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238)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唐勇高原程国华卢伟彭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曼尼托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体视学
  • 5篇海马
  • 4篇行为学
  • 4篇抑郁
  • 4篇抑郁症
  • 4篇髓鞘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3篇脱髓鞘
  • 2篇行为学实验
  • 2篇血管
  • 2篇抑郁症大鼠
  • 2篇有髓神经纤维
  • 2篇神经纤维
  • 2篇体视学研究
  • 2篇胼胝
  • 2篇胼胝体
  • 2篇小鼠
  • 2篇毛细血管
  • 2篇模型大鼠

机构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曼尼托巴大学

作者

  • 8篇唐勇
  • 4篇陈林
  • 4篇彭超
  • 4篇卢伟
  • 4篇程国华
  • 4篇高原
  • 3篇李永德
  • 3篇黄春霞
  • 3篇肖岚
  • 3篇王芸
  • 3篇孔吉明
  • 3篇蒋林
  • 2篇周春妮
  • 2篇王飞飞
  • 2篇梁芯
  • 2篇张杨
  • 2篇张毅
  • 2篇张蕾
  • 1篇仇玄
  • 1篇肖倩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抑郁症大鼠海马CA1区及齿状回毛细血管的体视学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ally unpredicted stress,CUS)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dentate gyrus,DG)体积及毛细血管的改变。方法:选取Sprague Dawley(SD)大鼠,经筛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模型组采取慢性不可预见刺激建立抑郁症模型,共给予应激35 d,对照组不给予应激。利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开场实验检测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建模成功后,分别从模型组和对照组中各随机选取5只SD大鼠,运用体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海马CA1区和DG毛细血管进行定量研究,剩余5只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模型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在体质量[(314.81±31.52)g,(349.18±28.23)g,t=2.569,P=0.019]、糖水偏好实验[(82.37±8.44)%,(89.33±3.97)%,t=2.359,P=0.03]、开场实验结果[(48.30±39.49)分,(87.70±38.32)分,u=-1.988,P=0.047]具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海马总体积[(88.84±7.51)mm3,(99.89±12.55)mm3,t=2.388,P=0.028]、海马CA1区[(27.78±1.84)mm3,(32.38±3.69)mm3,t=3.522,P=0.004]和DG[(21.02±2.61)mm3,(24.20±3.33)mm3,t=2.377,P=0.029]体积明显减少,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毛细血管总长度[(8.454±1.010)m,(11.012±1.642)m,t=2.967,P=0.018]、总体积[(0.104±0.019)mm3,(0.151±0.021)mm3,t=3.720,P=0.006]、总表面积[(1.025±0.113)cm2,(1.589±0.313)cm2,t=3.794,P=0.013]、平均直径[(3.884±0.458)μm,(4.580±0.419)μm,t=2.509,P=0.036]下降以及DG毛细血管的总体积[(0.078±0.021)mm3,(0.117±0.024)mm3,t=2.716,P=0.026]、总表面积[(0.838±0.184)cm2,(1.133±0.074)cm2,t=3.32,P=0.011]、平均直径[(3.611±0.493)μm,(4.630±0.635)μm,t=2.834,P=0.022]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海马萎缩,CA1区、DG毛细血管改变,海马结构与毛细血管的改变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谭川雪王飞飞陈林木黄春霞高原蒋林张毅周春妮晁凤蕾张蕾唐勇
关键词:抑郁症海马齿状回毛细血管体视学
抑郁症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及CA3区内树突棘数目减少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对抑郁症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及CA3区体积及其内树突棘素阳性(spinophilin^+)树突棘的密度、数目进行精确定量研究,探讨海马CA1及CA3区内树突棘的改变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糖水适应性训练后剔除糖水偏好不稳定的大鼠,将剩余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采用孤养结合CUS的模式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为期4周。筛选出成模大鼠后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应激第4周末,抑郁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糖水偏好百分比以及旷场总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及CA3区体积无明显改变;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和CA3区内树突棘的密度及总数目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抑郁症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和CA3区内树突棘的密度、总数目显著减少,提示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和CA3区内树突棘数量上的改变可能是抑郁症病理改变的重要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由此为将来寻找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梁芯唐静张杨陈林木王飞飞谭川雪蒋林黄春霞高原罗艳敏肖倩晁凤蕾綦英强朱殷青唐勇
关键词:抑郁症CUS大鼠海马树突棘体视学
