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6110226)

作品数:13 被引量:186H指数:6
相关作者:肖文殷宝庆樊文静林高榜徐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实证
  • 3篇制造业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生产性服务业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经济增长
  • 2篇环境规制
  • 2篇技术进步
  • 2篇服务业
  • 2篇垂直专业化
  • 1篇动机
  • 1篇动机研究
  • 1篇对外直接投资
  • 1篇引力模型
  • 1篇中国外汇
  • 1篇人民币
  • 1篇人民币汇率
  • 1篇人民币汇率变...
  • 1篇三大经济

机构

  • 1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经济职业...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经贸职业...
  • 1篇浙商银行
  • 1篇普渡大学

作者

  • 9篇肖文
  • 2篇徐静
  • 2篇林高榜
  • 2篇殷宝庆
  • 2篇潘家栋
  • 2篇樊文静
  • 1篇刘莉云
  • 1篇朱春兰
  • 1篇李雪峰
  • 1篇刘寅飞
  • 1篇周君芝
  • 1篇王平

传媒

  • 3篇经济学家
  • 2篇浙江学刊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学海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企业经济
  • 1篇上海金融
  • 1篇鄱阳湖学刊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部性、城市规模与城市增长——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本文利用长三角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部性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给出了城市规模调整的理论参考和规模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规模经济的增加和拥挤效应的降低对城市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长三角城市规模的理论最优值在759万人左右,对规模-位序法则的分析表明人口在各城市之间的分布存在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的现象。在新一轮促进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下,除上海之外的各城市还应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同时要实现人口从上海向其他城市的适度转移,使城市规模分布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肖文王平
关键词:外部性城市规模分布经济增长
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和动机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并对标比较山东、广东、上海、江苏四地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来分析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以及动机。本文认为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小、行业分布集中以及投资方式保守等特点,同时产业升级成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投资趋势也从原来单一的市场寻求动机逐渐过渡至市场寻求、战略资产寻求、廉价劳动寻求"三足"并举的多元化投资。
肖文周君芝潘家栋
关键词: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动机
环境规制与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视角的实证被引量:73
2012年
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中,存在污染工序的转移问题,但鲜见有学者基于这一新型国际分工背景探讨环境规制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带来何种影响。为了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利用SBM模型测算了中国2002-2010年27个制造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垂直专业化过程中加强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后考察了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规制强度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符合"U"型关系,即环境规制强度由弱变强,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先削弱后提升的影响;②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清洁型部门与污染密集型部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适度加强环境规制强度,采取灵活多样的环境规制形式,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殷宝庆
关键词:环境规制垂直专业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服务业发展悖论——基于“两波”发展模式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借鉴最新文献对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测度方法,用中国1952—2010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比重变化的长期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测度,结果认为:宏观国家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的变化确实有悖于世界经济整体服务化的趋势;但在地区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基本符合"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不断上升"的普遍规律,所谓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在地区层面上并不存在;对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第一波发展阶段,只有少数地区进入了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第二波。文章最后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成因进行了一般分析和实证检验。
肖文樊文静
关键词:经济服务化
基于引力模型的服务贸易决定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近年来,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研究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决定因素,并探寻合理化的路径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引力模型适用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决定因素的解释,双边服务贸易额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而且,两国的经济规模差异越小,双边贸易量就越大。另外,贸易伙伴国服务业产值占比的上升,有利于增进中国对其服务进口。但是,中国服务业产值占比的增加,并未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工业与服务业关系的互动协调,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大力发展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肖文
关键词:服务贸易引力模型
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三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条件下,构建了网络DEA模型,测算了2002-2008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并以中国三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效率在东部地区符合"U"型关系,在西部地区呈现倒"U"型关系,在中部地区尚未形成统计检验上显著的"U"型关系;垂直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并没有对创新效率带来积极影响;人力资本存量整体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效应不明显。
殷宝庆
关键词:网络DEA技术创新效率环境规制垂直专业化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13
2011年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理论,根据二者的作用机理,以浙江省为例,利用投入产出表,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指标,分析两个产业的互动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更多地产生在最终环节,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贡献则广泛地渗透到制造业生产的中间环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效应较为薄弱,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也更为显著。
肖文徐静林高榜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发展
进口贸易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文章采用198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基于技术进步视角实证分析了进口贸易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都能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大于初级产品;然而,初级产品中的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类、饮料及烟草类和工业制成品的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类的进口对技术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技术进步还未从总体上改善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改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良循环并未形成。最后,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
朱春兰
关键词:进口贸易结构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
产业关联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于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研究被引量:53
2011年
基于需求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包括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然后根据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剖析了需求不足的各种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正相关,但小于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负相关,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数目庞大而规模较小有关;加工贸易确实阻碍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影响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源自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肖文樊文静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服务业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需求结构研究--基于修正的Agarwal模型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对Agarwal模型进行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模型对中国1994—2010年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汇储备的实际规模自2004年起超过适度规模;中国外汇储备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预防性需求已经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同时预防性需求中,用于维护外汇市场稳定的干预性储备已经成为其中的主导需求。
肖文刘莉云刘寅飞
关键词:外汇储备成本收益法AGARWAL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