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34)

作品数:38 被引量:1,793H指数:20
相关作者:张京祥陈浩罗震东胡毅申明锐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建筑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城市
  • 9篇乡村
  • 7篇城乡
  • 5篇城市更新
  • 4篇城乡规划
  • 3篇中国城
  • 3篇实证
  • 3篇城市化
  • 3篇城镇化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政府
  • 2篇人口
  • 2篇社会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土地整理
  • 2篇乡村地区
  • 2篇乡村规划
  • 2篇乡村转型
  • 2篇经济学
  • 2篇非线性

机构

  • 35篇南京大学
  • 5篇香港中文大学
  • 4篇住房和城乡建...
  • 3篇荷兰乌德勒支...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荷兰乌特勒支...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住房和...
  • 1篇江苏省城市规...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作者

  • 28篇张京祥
  • 8篇罗震东
  • 7篇陈浩
  • 6篇胡毅
  • 5篇申明锐
  • 4篇陈眉舞
  • 3篇孙东琪
  • 2篇周亮
  • 2篇周晓路
  • 2篇杨浩
  • 2篇张驰
  • 2篇赵丹
  • 1篇于正松
  • 1篇赵晨
  • 1篇张明斗
  • 1篇沈建法
  • 1篇薛雯雯
  • 1篇陆枭麟
  • 1篇陈宏胜
  • 1篇高慧智

传媒

  • 10篇国际城市规划
  • 5篇人文地理
  • 5篇城市规划
  • 4篇规划师
  • 3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江苏城市规划
  • 1篇城市与区域规...

年份

  • 2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品质化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以苏南城市太仓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现代化步伐,品质化发展正成为新时期很多城市的追求目标。在此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彰显城市特色、突出城市品位的新课题和新任务。本文结合国内外城市绿化发展趋势,并基于苏南城市太仓的规划实践,论述与探讨了品质化导向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理念转型与方法创新。
陈眉舞张川董兰兰唐旭
关键词:绿地系统规划品质化现代田园城市
超越线性转型的乡村复兴——基于南京市高淳区两个典型村庄的比较被引量:50
2015年
基于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的问题与背景,学术界提出了"乡村复兴"的概念,这是从传统"乡村转型"概念的发展提升。乡村复兴强调彰显乡村发展自身的规律,注重当代城乡关系下对乡村独特社会、文化等价值的挖掘。方法上是依托城镇化的系统力量来促进和实现乡村自给与繁荣,从而在日渐趋稳、趋缓的城镇化态势下给乡村发展带来真正和长久的裨益。基于这样的价值立场,本文通过南京市高淳区武家嘴村、大山村两个典型村庄的比较研究,试图从乡村经济、空间、文化等方面对乡村复兴这一深刻内涵进行实证演绎。文章认为,中国乡村复兴的主体路径应该遵循的是一个超越以往"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非线性转型过程。
张京祥申明锐赵晨
关键词:城镇化
基于社会空间正义的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批判被引量:106
2012年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其中尤以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冲突为甚,社会的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中重点关注的方面。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诉求的城市更新在转型期中国"压缩"的城市化进程和环境中,自一开始就处于价值取向饱受质疑的尴尬境地。研究在对当前中国城市更新问题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指出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社会空间正义应该成为中国城市更新和空间生产(包括空间规划)过程中所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协同耦合发展的基本原则,以修复因长期强调经济发展、效率优先而积累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
张京祥胡毅
关键词:城市更新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中村物质空间与社会变迁——南京市江东村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2
2014年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而言,城市空间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文章以南京市典型的城中村江东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生产的历史性变迁、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制造的新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透视在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对人群分层和环境的差异性制造,以及对村民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江东村最终被城市强力改造成为了中产阶层社区,代表着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建立,其生产和塑造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社会的新界限。
张京祥胡毅孙东琪
关键词:社会空间城中村
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被引量:200
2014年
文章阐述了治理的渊源与内涵,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四化"环境中的三大"转变",针对国家提出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指出作为"空间治理"的城乡规划也必须被置于治理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中去认知,并据此阐述了中国城乡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及转型的基本方向。
张京祥陈浩
关键词:城乡规划
城镇密集地区后发小城镇的绿色转向与特色发展路径——以南京高淳为例
本文将传统背景下的城镇密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划分为两种模式:一类是先发的制造业主导小城镇,一类是后发的生态特色小城镇。在大都市区化和新消费需求的背景下,后发的生态特色小城镇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以南京高淳为例对该类小城镇...
申明锐罗震东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密集地区
文献传递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被引量:207
2014年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转型总结为三个主要阶段,探讨了衰败、异化两类乡村蜕变形式,并对当前政府推动的乡村建设实践进行了剖析。文章通过中西之间的对比,认为当前中国乡村的发展面临着压缩城镇化与乡村转型的双重背景,西方乡村转型背景下的生产主义与后生产主义在中国语境下同等重要。基于此,文章超越了简单线性的乡村转型和当前乡村建设实践,提出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乡村复兴"概念,从内外两方面界定了其基本内涵。文章进而指出,乡村的复兴应该在产业、资本、管治、文化等方面具备多元的形式。
张京祥申明锐赵晨
关键词:乡村转型城乡关系生产主义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国“土地红利”开发模式转型被引量:38
2015年
城镇化的发展与"土地红利"及其利用方式密切相关,未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土地红利"的支撑。文章系统分析了土地红利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演进规律,指出新型城镇化阶段"土地红利"的转型路径不是单一化的,为适应新型城镇化高公共投入并解决以往遗留的城镇化问题,未来应从"调节红利的分配结构"和"增进红利的总量"两大要求出发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转型路径。
陈浩张京祥陈宏胜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红利土地资源土地资本化
增长主义的终结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转型被引量:238
2013年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球经济地域分工及中国城市发展制度环境的重塑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更在地方政府之中滋生了增长主义的城市发展战略。然而,随着当前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等全方面的隐性危机逐渐进入了显性化阶段,增长主义必须也必将终结。本文在剖析城市增长主义空间表征的基础上,厘清了增长主义的逻辑体系与危害,揭示了终结增长主义的内外推力,进而提出了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的重大转型及所必须采取的新的应对。
张京祥赵丹陈浩
关键词:地方政府
城市开发区空间转型背景下的更新规划探索被引量:28
2013年
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普遍出现了向功能完善的综合新城区转变的趋势,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强烈的城市更新发展诉求。通过分析转型中开发区的空间特征和传统城市更新困境可知,开发区的更新规划应探索城市更新"主体多元化和策略差异化"的体制和理念的创新。无锡新区的更新规划从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两个层面,提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下的差异化更新改造模式,为推动开发区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基础。
杨浩张京祥
关键词:城市更新无锡新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