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052005000003)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5
- 相关作者:汪小根邹玉繁吴阳张英丰周莉玲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广藿香酮膜剂处方筛选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筛选广藿香酮膜剂处方的最佳组成。方法以溶解度、柔韧性为考察指标筛选膜材种类和增塑剂用量,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泛油程度为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确定促进剂的用量。结果最佳膜材为PVA1,加入5%甘油,5%吐温-80,透皮吸收促进剂最优组合为氮酮∶油酸∶丙二醇=6%∶5%∶6%。结论本实验方法优选广藿香酮膜剂的处方,处方效果满意。
- 邹玉繁汪小根
- 关键词:处方优选膜材均匀设计
- 关于微透析法与血药浓度法的异同及其药动学数据特殊处理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5
- 2011年
- 从采样方式、采样原理、适用性、发展趋势、样品浓度与机体整体浓度的关联性角度比较微透析采样技术与经典药动学采样技术的异同,探讨微透析技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适用性,根据采样对象性质,深入思考其样品数据处理的特殊性,提出并总结关于微透析样品数据的校正方法以提升微透析技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稳健性及结果可靠性。
- 张英丰吴阳汪小根周莉玲
- 关键词:微透析技术数据处理
- 均匀设计法优选广藿香酮巴布剂基质和透皮促进剂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优选广藿香酮巴布剂的基质配比并筛选其透皮促进剂配比。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巴布剂的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胶凝时间、膏体稠度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优巴布剂配比。以初黏力、持黏力和透皮速率常数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贴剂透皮促进剂。结果广藿香酮巴布剂基质最佳配比为:Car-bopolR∶增稠剂∶交联剂∶交联调节剂∶保湿剂=3∶4∶0.1∶0.3∶26。透皮促进剂最优组合为氮酮∶油酸∶丙二醇=3.7%∶5%∶1.67%。结论该基质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能,所得广藿香酮巴布剂质量可控。
- 邹玉繁张健泓汪小根
- 关键词:广藿香酮巴布剂透皮促进剂均匀设计
- 双指数方程拟合广藿香酮巴布剂体外透皮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建立广藿香酮巴布剂透皮吸收数据的双指数双相动力学拟和方程。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广藿香酮巴布剂不同时间点接收液浓度,并以不同模型拟合。结果:双指数双相动力学方程为最优拟合模型。结论:可用双指数双相动力学方程进行药物透皮吸收数据的拟合。
- 邹玉繁张健泓汪小根
- 关键词:透皮吸收
- 超滤法测定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建立血浆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分析方法,测定脱水穿心莲内酯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法测定脱水穿心莲内酯在BSA、正常人血浆、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与BSA、正常人血浆、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1.50±1.50)%,(79.91±2.51)%,(82.41±2.05)%。结论:脱水穿心莲内酯与血浆具有中等强度结合。
- 吴阳张英丰
- 关键词:脱水穿心莲内酯血浆蛋白结合率超滤法
- 广藿香酮巴布剂体外释放度与体外透皮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广藿香酮巴布剂的药物释放机理。方法以广藿香酮为指标成分,溶出仪测定广藿香酮巴布剂体外释放度,扩散池法测定其体外透皮吸收,并采用Ritger-Peppas数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两种方法结果均表明释放模式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广藿香酮释放符合Fick's扩散,其释放机理为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
- 邹玉繁汪小根
- 关键词:体外释放度体外透皮
- 广藿香酮透皮贴剂成型工艺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制备广藿香酮透皮贴剂并优化其处方。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筛选透皮贴剂的压敏胶基质组成及载药量,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贴剂透皮促进剂。结果:采用压敏胶A为控释骨架和压敏胶材料,载药量为4%。透皮促进剂最优组合为月桂氮芯卓酮-油酸-丙二醇为6%∶5%∶5%。药物从压敏胶层恒速释放。结论:所研制的透皮贴剂具有理想的释药特性。
- 邹玉繁汪小根
- 关键词:广藿香酮透皮贴剂压敏胶
- 微透析技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局限性探讨被引量:18
- 2011年
- 根据微透析技术采样原理、方法、特点、国内应用概况及作者自身研究体会结合药动学学科发展,从微透析技术的采样部位、采样对象、使用范围、检测方式及样品浓度校正等方面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展望。根据作者实践,发现微透析采样技术亦具有局限性,进而主要从采样对象的角度探讨了微透析技术进行药动学研究中的局限性及解决办法,认为只要充分把握微透析技术的优势与缺陷、适用性与不足,方可正确设计实验,科学研究,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采样手段,避免走弯路。
- 张英丰汪小根吴阳周莉玲
- 关键词:微透析技术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