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A03)

作品数:54 被引量:678H指数:15
相关作者:刘峰慕卫王开运余向阳高希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8篇化学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活性
  • 6篇病菌
  • 5篇生物学
  • 5篇生物学特性
  • 5篇土壤
  • 5篇黄瓜
  • 4篇杀虫
  • 4篇杀虫剂
  • 4篇农药
  • 4篇抗性
  • 4篇家蚕
  • 3篇毒力
  • 3篇毒性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3篇田间
  • 3篇种群
  • 3篇吡虫啉
  • 3篇羧酸酯酶
  • 3篇酯酶

机构

  • 2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青海省农林科...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中化集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山东省果树研...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刘峰
  • 10篇慕卫
  • 9篇王开运
  • 5篇余向阳
  • 4篇高希武
  • 4篇刘贤进
  • 4篇于婷
  • 3篇来有鹏
  • 3篇王文桥
  • 3篇张文成
  • 3篇韩秀英
  • 3篇史晓斌
  • 3篇李刚
  • 3篇林才华
  • 3篇王冬兰
  • 3篇杨焕青
  • 3篇牛芳
  • 3篇尚玉珂
  • 3篇郑永权
  • 2篇梁沛

传媒

  • 13篇植物保护学报
  • 8篇农药
  • 7篇昆虫学报
  • 3篇植物保护
  • 3篇农药学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蚕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0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1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拮抗放线菌T111菌株鉴定、发酵液理化性质测定及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11
2011年
为明确放线菌T111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了其分类地位,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了发酵液的理化性质,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优化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T111与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 strain NBRC3359(AB184749)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初步鉴定为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该发酵液对黄瓜菌核、黄瓜蔓枯、棉花红腐病菌等有较高的抑制活性;贮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4℃贮存60 d,抑菌活性为对照的88.3%,80℃处理60 min抑菌活性为对照的90.9%;对pH值较敏感,在pH 5~7时活性较高;对紫外线稳定,紫外光照射12 h,其活性基本不受影响.培养基优化组合为:可溶性淀粉20 g,大豆蛋白胨5 g,NaNO3 20 g,FeSO4 0.5 g,去离子水1 000 mL;优化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5 d,初始pH 6.0,接种量5%,装液量75 mL/250 mL,摇床转速150 r min-1.
杨晓楠李杨苗建强刘峰慕卫
关键词:菌株鉴定理化性质发酵条件优化生物防治
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玻璃管药膜法敏感毒力基线的建立被引量:41
2009年
【目的】建立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和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ricius)对常用杀虫剂的相对敏感基线。【方法】从田间采集麦蚜在实验室内饲养30代以上,利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其对杀虫剂的敏感度,每条毒力基线为2次以上独立测定数据合并后的计算结果。【结果】用玻璃管药膜法建立了包括新烟碱类、吡啶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共22个药剂品种对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3h的敏感毒力基线。禾符缢管蚜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为0.02和0.007μg/cm^2;对吡啶类药剂吡蚜酮的LC50值为0.124μg/cm^2;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丁硫克百威、硫双灭多威、灭多威、抗蚜威、西维因的LC50值为0.0026~0.70μg/cm^2;对有机磷类药剂三唑磷、丙溴磷、氧乐果、乐果、马拉硫磷、辛硫磷、敌敌畏、毒死蜱的LC50值为0.005~0.065μg/cm^2;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的LC50值为0.033~0.240μg/cm^2。麦长管蚜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为0.15和0.12μg/cm^2;对吡啶类药剂吡蚜酬的LC50值为0.41μg/cm^2;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丁硫克百威、硫双灭多威、灭多威、抗蚜威、西维因的LC50值为0.005~0.76μg/cm^2;对有机磷类药剂三唑磷、丙溴磷、氧乐果、乐果、马拉硫磷、辛硫磷、敌敌畏、毒死蜱的LC50值为0.018~0.36μg/cm^2;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二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的LC50值为0.20~2.94μg/cm^2【结论】建立的两种麦蚜对22种杀虫药剂的相对敏感基线,包括当前所有可能用于防治麦蚜的药剂,可以用于以后麦蚜抗药性监测或其他相关研究的参照;禾谷缢管蚜对药剂的敏感
鲁艳辉杨婷高希武
关键词:麦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杀虫剂抗药性监测
13.5%草铵磷水剂配方研制被引量:5
2008年
成功研制含有有机硅助剂的13.5%草铵磷水剂,其筛选的最佳配方为5.0%Silwet618、10%硫酸铵、0.5%聚乙烯醇、0.2%消泡剂SAG622、自来水补足至100%。制剂理化性能优良,符合水剂的质量技术指标。
陈福良尹明明于春欣
关键词:水剂表面活性剂
3种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试验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浸叶法试验就三唑磷等3种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三唑磷和毒死蜱处理后24 h对家蚕均表现高毒,而氟虫腈表现中毒,但处理后48、72和96 h,均表现出高毒;3种农药处理后24h内对家蚕的毒性是最大的,而处理后48、72和96 h之内这3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以处理后24 h的结果较为合理。
来有鹏刘贤金余向阳王冬兰赵于丁
关键词:农药家蚕安全性
虫酰肼及其衍生物0593对家蚕的毒性及作用机理被引量:16
2008年
