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MZ009)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立娥满田甲丙高丙中杨磊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民族志
  • 4篇知识
  • 4篇知识生产
  • 3篇非物质文化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村落
  • 2篇学者
  • 2篇在场
  • 2篇人类学
  • 2篇田野
  • 2篇宗教
  • 2篇藏族
  • 1篇抵达
  • 1篇地戏
  • 1篇独白
  • 1篇信仰
  • 1篇叙事
  • 1篇叙述声音
  • 1篇叙述学
  • 1篇叙述学分析

机构

  • 9篇云南师范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李立
  • 5篇娥满
  • 1篇阮艳萍
  • 1篇田甲丙
  • 1篇高丙中
  • 1篇杨磊

传媒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思想战线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放生的叙事与分析——嘉绒藏族村落宗教生活考察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个嘉绒藏族村落的宗教生活为描述对象,通过叙述村民生活史中与放生有关的片断,呈现其中因放生观念而引发的冲突、困扰,探究放生盛行的原因及冲突的根源,以此揭示嘉绒藏区的宗教现状。
李立
关键词:藏族放生宗教生活叙事
田野中“何物存在”——以人类学实在观为焦点被引量:1
2008年
无论表现如何不同,人类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形成关于对象文化的认识。与其他学科相比,人类学认识的特殊性在于它以田野作业为基础。田野作业的基础性使人类学研究的经验性与实证性得到充分强调,与此同时,也可能让研究者陷入未经反思的实在论承诺,以致忽视必不可少的认识论考量。不幸的是,这一倾向在目前的人类学界仍然很普遍。在此背景下,本文借田野中"何物存在"这个问题引出关于人类学实在观的讨论,在田野作业的方法论情境中审视实在论的困局和不可避免的建构性,进而从理论的维度反观人类学表层实在、深层实在、关系实在和解构实在四种实在观的变更脉络,为人类学实在观的建构与反思创造必要的认识论语境。
李立
关键词:田野
时间与空间:科学民族志的叙述学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从叙述时间的四个关键概念——停顿、频率、时序、共时性,叙述空间的三个层次——自然空间、社会文化空间和文本空间入手,探讨中国科学民族志叙述时空的特点,以发现其异于西方民族志和后现代实验民族志的独特价值。
娥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生产的新型共同体--基于村落研究经验的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荣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事象大多散落在民间村落。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学界议题,村落与学界的关系就变得愈加紧密。在学界与村落、词与物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学界与村落、学者与村民双方对话、博弈的产物。相应地,一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由学者和村落所构筑的知识生产共同体诞生出来。基于村落研究中的经验分析,揭示这种含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生产机制的存在,能助益于理解知识生产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给对象方面带来的文化生态改变。
李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村落研究
仪式强化生活——嘉绒藏族村落宗教仪式考察被引量:2
2009年
仪式是宗教的外显形式,强化了宗教与生活的关联,其本身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藏族的宗教仪式繁多,且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嘉绒藏族村落一年的宗教仪式就清晰地呈现了仪式与村民日常生活的关系。
李立
关键词:宗教仪式
经典民族志有什么样的“叙述者”?——《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例子被引量:1
2008年
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为例分析经典民族志的叙述者,可以发现:在可感知度方面,它是"内隐叙述者",它的声音往往隐藏在文本中,不易被察觉;在叙述的参与程度上,它是处在事件之外的"异质性叙述者";在内容的知情程度方面,它往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能力知道并说出一切事实的"全知叙述者";在叙述可靠性上,它对事件所做的描述、评论总是被读者视为是对真实的权威表述。
娥满李立
关键词:叙述者内隐可靠性
“龙牌会”与“地戏”——知识生产的两个例子及启示被引量:4
2008年
范庄"龙牌会"和安顺"地戏"是知识生产反思的两个案例。在这两个案例中,知识生产既"生产"了知识,也"生产"了对象。学者走入村落,观察民俗,访谈村民,进行田野研究,与村落互动。学者的知识生产被编织进村落自身的发展和知识生产中,又从村落反馈回学界。借助于学者"在场",村民不仅"生产"了"地方性知识",也"生产"了关注他们的学者。
李立
关键词:地戏知识生产
民族志文体的合法性争夺被引量:1
2011年
在由科学民族志到实验民族志的转变过程中,可以认识到民族志文体的转变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基于合法性的争夺展开的关于意义阐释的权力的争夺过程。民族志文体的转变只是争夺的表征。在合法性的争夺中,争夺者总是将自身的价值与正义、真理紧密相联,导致了民族志真实性观念的转变,并在实验民族志的基础上,出现了文学文本的民族志化。
杨磊
关键词:民族志文体合法性
民族志书写的自反性与真实性被引量:7
2010年
在民族志书写的后现代转向中,实验民族志以其书写的实践反驳了传统科学民族志的绝对客观性的虚假立场,这样的一种书写姿态是一种以实践者本身为实践对象的自反性(reflexivity)客观立场。在这种立场的统摄下,民族志文本书写对于真实性的定位逐渐脱离传统的科学民族志书写的真实性,实验民族志作者借助话语表述的真实态度传达着其对客体真实性的理解。此种意义下的真实性有更多地向文学领域真实性靠拢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民族志书写的小说化倾向中,客体的存在更可能意味着向词语召唤的功能。
田甲丙
关键词:民族志自反性
学者在场的人类学意义——村落知识生产经验反思
2011年
在村落做田野研究的学者与村落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认识与被认识关系,而是有更多层面、更为复杂的内涵。对于村落而言,学者的在场有何意义?站在学者的角度,他们又是否认可村民赋予自己的这种在场意义?通过讲述贵州屯堡村落与学者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些问题会从表面纯粹的研究背后凸现出来,提示在村落做研究的学者,除了认识村落之外,还应肩负起别的责任。
李立
关键词:学者在场知识生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