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557)

作品数:7 被引量:117H指数:5
相关作者:汪贵斌曹福亮常丽郁万文董晓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银杏
  • 4篇银杏叶
  • 4篇酮类
  • 4篇温度
  • 4篇胁迫
  • 4篇黄酮
  • 4篇黄酮类
  • 4篇旱胁迫
  • 4篇干旱
  • 4篇干旱胁迫
  • 3篇酮类化合物
  • 3篇类化
  • 3篇类化合物
  • 3篇化合物
  • 3篇黄酮类化合物
  • 2篇酶活性
  • 1篇叶用
  • 1篇叶用林
  • 1篇水分
  • 1篇土壤

机构

  • 8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6篇汪贵斌
  • 5篇曹福亮
  • 3篇常丽
  • 2篇郁万文
  • 2篇朱灿灿
  • 1篇王欢利
  • 1篇陈雷
  • 1篇郭旭琴
  • 1篇徐友
  • 1篇耿国民
  • 1篇周昕
  • 1篇董晓伟

传媒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对温度和干旱胁迫的响应被引量:35
2013年
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了探讨温度和水分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研究3个温度水平[5℃~15℃(T1)、15℃~25℃(T2)、25℃~35℃(T3)]与3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田间持水量的55%~60%(W1)、田间持水量的40%~45%(W2)、田间持水量的30%~35%(W3)]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上游的3个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和干旱胁迫显著影响PAL、C4H和4CL的活性以及银杏叶类黄酮含量;随着环境胁迫的进行,3种酶活性普遍呈增加趋势,但不同酶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2)低温(T1)与高温(T3)胁迫均显著促进PAL活性;T1则更加有利于叶片中C4H活性的增加;4CL活性的变化复杂,在胁迫处理的前期(14d和28d),干旱条件是影响银杏叶4CL活性的主要因子,而到42d之后,温度因子则成为主要影响因子。(3)银杏叶类黄酮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推进而显著减少,在胁迫前期,干旱是影响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而到42d之后,温度因子占主导作用。(4)相关分析表明,在温度和干旱胁迫下,PAL、C4H和4CL以及银杏叶生物量均与黄酮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尽管环境胁迫促进了相关酶的活性,但银杏叶片中的类黄酮含量却呈下降趋势。
陈雷常丽曹福亮汪贵斌董晓伟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温度干旱酶活性
温度和土壤水分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3
2013年
以2年生银杏实生苗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内采用土培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和土壤水分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试验设置土壤含水量(w)和温度(T)各3个梯度,w1、w2、W3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40%~45%、30%~35%;T1、T2、T3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分别为15/5℃、25/15℃、35/25℃.结果表明:T1温度条件下,各土壤水分处理的银杏叶中的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总黄酮含量普遍高于T2和T3,而土壤水分对银杏叶中各种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不显著;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以山奈酚含量最高,其次为槲皮素和异鼠李素;T3温度下银杏单株总黄酮产量普遍高于T2和T3.在收获前适当采取土壤覆盖和灌水等措施降低种植园的温度,有利于提高银杏叶中黄酮的含量,增加单位面积黄酮的产量.
汪贵斌郭旭琴常丽曹福亮
关键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温度土壤水分
干旱胁迫对银杏叶萜内酯年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以2年生盆栽实生苗为研究材料,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探索4水平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55%~60%、40%~45%和30%~35%)对银杏叶萜内酯类物质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生长季节不同,银杏叶内白果内酯BB、银杏内酯GC、GA、GB及总萜内酯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差异,随着生长季节的变化银杏叶萜内酯类物质含量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适度干旱条件下可以促进银杏萜内酯类物质的合成,尤其轻度和中度干旱条件下,萜内酯含量比适宜水分条件下明显增多。考虑到叶产量、叶萜内酯类物质含量以及采叶与采时的关系等,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在植物生长初期,给予银杏苗正常的水分供应以获得最大的生物产量,在6—10月份叶片发育完全后适当进行轻度干旱处理(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收获叶片,可获得最大的萜内酯单株有效经济产量。
朱灿灿曹福亮汪贵斌耿国民
关键词:银杏干旱胁迫萜内酯
银杏果用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集成被引量:5
2014年
银杏种核中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已经成为食品、保健品和饮料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银杏果用林的定向培育能够为以银杏果为原料的各种加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本研究依据银杏果用林培育原理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银杏果用林的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了银杏果用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1)立地控制,要求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 H值5.5~7.5的适生丰产区内的造林地;(2)品种选择,选用经过选育并获得新品种权或通过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果用优良品种;(3)密度调控,根据不同的立地及栽培条件,栽植密度控制在400~500株/hm^2;(4)复合经营,采用复合经营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综合效益;(5)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依据土壤营养诊断追施N、K、P和微量元素肥料;(6)使用嫁接大苗造林。
曹福亮汪贵斌郁万文
关键词:银杏果用林
干旱胁迫下银杏叶黄酮含量与黄酮类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逆境(如干旱、严寒、伤害、高温、重金属等)能刺激植物次生物质的积累与释放,为研究植物从接受环境信号到做出适应反应(产生次生代谢物以应对环境)的过程和分子机制,本试验中以2年生银杏盆栽实生苗为研究材料,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胁迫...
朱灿灿曹福亮汪贵斌耿国民
关键词:银杏干旱胁迫黄酮含量
文献传递
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银杏叶黄酮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为了探索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银杏叶黄酮合成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对两年生银杏盆栽苗进行温度和光强的两因素三水平的处理,测定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并建立黄酮类含量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1Q3处理40 d后和T2Q2处理20 d后,单株银杏黄酮含量相较处理前显著增加;大部分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部分处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光强效应和温度、光强交互效应;黄酮代谢过程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温度、光强及温度、光强交互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仅在处理10 d时,槲皮素的含量与F3H、FLS和ANS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徐友王欢利汪贵斌曹福亮
关键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酶活性
银杏叶用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的集成被引量:25
2014年
银杏叶中由于含有广泛的具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已经成为药品、食品、化妆品和饮料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银杏叶用林的定向培育能够为以银杏叶为原料的各种加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笔者在介绍银杏叶用园培育原理的基础上,依据银杏叶用林研究的相关材料,系统总结了银杏叶用林的定向培育关键技术,包括:1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 H为6.0-7.5的适生丰产区内的造林地;2选择优良的品种,选用经过选育并获得新品种权或通过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叶用优良品种;3采用合理的密度,根据不同的立地及栽培条件,栽植密度控制在4万-7万株/hm^2;4采用截干萌芽矮化经营方式,4-5 a截干1次;5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生长前期追N肥,后期增施K、P和微量元素肥料(Mg、Zn、Mo);6生长前期采取措施促进生长(水分充足、温度和光照适宜),后期采取措施促进药用成分的合成和积累(适度干旱、低温和强光)。
曹福亮汪贵斌郁万文
关键词:银杏叶用林
温度和干旱胁迫对银杏叶代谢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设置3个温度水平与3个干旱胁迫水平的9个处理盆栽试验,研究了银杏叶初生代谢产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促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但抑制类黄酮的合成。低温促进银杏叶片可溶性糖及类黄酮的合成,高温抑制类黄酮的合成。胁迫前期,干旱因子是抑制类黄酮合成的首要因素,胁迫后期,低温因子是促进类黄酮合成的首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和温度胁迫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与类黄酮的相关性不明显,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类黄酮含量整体呈显著负相关。
常丽周昕汪贵斌
关键词:银杏类黄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温度干旱
共1页<1>
聚类工具0