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行为学和胼胝体髓鞘的改变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白质/髓鞘损伤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 aspartate,NMDA)受体阻断致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中的作用。方法雄性C57 BL/6J小鼠(8周龄)48只,随机分为地卓西平马来酸盐(dizocilpine,MK-801)慢性给药M1组(0.25mg/kg)、M2组(0.50mg/kg)和M3组(1.00mg/kg)及对照组(生理盐水)。以Morris水迷宫、探孔和转棒测试检验小鼠行为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及体视学方法观察其胼胝体内髓鞘的改变。结果各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下降(均P>0.05),M1和M3组小鼠较对照组表现出对新环境探索减少的SZ阴性症状;大脑胼胝体区MBP染色M1组(179±10)%、M2组(235±7)%、M3组(152±9)%小鼠较对照组(288±18)%均降低(均P<0.01),其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出现板层分离、节段性脱髓鞘等病变,M3组小鼠胼胝体内损伤有髓神经纤维比例高于对照组[(22.42±4.24)%vs.(3.84±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胼胝体脱髓鞘改变可能是MK-801慢性给药诱导SZ的病因之一。
修芸张蕾仇玄陈林陈林彭超卢伟晁凤蕾彭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MK-801胼胝体脱髓鞘
CPZ诱导精神分裂症样模型小鼠海马脱髓鞘改变与行为学变化及其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C57BL/6小鼠建立的精神分裂症样模型小鼠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改变及其与行为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19只雄性6周龄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用含0.2%(质量分数百分比,w/w)CPZ的混合鼠饲料饲喂6周,建立精神分裂症样小鼠模型;对照组用标准鼠饲料饲喂6周。运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转棒实验和探孔实验测试行为学改变;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定性观察髓鞘结构变化;体视学方法测量并计算海马总体积及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统计学方法分析行为学改变与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体质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存在异常的焦虑行为(P=0.018)及空间认知能力障碍(P=0.037),但运动能力(P=0.443)、探索习性(P=0.306)及学习记忆能力未见受损(P=0.462);MBP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海马区域免疫阳性染色变浅;透射电镜定性观察发现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存在脱髓鞘改变;体视学定量测定发现,实验组小鼠海马总体积未发生显著性改变(P=0.955),而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减小(P=0.009);统计学相关分析发现,闭臂路程百分比和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呈正相关(r s=0.83,P=0.003),开臂路程百分比和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呈负相关(r s=-0.65,P=0.043)。结论:进一步证实CPZ模型小鼠可以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样症状的行为学改变及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存在脱髓鞘改变,并且发现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和行为学表现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芸李永德彭超程国华陈林卢伟孔吉明肖岚唐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行为学实验海马脱髓鞘
不同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剂量诱导小鼠行为学改变及海马CA1区和DG区内有髓神经纤维改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喂养动物模型作为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合适剂量和CPZ剂量、海马脱髓鞘改变和行为学改变间的关系。方法使用0.2%、0.3%、0.4%(质量分数)3种剂量CPZ喂养C57BL/6鼠6周,与控制组比较体质量、生存时间和行为学的改变情况,运用免疫组化和光密度比较各组小鼠海马CA1区和DG区内髓鞘改变情况,使用体视学方法研究0.2%CPZ组小鼠海马分区内有髓神经纤维改变情况。结果 0.4%CPZ组小鼠生存时间显著性低于控制组(P<0.01),控制组、0.2%CPZ组和0.3%CPZ组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PZ喂养组小鼠体质量显著性低于控制组(P<0.05),且剂量越高,体质量丢失越严重。0.2%CPZ组小鼠旷场实验在中央区域的活动显著性增高(P<0.05)。0.2%CPZ组和0.3%CPZ组小鼠海马CA1区MBP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性低于控制组(P<0.01),0.2%CPZ组小鼠海马DG区MBP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性低于控制组和0.3%CPZ组(P<0.01)。控制组和0.2%CPZ组海马CA1区和DG区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0.2%CPZ组海马CA1区和DG区内有髓神经纤维长度密度和总长度显著性低于控制组(P<0.05)。结论 0.2%CPZ为用于诱导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适合CPZ剂量,0.2%CPZ喂养6周可导致小鼠海马CA1和DG区内有髓神经纤维脱髓鞘。
李永德王芸程国华彭超陈林卢伟孔吉明肖岚唐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海马有髓神经纤维体视学
对CUS抑郁症大鼠模型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的体视学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运用无偏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突触总数的改变情况。方法筛选4~5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5)和CUS组(n=23)。CUS组大鼠通过孤养并结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方式建立模型,对照组每5只为1笼,正常喂养。建模期间,每周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建模4周后,结合糖水偏好试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进行评估。随后运用现代体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两组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和突触总数。结果经过4周CUS干预后,CUS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糖水偏好显著下降(P<0.05);旷场实验中央区域路程、中央路程比和中央时间比显著降低(P<0.05)。CUS组大鼠海马DG突触密度[(0.48±0.13)/μm^3]和突触总数(6.713 5×10~8)较对照组大鼠[突触密度(0.15±0.03)/μm^3,突触总数(2.103 3×10~9)]显著下降(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DG的突触总数减少、突触密度减小,表明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神经结构基础之一。
