段纳入CFEVS,做分布分析,同时分析评测者性别、表演者长相对愉悦度、唤醒度分值的影响。结果:纳入CFEVS的喜悦表情男18女43共61个,悲伤表情男23女28共51个,无表情中性男13女17共31个,咀嚼中性男7女17共24个。散点图显示CFEVS在愉悦度及唤醒度上分布较为广泛。方差分析表明评测者性别及表演者长相对视频片段的愉悦度、唤醒度的影响与其表情类型有关。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拥有喜悦、悲伤及中性表情的CFEVS,并发现评测者的性别及表演者的长相可影响实验结果。
杜经纶姚志剑谢世平史家波曹燕翔滕皋军
关键词:面部表情情绪
抑郁症静息态默认状态网络内功能连接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1
2008年
目的通过分析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默认状态网络内脑区间功能连接效能,探讨默认状态网络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5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重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与14名正常对照完成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分析受试者默认状态网络内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并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中部与楔前叶、双侧后扣带回与前额中部、右后扣带回与楔前叶、双侧前扣带回腹侧与前额中部的功能连接减低(P<0·05)。结论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默认状态网络内脑区间的连接效能存在异常,这可能在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姚志剑王丽卢青刘海燕滕皋军
关键词:抑郁症磁共振成像静息态
弥散张量成像在情感障碍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刘海燕姚志剑
关键词:抑郁症双相障碍弥散张量成像白质纤维
抑郁症治疗前后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重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白质纤维及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对11例重性抑郁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0周评定24项汉密尔顿量表(HAMD2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并与11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1)抑郁组治疗后的WCST成绩(完成分类数:4.0±2.1、应答错误数:43.2±18.8、持续性错误数:22.8±16.0)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6±1.6、67.9±20.0、51.5±24.8,P=0.001、0.000、0.003),而瞬时记忆力(顺背及倒背)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AMD总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16±14/54±13,t=6.60,P<0.001);治疗后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WCST和记忆力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2)治疗后抑郁组在右额叶下(26;13;-11,52像素)及左胼胝体区(-8;26;-1,48像素)白质的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较疗前升高,但同健康对照组相比,左颞叶下(-32;-52;15,34像素)、右扣带回(18;-25;28,118像素)及右脑岛叶(32;-4;17,39像素)区域白质的FA值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JP<0.001,像素>30)。结论: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后脑白质纤维亦有一定的恢复,但同正常人相比,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白质损害。
刘海燕姚志剑滕皋军卢青王丽曹燕翔刘文张宁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抑郁症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情感障碍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的一种新技术。它可以对活体脑组织进行水分子扩散测量和成像,无创跟踪脑内纤维束,描绘白质的结构,探测白质纤维微观结构的异常改变。本文主要就DTI在情感障碍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刘海燕姚志剑
关键词:抑郁症双相障碍弥散张量成像白质纤维
动态面部表情情绪不明确识别的fMRI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设计的功能核磁共振(fMRD成像技术及性别识别实验范式,探讨面部表情情绪不明确识别的神经基础。方法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26名健康女性受试者识别视频形式的悲伤、喜悦及中性面孔性别时的脑部反应。图像数据经SPM2软件处理和统计分析,获得脑区激活图。结果与动态中性表情性别识别相比,动态喜悦表情性别识别激活右颞下回(BA37,26像素)及右颞中回(BA22,81像素)等脑区,而动态悲伤表情性别识别激活双侧额中回(BA10/6,37/23像素)、左扣带回(BA31,22像素)、右海马旁回(BA28,27像素)、右楔前叶(BA31,18像素)、右顶下小叶(BA40,22像素)、左顶上小叶(BA7,27像素)、左尾状核、左豆状核、左丘脑、双侧颞中回(BA21/22,238/56像素)等脑区(Z〉3.34;P〈0.001)。结论动态悲伤表情情绪不明确识别可能由一个包括额顶皮质和皮质下(如基底节、丘脑、边缘系统)等脑区的分布式神经网络所调控,而动态喜悦表情情绪不明确加工仅仅激活一些与面孔运动有关的脑区。
姚志剑杜经纶谢世平滕皋军刘文曹燕翔刘海燕王丽
关键词:情绪功能核磁共振
抑郁症脑灰质结构和神经认知性别差异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脑灰质体积和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方法:38例抑郁症患者(男19例,女19例)及29名健康对照(男13名,女16名)均经常规及结构磁共振(MRI)扫描,同时联合反映脑区执行及记忆功能的神经心理学测量,t检验对性别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健康男性在右额上回皮质灰质体积较健康女性减小;女性抑郁症患者在右颞叶梭状回及右海马回皮质的灰质体积较男性患者减小(P<0.005,像素>10);②在字色干扰总时间上,健康男性成绩差于健康女性;而抑郁症女性瞬时记忆(数字倒背)项目分数低于男性(P<0.05);③字色干扰总时间的性别差异与右额上回皮质体积性别差异在健康受试中存在相关性(r=0.503,F=4.412,P=0.022);数字倒背的性别差异与右颞叶梭状回及右海马回皮质性别差异在抑郁症患者中未发现显著统计意义的相关(r=0.567,F=2.028,P=0.084)。结论:健康者及抑郁症患者在灰质体积及神经认知上均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刘海燕姚志剑卢青王丽肖朝勇李宗鸿滕皋军
关键词:抑郁症灰质性别差异
抑郁症情绪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结合正常情绪发生机制的功能影像学和脑电生理学研究结果,着重对抑郁症情绪障碍的相关研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杜经纶谢世平姚志剑史家波
关键词:情绪抑郁症功能影像学电生理学
中青年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纤维弥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近年来神经解剖及影像学结果提示,抑郁症患者病变涉及多个脑区,其神经联系包括边缘-丘脑-皮质结构和边缘-纹状体-皮质-丘脑结构,此环路连接受损导致整体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且预测抑郁症是一种具有精神症状的神经疾病。本研究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脑白质纤维连接异常与中青年抑郁症的关联。
刘海燕姚志剑滕皋军卢青武欣王丽杜经纶曹燕翔肖朝勇刘文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脑白质纤维抑郁症影像学结果神经解剖
脑磁图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韩颖琳姚志剑
关键词:脑磁图抑郁症精神疾病磁源性影像影像基因组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