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023)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唐桂香周伟军宋文坚秦叶波朱亚娜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局基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油菜
  • 3篇甘蓝
  • 3篇甘蓝型
  • 3篇甘蓝型油菜
  • 2篇基因
  • 1篇性基因
  • 1篇叶外植体
  • 1篇油菜育种
  • 1篇诱变
  • 1篇诱变处理
  • 1篇育种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甜菜
  • 1篇拟南芥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油菜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基尔大学

作者

  • 4篇唐桂香
  • 3篇周伟军
  • 2篇秦叶波
  • 2篇宋文坚
  • 1篇何云
  • 1篇万光龙
  • 1篇夏国绵
  • 1篇杨晓风
  • 1篇朱亚娜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诱变处理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浙双758、浙双6号为材料,研究紫外线(UV)、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对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UV处理子叶外植体后对植株再生有促进作用,当诱变时间达120和60 s时,两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分别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EMS不同浓度对长芽外植体数和植株再生数均有显著影响,且EMS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存在互作效应。当EMS浓度达20mg/L,处理时间达6 h时,长芽外植体数和植株再生数达到最高。用浓度为500μmol/L NaN3,诱变时间为5,24h时处理子叶外植体所得到的再生植株数与浓度为100μmol/L,诱变时间为5,24 h所得到的结果差异显著,各处理因素间没有明显的互作效应。
万光龙朱亚娜夏国绵何云唐桂香周伟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离体诱变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
拟南芥角果发育和开裂的调控机制及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在角果发育成熟过程中,因角果开裂种子散落引起产量损失最低达20%左右,最高可达50%左右。模式植物拟南芥在角果形态和开裂机制方面与甘蓝型油菜具有相似性,角果开裂主要与果瓣、胎座框和果瓣边缘层的细胞发育有关。通过对拟南芥角果发育期间基因对果瓣、胎座框和果瓣边缘层的识别和发育进行综述,明确了拟南芥角果发育和开裂的基因调控机制,提出了从模式植物到大田作物甘蓝型油菜抗裂角育种的新策略。
唐桂香秦叶波宋文坚周伟军
关键词:拟南芥甘蓝型油菜
转基因油菜的基因流及生态风险被引量:11
2005年
综合评述了转基因油菜的基因流及其生态风险.油菜作为最早的转基因作物之一目前已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大面积商业化应用.(常)异花授粉作物油菜的天然异交率可达30%左右,也易与其它芸苔属作物杂交,因此转基因油菜的生态风险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转基因油菜主要通过与其野生近缘种的花粉交换和与非转基因油菜的花粉交换两种方式进行花粉的输出.基因可能逃逸到相关野生近缘种,但在大田环境下能够得到杂种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基因的漂流在油菜田块间确实存在,因此在种植转基因油菜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其间隔距离.
唐桂香宋文坚周伟军
关键词:转基因油菜基因流生态风险
转抗性基因甘蓝型油菜对甜菜孢囊线虫抗性的影响
2008年
唐桂香秦叶波杨晓风Knecht KatrinDaguangCai
关键词:孢囊线虫甘蓝型油菜甜菜化学杀虫剂作物轮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