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201007)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马放吴晓燕田禹王立张军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污染
  • 4篇电池
  • 4篇氧化物
  • 4篇氧化物燃料电...
  • 4篇燃料电池
  • 4篇污泥
  • 4篇固体氧化物
  • 4篇固体氧化物燃...
  • 3篇点源
  • 3篇点源污染
  • 3篇反应器
  • 3篇非点源
  • 3篇非点源污染
  • 2篇镀银
  • 2篇阳极
  • 2篇蠕虫
  • 2篇生物反应
  • 2篇生物反应器
  • 2篇生物气
  • 2篇市辖区

机构

  • 17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黑龙江省环境...
  • 2篇伊利诺伊大学
  • 1篇金日成综合大...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田禹
  • 5篇马放
  • 5篇吴晓燕
  • 4篇李哲
  • 4篇左薇
  • 4篇王立
  • 4篇张军
  • 3篇王静晖
  • 2篇李世阳
  • 2篇丁杰
  • 2篇张晓琦
  • 2篇王强
  • 1篇龚真龙
  • 1篇任南琪
  • 1篇王晓军
  • 1篇王立
  • 1篇左微
  • 1篇陈浩
  • 1篇陈雪丽
  • 1篇李伟群

传媒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当代化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源污染中磷流失多重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全面了解对美国中部Illinois州具有浅层排水系统的轮作农业地区的面源污染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多元线性回归,对Little Vermillion River流域磷流失影响因素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磷流失的影响因素基本分为3大主成分:一是生物主成分,包括温度、植被类型、覆盖因子、生物量、散蒸量;二是水力主成分,降雨及流量;三是人为干扰主成分,施肥量及耕作内容.其中水力主成分对流失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对浅层排水中磷流失的影响.
李世阳王立Prasanta.K.Kalita马放
关键词:面源污染主成分分析磷流失
藻类强化MBR污水处理效能研究
将藻类投加到传统膜生物反应器中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单独处理污水作对比,比较两个反应器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和膜污染情况。从两组实验对比数据来看,投加藻类的MBR对于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好,COD平均...
崔皓左薇张军孙俪孙志才田禹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藻类脱氮除磷膜污染
文献传递
微波热解污泥燃气释放影响因素及热解动力学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微波热解城市污水污泥可实现污泥资源化、减量化目标。城市污水污泥微波热解后产生大量能源气体H2和CO。运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H2和CO的含量,研究了热解终温、污泥含水率、矿物催化剂对污泥微波热解过程中能源气体产率的影响,结合热重分析对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终温升高,2种燃气产率均有所提高,800℃时,1 kg干污泥产生29.02 g H2以及302.72 g CO,两者体积之和占气体总体积的58%;污泥含水率越高,气体产率越高,但是达到90%含水率时,热解过程无法进行。镍基催化剂和白云石对能源气体产率均有促进作用,800℃时,镍基催化剂可使H2和CO产率提高到60%,对CxHy产率提高效果不明显;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污泥热重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热解动力学参数。
陈浩左薇田禹龚真龙吴晓燕
关键词:微波热解污水污泥H2热解动力学
基于水资源分异特征及其敏感性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以哈尔滨市辖区优控单元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为提高松花江流域哈尔滨市辖区优先控制单元的水资源科学管理能力,采用SWAT模型对水资源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年内汛期与枯水期径流占比分别为56%和16.1%,径流年际变化范围为725~287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20m^3/s,研究区月降水量在6月和8月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水资源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丰/平/枯年份各亚流域水资源分布情况不同,水资源贡献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流域20和23,其中亚流域20在丰、平、枯年份对径流的贡献率均最大,分别为10.64%,8.2%和11.31%.根据亚流域水资源敏感性特征,将哈尔滨优控单元进一步细化为8个四级生态功能分区,并结合功能分区目标给出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方案,籍以指导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科学利用.
李哲王立马放
关键词:水资源时空分异生态功能区划SWAT
碳氢气为燃料气的SOFC阳极改性研究
2015年