张杨梁芯唐静高原黄春霞蒋林綦英强朱殷青唐勇
关键词:抑郁症大鼠海马齿状回体视学
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白质毛细血管的体视学
2015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毛细血管的改变.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经筛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给予5周的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对照组不给予处理.造模成功后,分别从模型组和对照组中各随机选择5只SD大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体视学方法对大脑白质及其内毛细血管进行定量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大脑白质内毛细血管体积密度、总体积、长度密度和总长度分别下降了19.6%、22.1%、27.0%和2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白质体积、毛细血管总表面积密度和总表面积分别下降了5.1%、16.6%和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白质毛细血管存在改变,这一结果为抑郁症血管因素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临床抗抑郁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陈林木王飞飞谭川雪高原黄春霞张毅蒋林周春妮唐勇
关键词:抑郁症白质毛细血管免疫组织化学体视学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中老年卵巢切除大鼠白质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超微结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对中老年卵巢切除雌性SD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超微结构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运用ERT疗延缓大脑衰老进程和防治脱髓鞘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40只10。12月龄中老年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月将成功去势的19只卵巢切除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方式分为实验组(n=10)与对照组(n=9),前者给予17β-雌二醇颈背部皮下注射4周,后者给予安慰剂颈背部皮下注射4周。然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2组大鼠的空间参考记忆能力,运用电镜技术及相应的体视学方法对2组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超微结构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其空间参考记忆能力明显增强(F=9.645,P=0.006)。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大脑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总体积和髓鞘内外周长之差均明显增加[(32.94±5.97)mm^3,(25.93±2.83)mm^3,t=2.391,P=0.040;(1.16±0.10)μm、(1.03±0.09)μm,t=2.325,P=0.045]。统计学相关分析发现,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总体积与Morris水迷宫第1天潜伏期呈负相关(r=-0.744,P=-0.009)。结论:ERT对中老年卵巢切除大鼠的空间参考记忆能力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均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何琦罗艳敏吕福林肖倩晁凤蕾张琪娟肖晓秋唐勇
关键词:白质髓鞘雌激素替代治疗体视学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诱导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胼胝体有髓神经纤维脱髓鞘的定量观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胼胝体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改变及与行为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19只雄性C57BL/6小鼠被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n=10)和CPZ处理组(n=9),分别给予正常鼠饲料和混有0.2%(质量分数)CPZ的鼠饲料6周,运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探孔实验和转棒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体视学方法研究小鼠的胼胝体和其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改变。结果 CPZ处理组小鼠在行为学实验中表现为:旷场实验中央区活动增多,高架十字迷宫开臂内活动增加(P<0.05),提示CPZ处理小鼠的焦虑行为减少;学习记忆能力、运动能力和基本探索行为并未受到影响(P>0.05)。透射电镜研究发现CPZ模型小鼠胼胝体存在有髓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透射电镜和体视学研究发现,CPZ模型小鼠胼胝体体积[(12.66±1.07)mm3]较空白对照组[(13.53±2.79)mm3]无显著性下降(P>0.05),但CPZ模型小鼠胼胝体有髓神经纤维长度密度和总长度[(0.70±0.17)km/mm3和(9.06±2.56)km]均较空白对照组[(1.47±0.17)km/mm3和(19.75±3.70)km]显著下降(P<0.05)。结论 CPZ模型可以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样症状且胼胝体内有髓神经纤维存在脱髓鞘改变。
程国华彭超李永德王芸陈林卢伟孔吉明肖岚唐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行为学实验胼胝体脱髓鞘体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