为明确虫酰肼衍生物0593对家蚕Bombyx mori的毒性,本研究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虫酰肼及其衍生物0593对家蚕的毒性,观察了亚致死浓度下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测定了虫酰肼及其衍生物0593对家蚕幼虫体内保护酶的影响,对虫酰肼0593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虫酰肼及其衍生物0593对2龄家蚕96h的LC50值分别为1.2863和0.3364mg·L-1,属高毒级药剂;虫酰肼及其衍生物0593在亚致死剂量下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利性,可使幼虫历期缩短0.5~2d;处理组眠期体重、全茧量、蛹重和化蛹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对4龄幼虫体内多酚氧化酶和几丁质酶也有较明显影响,虫酰肼及其衍生物0593处理家蚕,处理后6h对体内多酚氧化酶有明显激活作用,12h后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虫酰肼及其衍生物0593对家蚕体内几丁质酶均有激活作用。0593对保护酶的影响较虫酰肼明显。结果提示虫酰肼及其衍生物0593对家蚕毒性高,对其生长发育和保护酶类均有不利性,不适合在桑园及其周边农田使用。
司树鼎王开运张文成王冕石绪根栾炳辉
关键词:家蚕虫酰肼毒性保护酶
农药对河虾的急性毒性及其谷光甘肽转移酶(GSTs)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半静态实验法,测定了农药对河虾24h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毒死蜱、三唑磷、阿维菌素和氟虫腈的LC50值分别为0.0116、0.1371、0.5720、0.3563mg/L。4种复配农药,对河虾的毒性均表现为增效,其中毒死蜱·氟虫腈的增效最为明显,共毒系数为2011.47,而毒死蜱·阿维菌素的增效最不明显,共毒系数为296.89。经毒死蜱和氟虫腈亚致死质量浓度的处理,结果显示:GSTs酶比活力、Km和Vmax随着处理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总体下降。
来有鹏刘贤金余向阳王冬兰
关键词:农药河虾毒性
亚致死剂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以甲维盐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筛选棉铃虫10代获得一个亚致死种群(Sub10),用Sub10和同源对照种群(CP)研究甲维盐对棉铃虫的亚致死效应。亚致死剂量(LC25)处理CP和Sub10 3龄初幼虫,CP幼虫的生长抑制率为61.24%,显著大于Sub10的36.23%。亚致死剂量处理种群与空白对照相比,以及Sub10与CP相比,前者均表现为生长发育延缓,蛹期延长,但蛹重、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亚致死剂量处理后,CP的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分别由385.60、0.21、1.23降低至91.86、0.15、1.16,平均世代时间(T)和种群倍增时间(Dt)分别由28.24天和3.29天延长至29.93天和4.64天;而Sub10仅rm显著降低、T显著延长。说明甲维盐亚致死剂量对棉铃虫生长、繁殖有不利影响。
董利霞芮昌辉任龙谭晓伟
关键词:甲维盐棉铃虫亚致死剂量生物学特性生命表参数
黄柏果实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在室内测定了芸香科植物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果实乙醇粗提物及其4个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部分在浓度为1mg/mL时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镰刀菌萎焉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vasinfect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rum)、梨黑星病菌(Venturia piri-na)、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等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对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对两种丝核菌小麦纹枯病菌和稻纹枯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100.00%和89.36%;正丁醇部分对两者的抑制率分别为97.32%和61.32%。实验结果表明,黄柏果实中的抗真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醇粗提物中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
唐静周立刚周亚明杜华刘浩郭泽建王敬国
关键词:黄柏果实抗真菌活性植物病原真菌
4种制剂化新化合物对温室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5
2009年
温室试验20%SYP-3759SC、20%SYP-4155EC、20%SYP-3399SC和20%SYP-3998SC等4种新化合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候选杀菌剂20%SYP-4155EC防效高于其他3种候选杀菌剂。20%SYP-4155EC150ga.i./hm2的防效由第1次施药7d后的72.48%上升到第4次施药7d后的81.50%,显著高于25%嘧菌酯SC150ga.i./hm2的防效(由39.23%上升到59.51%),但次于25%吡唑醚菌酯EC100ga.i./hm2、10%苯醚甲环唑WG100ga.i./hm2和12.5%腈菌唑EC45ga.i./hm2的防治效果。20%SYP-4155EC温室以50~150ga.i./hm2的剂量和7~10d的间隔期喷施4次表现出良好的防控作用,对黄瓜植株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为减缓抗药性产生,建议生产中20%SYP-4155EC单用施药次数控制在2~4次,或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
孟润杰王文桥刘长令李淼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甄文超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
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在农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半静态法,将河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用亚致死浓度的阿维菌素和三唑磷处理,研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在农药实验性评价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浓度和时间的递增,河虾体内的羧酸酯酶比活力明显降低,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变化不明显;0.100 mg/L阿维菌素和0.025 mg/L三唑磷处理96 h后,羧酸酯酶比活力的抑制率分别为79.70%和80.06%,表明这2种农药对河虾体内的羧酸酯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以CDNB(1-氯-2,4-二硝基苯)和DCNB(1,2-二氯-4-硝基苯)为底物,阿维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17.14%和39.33%,三唑磷处理后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19.73%和28.33%;羧酸酯酶可作为一个生物标志物,而谷胱甘肽转移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作为生物标志物。
来有鹏刘贤进余向阳王冬兰
关键词:农药安全性评价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