为使Ni-YSZ阳极支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能以碳氢气为燃料气稳定工作,采用化学镀银法对电池阳极进行镀银改性研究,在750℃分别以氢气和乙烷为燃料气,测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测试前后的阳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阳极镀银后,电池极化电阻减小,放电性能和抗积炭能力提高.化学镀银法镀银10 min的电池在750℃以氢气为燃料气时,最大功率密度463 m W·cm^(-2),比未镀银电池增加28.6%,以乙烷为燃料气时能以330 m A·cm^(-2)恒流稳定运行24 h.这使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碳氢气为燃料气稳定运行成为可能,将为污泥资源化提供一个新途径.
王静晖张军吴晓燕左薇张杰
关键词:污水污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化学镀银积炭
基于SWAT模型的阿什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被引量:33
2016年
以阿什河流域为研究区,建立了SWAT模型,并通过情景模拟技术分别模拟了退耕还林.等高种植、化肥减量与植被过滤带等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综合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坡耕地退耕还林,可减少1.03%-5.35%的非点源TN负荷与0.94%-8.09%的非点源TP负荷;通过等高耕作,可减少0.51%-2.77%的非点源TN负荷与0.49%-4.54%的非点源TP负荷;通过20%的化肥减量可减少0.65%-6.52%的非点源TN负荷与0.01%-2.95%的非点源TP负荷;20m的植被过滤带可减少42.62%-69.51%的非点源TN负荷与80.09%-86.27%的非点源TP负荷.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可减少34.90%-54.36%的TN负荷与35.32%-60.89%的TP负荷.为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体TN与TP的浓度标准,2006-2010年尚需削减45.87%-82.53%的点源TN负荷与35.58%-66.85%的点源TP负荷.
马放姜晓峰王立李光明李哲
关键词:SWAT模型非点源情景模拟污染控制阿什河流域
卧式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设计与流场数值模拟
2021年
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的缺陷,及指导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放大设计,该文研究设计卧式CSTR制氢反应器。采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在50 r/min的较低转速下具有相同桨径、不同叶宽结构的5种搅拌桨(搅拌桨的叶宽W分别为30、40、50、60、70 mm)的搅拌特性。结果表明叶宽为60 mm的搅拌桨能产生合理的径向、轴向速度分布使活性污泥与底物充分接触,适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工艺需要。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叶宽结构下的搅拌功率与扭矩,对进一步研究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工业化应用和运行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李峰哲丁杰郭婉茜金正首任南琪
关键词:生物制氢流场数值模拟生物制氢反应器
水丝蚓捕食污泥影响因素及其特性被引量:1
2013年
为解析水生寡毛纲颤蚓科水丝蚓的生长特性和污泥捕食效能,围绕pH、温度、载体厚度和光照4个污泥捕食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以水丝蚓的生长、呼吸速率和捕食污泥效率等为评估指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水丝蚓适宜生存的pH范围为4~8,对污水污泥中的pH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25℃下呼吸速率最高,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适合水丝蚓稳定附着和高效捕食污泥的载体厚度为1 cm,游离水丝蚓比例为3.8%;自然光照不会对水丝蚓捕食污泥存在较大干扰,而强光的刺激会引起其遁逃和藏匿行为;污泥减量效率可达27%以上.
张晓琦田禹王强
关键词:污泥减量捕食蠕虫环境因子
哈尔滨市水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分及非点源污染应对策略
松花江流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具有丰富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现有对松花江水环境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全流域尺度,对流域水资源及非点源污染规律的解析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于地区行政管理需求而言,需要针对特定区域的水...
李哲
关键词:水环境管理非点源污染SWAT模型
文献传递
生物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对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在介绍生物气产生和氧离子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电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生物质产出的生物气为燃料发电所涉及的电化学反应;介绍了国外研究者对该类发电过程进行的试验和模拟研究;同时,对生物气结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为,生物气结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进行产电具有重大的实际和环保意义。
王静晖田禹吴晓燕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生物质生物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